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起跑线,那么农村孩子就已经滞后了,且不说大量的留守儿童,父母从小就把他们放在老人家里让老人照顾,完全缺乏现代教育的熏陶,即使有的父母在身边,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那孩子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农村;学习;浅谈
案例:我所在学校所教的一年级二班马伟,单亲、留守与奶奶在家,母亲打工,孩子的综合情况是班级中最后一名,平常十有八九不做作业,问其原因,不是说笔没有,就是作业本没有或许是作业本又找不到了等等。有学生说:“平时他奶奶忙不赢管他,要去打麻将,没有钱去打麻将的时候才管管他呢。”我听了说:“小朋友不许乱讲话。”“老师,真的真的,我们家就跟他们家在一起了,有时候他奶奶打麻将去了,他放学回家饭都吃不到,到处跑、到处玩,没看见他做作业……”带着一些疑虑,我走访到他家,刚好遇见孩子的母亲回家,跟她交谈了孩子的一些情况及班上小朋友说的情况,她没有多大反应,只是说老师你们要好好的管教,我们不会来抬头等。让她在家访记录本上写几句话,年轻母亲为难了,打开手机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两、三句话将近写了半个小时,看到如此情景,你无限感慨的同时你还能说什么呢?不免让人想起这样一句话:“孩子出不出色,很大程度取决于母亲!”
而农村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这也许就是农村教育越来越难的原因之一。作为老师我们有权利不让孩子的奶奶去打麻将让她在家守着孙子做作业吗?我们能改变他家的家庭让孩子的母亲不去打工在家守护孩子好好的读书吗?反之奶奶知道该怎么做,母亲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吗?
其次,城市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各种兴趣班学习,家长的高收入和孩子的刻苦學习,让很多孩子年纪不大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综合素质上也远远甩开了同龄人。
案例:我侄儿从小在县城,没上一年级前,就开始学习钢琴、英语、绘画等。孩子聪明学习也非常认真、专注。综合素质不要说和农村孩子相比就从他的周围看,他的综合素质也远远甩开了他的同学,而农村的孩子,用其中的一网友话说:“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实。”山区教师缺编想象严重,很多学校都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一天的工作就像地上不停旋转的陀螺,早读课、上课、做操、批作业、订正作业、管理午餐、管理班级卫生、纪律,所有的事情忙碌又繁琐,一刻不得消停,北风呼呼的冬天,天色还很昏暗,寒风刺骨逼人的早晨,当许多人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时,老师们都得早早地往学校里赶,每天工作在10小时左右,但是这样的付出与收获却是不成正比的。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奉献,应该是有巨大收获的情景,但是这是一个师资短缺的一个严重现象,老师身心疲惫,学生渐学渐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兴趣,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是不容乐观的。“万能”的老师其实根本不可能万能!这样,农村教育总是处在恶性循环中。
还有就是农村教育水平本来就滞后,再有优秀的教师通过考试等方式脱离农村到城市,农村学校老师少,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家庭好转的孩子也脱离农村学校,进入城市学校读书,这些因素使得农村教育雪上加霜。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就产生了新的动态:学生方面,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想不想学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所以现在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厌学,经常与社会上同龄不读书的小孩瞎混,越到高年级这种情况越明显;而家庭方面,很多农村孩子的父母,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只停留在层面上或口头上,在行动上他们没有能力,没有方法;在经济上,有时可能是粗心,有可能也是真的没实力。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只能靠主动和自觉,而这种主动和自觉,又有多少孩子能有?而即便有,又有多少孩子能实现对书本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跨越?
记得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说: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家长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孩子学习上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越来越优秀!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番作为,那么就需要有重要的前提做支撑,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为了农村孩子的明天,家长、老师、孩子们共同努力吧!
作者简介:
邓丽琼,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