邓柳英
【内容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解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以及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并且科学课堂的实践特点比较突出,如果学生仍旧处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为了提升师生双方的效率,在初中科学课堂采用开放教学的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初中教学 开放教学 科学课堂 实施
随着现代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模式中的封闭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传统的封闭教学模式,不管是从教师方面还是学生角度,都给教学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因此,与封闭教学模式相对应的开放教学模式随之发展起来。所谓开放教学模式,是指在比较自由、放松的环境下展开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氛围比较紧张,学生和教师都处在一种比较拘谨的状态下。这种紧张的教学氛围不仅将老师的授课效率及学生的学校效率大打折扣,还将课堂氛围置于一种比较拘束的状态。相反,我是教学模式能给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一种比较自由、轻松的状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精神不再处于高度紧张水平,教师的授课过程也变得更加顺畅,而这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精神及身体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学习能力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一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能对学生的后期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一、开放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階段是教学阶段的过渡阶段,是将小学的基础知识过渡到更高水平的时期,也是为接受高中的高等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一些学习方式以及基础形成。从教师方面,需要做的就是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传统封闭模式下,为了应试的需求,初中教学处于一种比较僵化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授课都比较被动。而在开放教学的模式所创造的环境下,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处于一种放松且主动的状态。在开放环境下,学生不再是传统环境下的“要求学”,而是转变成“要去学”,这种转换从根本上将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乐趣,不再是一种负担。在初中科学课堂上,学生所接触的是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层面,课程的进行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所追求的是学生的成绩,学习活动的过程被扭曲化,这对学生接受知识并理解知识形成了一定的阻隔。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后,学习的重心偏向学生,重视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就可以促使学生一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综上所述,发展开放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就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展开探析。
二、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古人王充说:“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剐赤。”意思是,将白色的丝线放在蓝色的水里就染成了蓝色,放在红色的水里就染成了红色。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事物产生的影响,也就是整体氛围的重要性。所以,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开放式教学,第一步就是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氛围。科学是一门要求思维开放性较强的科目,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是初中科学课堂开放的关键之一。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课堂,整体课堂氛围比较枯燥,有时教师过多的重视知识,而忽略了身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就是造成了结果导向的学习。这就让原本应活泼有趣的科学课堂变成了古板的知识传达的过程,因而失去了科学课堂学习本身的趣味。而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索知识的能力。因此,开放式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过程导向性的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开放式教学的实现主要靠教师在实现。首先,教师要和学生发展“良师益友”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友谊化能够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放松自我,实现更高的学习效果。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课堂氛围放松下来,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自由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除了增加师生互动,也要增加学生之间互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方法有很多,教师需要根据各自班级不同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
三、基于课本,向外延伸
由于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特点,课内的知识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相对来讲,课外的知识比较活跃。所谓“知识无底,学海无涯”,说的是学习的不止性。如果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授课内内容,学生难免会觉得无趣。针对科学这门学科中,其思维拓展的特点也要求教师向外进行拓展。因此,教师在讲授课内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内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课外延伸,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达到丰富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例如,在《水和水溶液》的最后一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讲授过程中,除了将课内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以外,我另外拓展了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的讲解。在拓展过程中,我采用播放有关视频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水资源现状,采用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存在的问题。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讲解之后,我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本节课内容展开讨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了课内知识,更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鼓励学生节约水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课外拓展。
四、以实践活动落实开放教学
初中科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但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下,很多学校都不会真正让学生动手实践,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这不仅消磨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将学习本身更加僵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实验的进行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落实,也是锻炼学生实践和协作能力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自由探索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要做到开放式教学,科学实践是必须要落实到位的。例如,在实践操作课“蒸馏法海水淡化”中,我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了实验课。在实验课之前,我将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讲授给学生,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也能防止学生在实验课上产生混乱。在实验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小组内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实验课结束之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询问,学生广泛表示参与实验课让自己对这个课题的了解更加的深入,让自己能够轻松掌握实验步骤和知识点。这也就表示,实践活动的落实能够将学生的整体学习感觉带动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学习。
五、重视反馈,不断提升
反馈是实现完善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开放式教学虽然在几年得到发展,但我国传统教学根基比较庞大,应试思想严重,想要将开放式完全落实,难度还是很大的。并且,开放式教学发展时间不长,没有很好地符合我国的教育特点,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调整。教师采用开放式教学授课后,可以向学生进行评价反馈,根据学生给予的反馈来调整。
结语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能够提升教学水平的教学方式,它的实现能够给教育改革的实现提供推动力。将开放式教学应用到初中科学课堂,能够促进科学课堂的有效进行。总而言之,该教学方式的实现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该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沈玲玲.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中),2015(1):71.
[2]杨慧坊.初中科学课堂上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7(4).
[3]任巍巍.浅谈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6):123-124.
[4]陶大志.浅谈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J].中学时代,2014(2):95.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於潜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