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挺
摘 要:初中生处于认知世界及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班主任管理时需要重视学生良好“三观”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班级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班主任需要具备的管理及教育能力,然后探讨了班主任管理及教育艺术的有效结合,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结合方式
一、初中班主任需要具备的管理及教育能力
1.管理理念需积极正确
初中班主任具有管理班级的责任,为了更好地管理好班级,班主任需要树立起正确教育管理理念,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1]。初中班主任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水平,熟悉教育部门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决策。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在平常的工作中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形态、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方便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在平常工作中深入学生实际生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方便管理及引导学生。
2.掌握深厚教育理论知识
班主任教育艺术方面,主要考虑到班主任本身作为班集体领导人,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不断进行再教育,提高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水平。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时代进步及教育改革对初中班主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初中班主任想要开展好班级教育管理工作,除了掌握学科领域知识,还需掌握教育学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将管理和教育有效结合,以更好地管理及教育学生。同时,班主任越博学,教育艺术水平越高,越发挥班级管理作用。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结合方式
1.实现班级管理的制度化
初中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所以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及教育职责[2]。初中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及学生教育上,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还需要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引导。在具体的管理及教育艺术结合上,班主任还需要依照教育教学相关条例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同时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及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单纯依赖班主任管理是不现实的,因为班主任平常教育任务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参与管理,所以借助班级成员参与管理非常关键。班主任可以将班干部作为自己的左右手,将之作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桥梁。在管理及教育过程中,教师需深刻认识到班干部的作用。同时班干部可以代替班主任完成部分管理工作,以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
3.掌握科学的管理与教育艺术
初中班主任想要更好地实现管理同教育艺术的结合,在班级管理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管理内在规律,重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对班级管理制订出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具体而言,即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及教育的时候,必须深刻了解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方便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及教育。比如,班级中有学生比较害羞,不爱说话,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经常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长期的锻炼,学生克服胆怯,改变害羞性格。此外,初中班主任管理及教育中,班主任还要做到一视同仁,在平常管理及教学过程,除了关注学习好的学生外,还不能忽视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以让班级的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及发展,促进班级学生综合成长。班主任还要培养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关爱班级、相互帮助,以推动班级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只有具备较高管理能力及良好教育艺术能力的班主任才能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管理及教育中,需要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及教育艺术的融合进行不断的研究,并且还需要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同教育艺术有效结合起来,以促進班集体的发展,真正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晔.解析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时代教育,2014(8):180.
[2]覃瑞田.关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育艺术分析[J].未来英才,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