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丰
【摘 要】普外手术切口感染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院感染,在进行手术以后由于病人的抵抗力极为低下,免疫力降低,一些细菌经常会在伤口部位进行入侵,将还未痊愈的伤口进行感染。在本文中通过对多例普外切口感染的病患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得到了皮外切口感染的一些临床治疗方案。在手术结束之后对于病人的伤口要加以重视,注意对切口部位进行细致的护理,避免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产生感染。
【关键词】切口感染;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2
普外切口感染在进行过手术的病人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感染病例,对于其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是现在的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普外切口感染对于病人的后续恢复具有很大影响,严重的会产生组织病变威胁到病人的健康。在我国的各大医疗部门对于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已经具有了一定经验,但是对于普外切口感染的研究工作仍旧存在不足之处。在本文中就将根据多例病患的实际临床治疗进行详细分析。
1 普外切口感染的原因
1.1 外源性原因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种情况。首先有的时候病人进行手术的时间较仓促,在进入手术室时对病人的皮肤清洁工作进行的非常快速,导致患部的清洁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进行切口缝合的过程中细菌残留在患部,最终导致感染。其次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有些病患的手术因为病情复杂,所以对其进行手术的时间较长,在此期间,患者的切口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一些残留在空气中的细菌附着在患者切口位置,经过长时间的繁殖之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细菌感染,給患者的切口部位带来严重损害。最后则是因为进行普外科手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引流管道非常之多,最明显的就是腹腔引流管、留置导尿管等。这些引流管在病人的患部进行引流,因为数量多,所以非常不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除此之外这些引流管还增加了创面的暴露机会,给伤口的感染几率提高了很多。
1.2 自身原因 这种原因是因为患者自身的多种情况不利于抵抗病菌的入侵。例如患者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很低,在手术结束之后就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而且出现感染的概率是非常之高,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恢复周期特别长。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自身存在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对于病菌的入侵不能做出强力抵抗,所以增大了切口感染的几率。
2 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2.1 原发感染灶的处理 对于二次感染灶的切口,应该注意及时进行伤口清理。对于伤口的清理一定要深入,不能够滞留于表面,要将伤口内部异物以及坏死的组织及时的清理出去。在进行伤口清理的时候要对做到腔体的清晰度达到最高,引流的时候要将患者内部的空气完全排除,避免在进行引流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2.2 抗菌药物的具体使用 切口产生的感染按照位置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随即在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及早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时要选择覆盖性较广的抗生素,选择之后根据细菌的培养分析再结合抗生素一起对感染位置进行治疗。但是抗生素的用量一定要进行仔细的调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用药期间不能够放松对伤口部位的监护工作,要及时的根据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以及用药情况。因为切口位置可能还会使用引流管,所以还要防止生理组织液的流失,避免伤口出滋生细菌。
2.3 对症疗法 在进行过手术的患者的切口位置假如出现了感染状况,那么患者自身的身体机能就会出现很多的排斥反应。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排斥反应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患者若出现发烧,寒战以及中毒现象,除此之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等状况,再出现这种状况时,医生就可以根据这些反应状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选择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法,对其身体的机能进行及时的调理,缓解感染的状况。
3 护理对策
3.1 手术期健康教育 在进行手术期间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对自身进行有效的防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预防疾病以及自我保健。通过这种教育能够使患者对于手术期间的各种准备工作以及手术期间的配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些手术术后会出现患部疼痛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病人掌握自我缓解疼痛的方法,也能够了解到预防感染的方法,对于术后的预防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3.2 术前准备 在进行手术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病人的生理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将清洁工作做好,以防出现感染。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患者要将其身体状况调整到适合进行手术的水平,避免手术风险,降低出现病变感染的几率。
3.3 术后的体位选择 由于进行的手术不同,所以对于其进行麻醉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在术后的体位选择也就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术后未清醒是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则是采用半卧位或者半坐卧位,能够减轻伤口疼痛。
3.4 强化无菌观念以及引流管理 在进行手术的前后都要将无菌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会对病人的身体产生影响,造成细菌感染。在手术结束后常常需要在患者内部进行引流帮助其进行生理活动,所以在进行引流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避免产生意外感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3.5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进行术后恢复的时候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术后的保养恢复,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但是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时要根据医嘱进行合理的取用,不能够滥用多用。
4 结束语
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对于患者的切口感染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得到了对于普外切口感染的详细治疗方案,避免了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给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王菊明.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131-133.
司马钦.30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5-6.
黄仲华.普外科的术切口感染分析与预防[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2):95一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