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云 曾玉安 沈后斌 李世辉
【摘 要】:目的 单侧前内侧切口和双侧切口入路在距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患者(距骨颈骨折),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把患者分为两组各14例(随机抽签),分别通过单侧前内侧切口(对照组)以及双侧切口(观察组)入路进行手术。结果 两组VAS评分、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例数以及总体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总疗效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例数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结论 单侧前内侧切口入路比双侧切口入路疗效更好,但双侧切口入路比单侧前内侧切口入路术野更好,并发症更少,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实施方法。
【关键词】:单侧前内侧切口;双侧切口入路;距骨颈骨折;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人体踝关节中的距骨是负担身体重力的关键部位,而距骨发生损伤或骨折后,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距骨骨折患者大多因高空坠落、重大车祸等意外事故所致,由于距骨表面会附着肌腱或肌肉,并且血流量比较少,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1】。本次我院就单侧前内侧切口和双侧切口入路在距骨颈骨折中的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患者(距骨颈骨折),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把患者分为两组各14例(随机抽签),患者均为距骨颈骨折,家属及患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实施手术,88例患者详细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单侧前内侧切口。
取平卧位并硬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对手术同侧髂部进行常规消毒。在内踝近端3厘米到足舟骨远端之间以及胫骨肌腱之间行切口,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大隐静脉做好保护,并直接切开皮肤至皮下组织,再将踝关节囊切开暴露距骨与颈、体前部。接着对患者骨折碎片进行清理,露出正常骨质即可,再通过旋转、内外翻、纠正等方式将关节面恢复平整,之后用空心螺钉固定,放置引流管,冲洗、逐层缝合【2】。
观察组:双侧切口。
取平卧位并硬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对手术同侧髂部进行常规消毒。在内踝近端3厘米到足舟骨远端之间以及胫骨肌腱之间行切口,同时,再外踝上方至中足之间以及第三腓骨肌至趾长伸肌腱之间行水平弧形切口,行切口时尽量不对腓浅神经造成损伤。两切口同时交替清理骨折碎片,再通过旋转、内外翻、纠正等方式将关节面恢复平整,接着用空心螺钉将其固定,之后与上组相同【3】。
1.3 评价指标
用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10分,0分无痛,10分剧烈疼痛。同时,以患者恢复情况来判断疗效,完全恢复(效果显著),基本恢复,但存在轻度炎症或畸形(效果良好),愈合一般,且存在中度炎症或畸形(效果一般),未愈合且存在严重炎症或畸形(效果较差)。并记录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 数据统计
把患者各项数据錄入到SPSS17.0中进行比较,用P小于或大于0.05来表示两组之间的差。
2 研究结果
2.1 并发症与VAS评分
两组VAS评分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例数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数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见表2。
2.2 总疗效
两组总疗效分别为77.27%与84.09%,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见表3。
3 讨论
距骨颈骨折大多因高强度冲击所致,其发病率占距骨骨折的50%左右,属于常见骨折类型。临床大多采取手术切口配合螺钉固定进行治疗,我院本次就单侧前内侧切口和双侧切口入路在距骨颈骨折中的效果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单侧前内侧切口位置动脉较少,不会给血液的供应造成较大的影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过程中的供血需要【4】。而双侧切口入路能够给主刀医生提供更广的术野,但临床大量研究都已证实,双侧切口入路会延长手术时间,且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5】。通过表2与表3可知,两组VAS评分、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例数以及总体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总疗效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例数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
综上所述,单侧前内侧切口入路比双侧切口入路疗效更好,但双侧切口入路比单侧前内侧切口入路术野更好,并发症更少,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李元洲, 李振, 孙雨. 距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6):77-78.
范峥睿, 马信龙, 马剑雄,等. 距骨颈骨折治疗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17, 33(11).
陈园, 樊攀, 杨华瑞,等. 新鲜距骨颈骨折诊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5).
顾文奇, 莫小联, 张浩通,等. 距骨颈骨折畸形愈合的截骨重建[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6, 9(4):271-275.
杜俊锋, 朱仰义. 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J]. 中国骨伤, 2015, 28(6):56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