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永和,张海博,杜 江,李生彬,安林昌,萨仁花,陈志强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草原站,青海 海东 810700)
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深入,饲草生产得到蓬勃发展,食草家畜规模养殖数量不断发展,牛、羊等反刍动物生产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目前,我国的燕麦种植面积达 41.33 万 hm2, 燕麦饲草量达 360 万 t[2],特别是青海省燕麦种植面积已达12.3万hm2,燕麦产量达到140万t,分别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和饲草产量的31.45%和38.89%,已成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东部农区一年生高产人工草地单播和混播的主要饲草,种植面积增长迅速[3],燕麦新增面积年平均增产率已达17.5%[4]。但是,由于我国燕麦饲草长期以青干草利用方式为主,在风干调制过程中,营养损失一般会达到 20%~40%[5],如遇雨淋营养损失则会达到 50%左右[1,6],更有甚者饲草发霉变质成枯草,甚至失去饲用价值[7]。因此,如何减少饲草营养损失,为食草家畜提供持续高品质的饲草就成为目前现代畜牧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表1 青贮饲草营养成分(全干物质)
饲草青贮技术是一项能够解决目前食草家畜养殖中高品质饲草需求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青贮饲草能够长期保存青绿饲草的原有浆汁和养分,营养成分损失一般仅是鲜草的3%~10%[8],具有气味酸香、柔软多汁、使用方便、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家畜采食率高的特点,其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等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同类干草产品[9],且其加工饲喂省时省工、能有效改善和提高畜产品品质,有效调节青绿饲草季节性供应不平衡问题,是能够为反刍动物养殖提供高品质和持续一致性的饲草。为此,为了给高寒地区推广“粮改饲”工程提供理论支撑,全面普及和推广青贮饲草应用,结合青海东部农业区饲草生产特点和牛、羊养殖模式,进行了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和燕麦青干草饲喂绵羊效果的试验研究。
该试验地点选择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某养羊专业合作社养殖场。试验时间为2017年12月5日—2018年2月1日,其中,2017年12月5—11日为预试期,共7 d,正试期为2017年12月12日—2018年2月1日,共51 d。
实验动物选择5~6月龄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青海欧拉型藏羊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20只。每组每只日补饲自配精饲料 0.25 kg/(只·d)情况下,其中,A 组为对照组,饲喂小麦秸秆;B组、C组、D组为试验组,B组饲喂燕麦青干草、C组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D组饲喂窖贮全株玉米青贮饲草。
试验组基础日粮由自配精饲料和不同的供试饲草组成。供试饲草分别为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饲草。
1.3.1小麦秸秆制作:将当年收获籽实后的小麦秸秆揉碎至2~3 cm后供试饲喂。
1.3.2燕麦青干草制作:将乳熟期至蜡熟期刈割的燕麦青饲草通过晾晒等方法调制成燕麦青干草,并揉碎至2~3 cm后供试饲喂。
1.3.3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制作:将乳熟期至蜡熟期刈割的燕麦青饲草揉碎,采用打包捆裹设备打捆包膜后放置60 d左右后开包饲喂。
1.3.4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制作:将种植的青贮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带穗一次性刈割后揉碎、压实和装封在青贮窖发酵60 d后开窖饲喂。
1.3.5精饲料制作:配方为玉米65%、麻渣15%、豆粕15%、牛羊预混料4%、食盐0.6%、碳酸氢钠0.4%。
参试绵羊均饲养在同一棚圈内,每组一栏,分栏饲喂,保持棚圈干净、通风和保暖,专人负责饲养管理。参试羊群在预试期前10 d统一注射伊维菌素(哈尔滨绿达生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驱虫,每只羊注射2 mL。每日将精饲料在采食供试饲草后傍晚一次性分槽投喂,粗饲料分2次饲喂,即7:00—8:00 和 17:00—18:00,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
该试验分预试期和正试期。预试期为2017年12月5—11日,共7 d,在分组的基础上分别饲喂相应供试饲草和精饲料进行适应性调整;正试期为2017年12月12日—2018年2月1日,共51 d,对4组实验绵羊正试期开始前进行早晨空腹称重和耳标编号,每日早晨称取和记录精饲料和供试饲草饲喂量,第2天早晨称取记录精饲料和供试饲草剩余量,计算日采食量。试验称重2次,正试期开始和试验结束分别称重。
表2 4组参试绵羊日均采食量测定
表3 4组参试绵羊增重情况
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供试的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饲草进行营养成分(全干物质)化验分析可知,捆裹青贮燕麦饲草粗蛋白含量达到9.09%,比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13.77%,比燕麦青干草高94.23%,比小麦秸秆高130.13%;粗纤维含量为35.27%,比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52.35%,比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低11.14%和26.73%;粗脂肪达2.91%,比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20.25%,比燕麦青干草高95.30%,比小麦秸秆高268.35%(见表1)。
由表2可知,通过4组实验羊对供试饲草51 d采食量的测定,参试绵羊在同等补饲精饲料的前提下,日均饲草采食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D组>B组>A组,C组日均饲草采食量达到3 552.65 g/(只·d),较 B组和 A组分别增加2 014.22 和 2 366.77 g/(只·d),分别提高 130.93%和 199.58%,差异均极显著(P<0.01),较 D 组日均采食量增加 145.79 g/(只·d),提高 4.28%,差异显著(P<0.05);D组与B组和A组比较,日均饲草采食量分别增加 1 868.43 g/(只·d)和 2 220.98 g/(只·d),分别提高121.45%和 187.29%,差异均极显著(P<0.01);B组和A组日均饲草采食量比较,差异也极显著(P<0.01)。
日均全干物质采食量从高到低依次为B组>A 组>D 组>C 组,C 组为 977.03 g/(只·d),较 B 组减少 442.91 g/(只·d),降低 31.19%,差异极显著(P<0.01),与A组和D组比较分别降低9.05%和3.76%,差异不显著(P>0.05);D 组与 B 组比较,减少 404.72 g/(只·d),降低 28.50%,差异极显著(P<0.01),D组与A组比较,采食量减少不明显,差异不显著 (P>0.05);A组与B组比较减少345.72 g/(只·d),降低 32.18%,差异极显著(P<0.01)。
日均粗蛋白摄入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D组>B组>A组,C组摄入量为88.81 g/(只·d),较D组、B组和 A组分别高 7.69、22.36和 46.38 g/(只·d),差异均极显著(P<0.01);D 组与 B 组和 A组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 (P<0.01)。
由表3可知,4组参试绵羊在试验前初始体重通过F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正试期51 d饲喂后,C组、D组、B组和A组日增重分别为 197.35、178.04、140.00 和 97.84 g/只,C 组日增重较D组高19.31 g/只,提高10.85%,日增重增加不明显(P>0.05);C组与B组和A组比较,日增重分别高57.35和99.51 g/只,日增重提高40.96%和101.71%,增重效果均非常明显(P<0.01);D组与B组和A组比较,日增重分别高38.04和80.2 g/只,分别提高27.17%和81.97%,增重均极显著 (P<0.01);B组日增重较 A组高 42.16 g/只,提高43.09%,增重也极显著(P<0.01)。
表4 试验期4组参试绵羊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4个试验组在试验期内补饲精饲料和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C组通过增重创造产值201.30元/只,扣除养殖成本投入后只均盈利为 87.03元/只,日均盈利达 1.71元/(只·d),较A组、B组和D组日均盈利分别多1.17、0.96和0.50元/(只·d), 分别提高 216.67%、128.00%和41.32%。试验期每增加1 kg活体重养殖成本投入C组为 11.35元/kg,C组较 D组 (13.21元/kg)、A组(14.44元/kg)和 B 组(14.65元/kg)分别降低14.08%、21.39%和22.53%。燕麦和玉米饲草通过青贮虽提高了饲草部分成本投入,但通过养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盈利成倍高于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单位增重养殖成本投入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明显降低。
①通过对高寒地区常用于牛、羊养殖的4种供试饲草营养成分分析可知,燕麦青饲草和全株玉米通过青贮发酵处理,能够很好地保存青绿饲草的营养成分和含量,粗蛋白含量较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大幅提高,粗纤维含量得到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燕麦饲草通过捆裹青贮,粗蛋白含量较青干草提高94.23%;粗脂肪含量提高95.30%,粗纤维含量降低11.14%,是冬春季节反刍动物理想的青绿饲草。
②青饲草通过生物发酵青贮处理后,饲草日均采食量成倍高于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这主要是青贮饲草质地柔软、气味芳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刺激了食草家畜的采食欲望,提高了采食量。青贮饲草的日均粗蛋白摄入量明显高于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并与供试饲草粗蛋白含量成正比。燕麦青干草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明显高于青贮燕麦饲草、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和小麦秸秆,这主要是风干燕麦青干草pH值在6.23左右,处于食草家畜瘤胃正常的生理范围 (pH值5.5~7.5),燕麦青干草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和粗纤维消化率高于青贮饲草[10],而青贮饲草含水量高,干物质含量相对较低,饲草酸度大,参试绵羊食糜重量的增多和瘤胃体积的增大对瘤网胃的胃壁上接触性受体造成刺激,从而反射性抑制动物采食行为,降低干物质采食量[11],加之青贮饲草干物质粗蛋白水平和可消化能量较高,在满足食草家畜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的前期下,高蛋白和高能量同样会降低干物质采食量。
③通过该试验结果证明,在舍饲和饲养管理水平一致、同等补饲精饲料的情况下,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增重可达197.35 g/(只·d),较燕麦青干草多增重 57.35 g/(只·d),提高 40.96%,较小麦秸秆多增重 99.51 g/(只·d), 提高 101.71%,增重效果非常明显(P<0.01),但与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日增重 178.04 g/(只·d)]比较,增重效果不明显(P>0.05),该试验数据与祁果[12]、黄玉富[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盈利达到1.71元/(只·d),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高128.00%和216.67%,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41.32%,燕麦饲草通过捆裹青贮,明显降低了养殖综合成本投入,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④青贮玉米生物产量高,营养丰富,全株一次性带穗收割青贮省工省时,适宜粗放采食的奶牛和肉牛等养殖,而绵羊喜欢采食质地柔软和适口性较好的饲草,通过该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绵羊对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饲草采食量较全株玉米青贮显著提高4.28%(P<0.05),日增重及其盈利高于全株玉米青贮饲草10.85%和41.32%。另有研究表明,捆裹青贮燕麦饲草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消化率均高于全株玉米青贮饲草[14],因此,在不适宜青贮玉米生长的高海拔干旱地区及高寒燕麦饲草主产区,燕麦饲草通过青贮,可以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并能收到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