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是儿童的个性化行为,表达能力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获得。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浅表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内容理解狭窄化、文字表达机械化、思维逻辑范式化、言语训练碎片化,导致儿童的表达依赖于教师而个性化体验缺失,表达随意、无趣,缺乏灵感和创意。“牧式表达”为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针对儿童言语实践中的缺失,牧式表达努力追求一种自然、自主、自由的表达效果,它直接指向促成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行为,努力实现真正的“生本”教学,让儿童站在语文的课中央。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能力的提升过程即言语发展的过程。在表达前面冠以“牧式”二字,是从儿童和语文的角度,还原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牧式表达之“牧”意为放牧,是行动的放牧”——自由、自主、自然;是心灵的“放牧”——陶醉、悦纳、生长。牧式表达源自儿童需要又创造儿童需要,让儿童的言语表达既有意义又充满趣味,其宗旨在于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1]
从学生的角度看,牧式表达是自由的表达,是儿童自由生长的言语欲求,是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实践体验;牧式表达是自然的表达,它遵循儿童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是经历“未知—求知—探知—熟知”后的一种自然的生长状态;牧式表达是自主的表达,它尊重儿童、鼓励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触摸语文、感受世界,自主生长言语智慧。
从教师的角度看,牧式表达是尊重人性的表达。儿童是完整的生命个体,教师理应对儿童抱有敬畏之心、谦逊之心,要精心呵护儿童的发现、表达和成长。牧式表达是顺应天性的表达。儿童的言语生长是其生命成长的标志,牧式表达变封闭、被动、静态的表达为开放、主动、动态的表达,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教学诉求。牧式表达是符合个性的表达。儿童的语文学习是自主建构的过程。牧式表达是基于儿童自主建构和个性思考、符合儿童个性创造的思维之旅,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实践之旅。尊重儿童牧式表达的语文教学,彰显着教师的教学品格。
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来看,牧式表达是规范的表达,它合乎规范,能够让儿童的表达语句清通,句意准确;牧式表达是审美的表达,它适人、适时、适地,呈现思维与心灵的理解,让表达富有情意;牧式表达是创造的表达,它激活儿童的想象潜力,使言语表达成为一种生命创造。
语文教学最终指向的是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牧式表达直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和思维作为诠释的尺度,也不要把约定俗成的诠释强加给儿童。牧式表达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不同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生成儿童言语的生长机制(如图1)。
图1 牧式表达的生成机制
自发感受。牧式表达首先是儿童在自发思维下形成的对文本个性化的直觉感受,在自发感受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形成表达直觉。
自主理解。儿童在表达能力逐步增强的过程中,会经历由表层向本质过渡的学习之旅。牧式表达是引导儿童通过表达自主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
自在表达。牧式表达指向儿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经历,通过自由、自觉的表达,激活儿童言语智能,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
自我生长。自我生长是牧式表达的最终成长方式。牧式表达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分享交流的方式,实现儿童言语自我生长,乃至生命成长。
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任务是促使儿童表达能力的生长。牧式表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言语实践环境,教给学生实践型的言语策略、方法,促使学生表达能力和表达品质的提升。
牧式表达主张从语言的视角解读文本,即引领儿童在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的基础上,探究文本是“怎么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步步逼近表达本质的过程,便是自发感受—言语自觉—语言生长的过程,也是表达力萌发的过程。
1.挖掘文本的表达价值。
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它的“原生价值”,这是一种作为社会阅读个体而存在的价值。如苏教版五上《莫高窟》一文,就向读者传播了“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这一信息是它的原生价值,但是,文本一旦成为课文,便增加了“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这种价值便为“教学价值”。教学价值是语文所要学习的内容,便可以称之为“表达价值”。教学《莫高窟》时,学生不仅要知道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是什么样的,更要懂得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就是从文本的“原生价值”到“教学价值”再到“表达价值”的转化,也是学生的自发感受到言语自觉的转化。
2.厘清文本的表达内容。
针对文本,除了要挖掘其表达价值外,还要厘清其表达内容。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言语内容,还要领会其言语形式和言语意图,这就需要将具有“表达价值”的文字转换成“表达内容”。如《莫高窟》一文,可以作为“表达内容”的价值点至少有三:一是彩塑、壁画的精美;二是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三是围绕中心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其中,文章的结构、修辞等谋篇布局的方式即为文本的言语形式及言语意图,是文本具有表达个性的内容,是牧式表达中实现儿童言语生长的重要范例。
儿童表达力的生长到思维的提升,是牧式表达的最终目标。牧式表达与儿童言语理性、思维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3]它就是要将儿童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悟得等多个散点,通过某种线索或相同、相似的属性产生联系,引发学生言语觉醒,刺激表达动机,在转换、还原、迁移等策略中,实现自主理解、言语理性与思维发展的素养提升。
1.转换:积淀敏锐的语感。
丰厚的语言积淀,可以提高儿童的言语品位,增强儿童对作品语言的敏锐感。[4]转换、积淀敏锐的语感是牧式表达的一种基本策略。教师要凭借文本语料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敏锐地抓住学生言语活动的出发点,借助吟诵、欣赏、美读等自主理解来转化文本语言,使其在身体、心理、情感的多方位体验中感受语言情趣,从而产生言语欲求,在言语理性中寻获表达能力的生长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2.还原:逆向追寻文本的思路。
通过还原逆向追寻文本的思路是促进学生言语生长的有效策略。学生所接触的每个文本均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读者往往看不到它的生成过程。作者创作的完整过程就是由言语作品到语境生成的逆向转换过程,这一过程叫语境还原”[5]。这种还原的过程,即教师对文本的再加工。其间,读者凭借课文的语言表达,设身处地地像作者当时那样去想、去写,就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作品中蕴含着的独特思想与情意,进而能更加真切地领会作者如是说、如此写的奥妙所在。[6]这就是在逆向推断作者的写作思路,还原出作者最初的写作状态及后续的写作过程。这种阅读还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写作思维的训练。[7]它是进入作者内心世界、作品深层结构的一种手段,是引领学生寻获言语体验的一种方法。
3.迁移:促化表达实践。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文本中独特的言语形式是儿童表达训练的范例。教师常常关注文本中具有独特表现力的字词、句子,而对文本中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较为忽视,很少做专门的整合训练,以致儿童拘泥于常规,不能捕捉规律,更难以化知为能。因此,语文教学还要对教学内容作一番“聚集、放大和凸显”,生成、重构出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儿童明确文本言语意图,深化表达,这是牧式表达的要义所在。
牧式表达强调要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照,用“童耳”倾听,以契合的方式顺应儿童的思维及精神成长,帮助其走向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广阔性以及无限可能的生长[8]。这样的表达,一方面要实现真正的自由、自主、自在表达,另一方面要突破平庸的表达,即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要体现儿童的个性与创意,让儿童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实现自在表达到言语创意的发展,直至精神成长。
1.创设语境,呵护“智”的萌芽。
言语创意,是言语智能发展的前提。任务语境的创设,能激发儿童的言语创意。教师可从读写着手:一是阅读先行。阅读先行,就是学科的自学过程。儿童凭借先行阅读,可以激发想象思维,激起言语创造。二是写作殿后。牧式表达倡导科学写作,特别是鼓励儿童将学习中的所知、所感、所惑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9]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下《天鹅的故事》时,重点学习过文中的场面描写,教师可以在学校大课间或运动会等活动中,让儿童选择其中的一个场面进行练写。这样的实践,能灵活地为儿童的书面表达积累素材。
2.梯度训练,感受“说”的美妙。
有梯度的训练,就是紧扣语言文字,从某一处切入,然后逐层展开,渐次递进,直至最后揭示文本主旨,达到训练目的。如苏教版五上《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其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儿童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二是理解文章如何围绕中心来表达。文中“他(谈迁)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这一处的教学不妨这样来设计:
(1)重建:什么叫“茶饭不思,夜难安寝”?此时谈迁在思什么?
(2)推倒:课文在此处为什么只用了这21个字?
(3)总结:围绕中心描写谈迁的形象,通过对谈迁的细节描写表现中心,让文本语言与文章中心紧密相联。
教学从“重建”到“推倒”的梯度设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而且深入了文本内核,领悟了文本言语意图。
3.创意表达,实践“趣”的体验。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牧式表达的最终目的便是创生他们自己的语言,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真正检验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是生活,学生表达能力的生长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更应该拓展到课外,在生活中训练儿童的创意表达。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半截蜡烛》和苏教版六上《爱之链》等小说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编写剧本,通过角色塑造、情境演绎,在自编自导自演中独白、叙述,引导学生深层反馈对文本的理解。这一系列的创意训练,均是学生感悟语言、内化语言,锻炼言语运用能力,学会创意表达的好办法。
牧式表达不求言词的华丽精美,无需谋篇的精巧刻意,只求循着儿童言语的生长路径,将教学真正指向儿童生活,指向生命发展,让儿童站在课堂的中央,与语文深度遇见!这也正是语文学习的意义与追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