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机关科级人员核定一般性模型

2018-10-30 09:46刘晓莲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人员编制

刘晓莲

摘 要:本文对市级机关各部门行政编制、内设机构和科级职数核定数和实配数进行了数学分析,分析比照后,并开发了应用程序建立了一般性数学模型,其实现的功能为:一是对新设机构通过科学运算后进行核定。二是对现有市直部门机构编制事宜进行动态监测。三是对科级以上人员核定比例进行审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员编制;科级职数核定;一般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9-0232-03

2018年5月,保定市编委办对市直机关各部门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摸底统计分析。重点对科级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可实现对机关人员编制、内设机构、科级职数进行科学运算后,动态调整科级以上人员的一般性模型。

1 市级机关基础数据分析

1.1 当前市直机关编制核定情况数学分析

以市直机关上报的《市直机关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统计表》数据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

利用数学分析软件eviews对市直部门的行政编制核定X1、内设机构核定X2、科级职数核定X3进行数学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如表2,图1。

X1:行政编制核定,X2:内设机构核定,X3:科级职数核定。

从拟合优度上看,对数模型拟合效果好,且各参数检验显著,不具有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因此采用对数模型。

1.2 当前市直机关编制实配情况与核定情况对照分析

利用数学分析软件eviews对市直部门的行政编制实配X1、内设机构实配X2、科级职数实配X3进行数学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

X1:行政编制实配,X2:内设机构实,X3:科级职数实配。

由表3分析可见,X2和X3的实际系数不在模型的变量置信区间内,由此可见,市直机关内设机构和科级职数存在问题。

为解决当前市直机关内设机构和科级职数之间存在的问题,考虑寻找标准参考数据构建一般性模型。

2 科级以上人员核定一般性模型

根据此次调研数据,结合市直机关科级领导职数设置,综合分析后,探索设计了一般性数学模型。

2.1 模型设计原理

(1)按编制25-30%核定科级领导职数。

(2)以当前科级领导职数占部门编制40%以下部门的内设机构数作为抽样样本,仿真出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之间的函数关系,作为内设机构设置数学模型。将这个模型倒推出的内设机构数作为标准参考依据,建立理想模型的内设机构设置条件。

(3)按不超过50%的科级领导职数核定科级非领导职数。

(4)科以上人员核定比例过高问题。利用县级核定职数作为常数A,科级领导职数核定数量B,科级非领导职数Y三者之和占部門行政编制总数不超过60%(60%可保证三人处室至少有一名科以下人员)作为运算条件。利用这一函数关系,计算出科级非领导职数的实配最高比例。

按照以上科级职数核定的规定性原则,最终设计出的模型能实现的功能为:一是对新设机构人员编制、内设机构、科级职数进行运算后,科学核定。二是在现有市直部门人员编制情况下,对内设机构、科级职数进行动态监测。对于超范围运行的进行告警,以便做出调整。三是对科级以上人员审定时,通过模型运算,得出具体审核比例。

2.2 模型建立

2.2.1 设置变量

Z:行政编制;X:内设机构;Y:科级职数。

对市直部门数据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科级领导职数占编制总数40%以下部门的数据利用matlab数学软件进行函数拟合如图2。

得到X=0.1381Z+1.946。

2.2.2 运算规则

(1)按编制25-30%核定科级领导职数。

表达式为0.25~0.3*Z=Y。

(2)内设机构设置参考模型。

表达式为X=0.1381Z+1.946。

(3)科级非领导职数按不超过50%核定。县级核定职数作为常数A,科级领导职数核定数量作为常数B,科级非领导职数Y三者之和占部门行政编制总量不超过60%作为运算条件。利用这一函数关系,计算出科级非领导职数的实配最高比例X。

核定率表达式为X=(0.6*Z-A-B)/B。

2.2.3 科学运算后输出结果

根据以上运算规则,编程设计模型程序实现理想的设计功能。

(1)对新设机构人员编制、内设机构、科级职数进行运算后,科学核定。

新设机构人员编制Z一旦确定,经过模拟计算,即可得出内设机构和科级职数的数量。

输出结果:X为内设机构数量,Y为科级职数的核定范围。

(2)在现有市直部门人员编制情况下,对内设机构、科级职数进行监测。

输入X Y Z

固定Z,根据Y=0.3*Z X=0.1381Z+1.946得出Y、X,Y、X与Y、X分别比较是大,还是小。

输出结果:内设机构过大(小),科级职数过大(小)。

说明:如果内设机构过大,可以通过精简内设机构进行调节。如果科级职数过大,可以通过收回科级领导职数进行调节。在部门新增内设机构时,先进行功能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看是否适合新建,还是本着“撤一建一”的原则进行调整。

(3)对科级以上人员审定时,通过模型运算,得出具体审核比例。

输入行政编制Z,县级干部核定A,输入科级领导干部职数B,得到核定率X=(0.6*Z-A-B)/B

输出结果:若X>=0.5则输出0.5;若X<0.5则输出X。

说明:若X值为负,表明该部门科级非领导职数核定已超出标准。若低于0.5,表明科级非领导职数未满限,则需按实际输出值X核定。若高于0.5,表明该部门科级非领导职数限额较足,可按不高于0.5进行核定。

3 科级以上人员核定一般性模型应用性验证

以政府某部门为例进行检验:

行政编制 内设机构 科级职数

156 36 59

3.1 功能一检测(如图3)

检测结果:若新设部门编制为156则内设机构应该为23,科级职数为39-46。

3.2 功能二检测(如图4)

检测结果:内设机构过大,科级职数也过大,需要进行调节。

3.3 功能三检测(如图5)

检测结果:科级非领导职数核定比例应该为50%,即可按照不超过科级领导职数的50%进行核定科级非领导职数。

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验证,一般性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模型基本满足最初的设计功能,并有良好的现实拟合度。

猜你喜欢
人员编制
浅谈燃气施工企业项目部人员编制核算与管理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研究
企业会计岗位职责的划分与编制研究
探讨国企中多元化用工对人员总量调控的价值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初探
——以南昌市为例
舰船人员编制的设置与控制
五控并举 六路开渠
——鸡西市对人员编制既管住又管好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