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有效性评价

2018-10-30 07:47韦永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帕酮普罗洛尔

韦永兵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小儿心律失常多由折返机制引起,极少数为平行心律及自律性增高[1]。小儿心脏传导系统、植物神经及生理功能等尚未完善成熟,因此极易发生心律失常,若治疗不及时可诱导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小儿健康发育与成长。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1%-2%的学龄儿童出现过早搏现象,因此明确病因尽早治疗成为儿科严重的重点。普罗帕酮为临床常用的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然而药物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定的心脏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不建议大剂量使用。美托洛尔为有心脏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为探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有效性,笔者选取58例小儿心律失常患儿分组研究,结果证实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收治的58例心律失常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均经24h心电图诊断、心脏B超确诊,符合《小儿心律失常诊疗学》[2]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低血钾、洋地黄中毒、发热等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2)情绪激动、精神疾病者;(3)重要脏器如肝、肾、肺等功能障碍者;(4)患儿或家属不愿参与研究者;(5)治疗依从性差、样本脱落者。按照抓阄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29)与参考组(n=29)。观察组:男 16例,女13例,年龄 1-14岁,平均(7.65±2.02)岁;病因:中毒性心肌炎5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例,扩张性心肌炎4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其他4例。参考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1-14岁,平均(7.71±1.99)岁;病因:中毒性心肌炎 6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扩张性心肌炎4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其他3例。研究流程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组间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普罗帕酮(生产公司: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67)治疗,初始剂量2mg/(kg·次),1次/d,之后根据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表现调整剂量,直至增加至3mg/(kg·次),2次/d,维持该剂量,连续治疗60d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生产公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产);国药准字:H32025391]治疗,初始剂量为0.5mg/(kg·次),1次/d,之后逐渐增加剂量至1mg/(kg·次),2次/d。连续治疗6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短阵室速、室性早搏、短阵房速及房性早搏等发生情况;(2)治疗前、后分别以24h心电图监测,测量R-R期间、QT间期,测量出最小QT间期与最大QT间期,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即为QT离散度(QTd);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5ml,常规离心后提取血浆,ELISA法测定NT-proBNP水平。

1.4 疗效判定

依照24h心电图、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心悸、头昏、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前期收缩次数至少减少90%;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部分缓解,24h动态心电图可见前期收缩次数减少50%-89%;无效: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改善,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前期收缩次数减少不足50%。治疗总有效为显效、有效总和[3]。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短阵室速、室性早搏、短阵房速及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发等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参考组(P<0.05)。见表 2。

2.3 两组QTd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QT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预后,两组QTd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NT-proBNP 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 4。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n=2 9)参考组(n=2 9)χ 2值P值短阵室速1.4 4±0.3 7 3.2 0±0.4 9 1 5.4 3 6 0.0 0 0室性早搏4 6 3.2 8±2 9.9 9 6 1 0.4 7±5 0.2 8 1 3.5 3 9 0.0 0 0短阵房速1.8 2±0.6 8 2.8 6±0.5 9 6.2 2 1 0.0 0 0房性早搏5 2 2.1 8±2 6.9 3 6 1 3.8 9±3 0.5 5 1 2.1 2 7 0.0 0 0

表3 两组QTd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QTd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n=2 9)参考组(n=2 9)t值P值治疗前7 5.1 9±1 2.3 6 7 5.0 8±1 2.5 1 0.0 3 4 0.4 8 7治疗后6 2.5 2±1 1.4 0 6 9.8 9±1 0.5 6 2.5 5 4 0.0 0 7 t值4.0 5 8 1.7 0 7 P值0.0 0 0 0.0 4 7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2 9)参考组(n=2 9)t值P值治疗前2 0 5 6.4 0±4 5 5.1 9 2 0 5 8.3 7±4 6 5.2 8 0.0 1 6 0.4 9 4治疗后1 0 3 1.0 1±2 8 2.5 8 1 7 3 3.2 9±3 9 6.7 1 8.1 2 7 0.0 0 0 t值1 0.3 0 6 2.8 6 3 P值0.0 0 0 0.0 0 3

3 讨论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疾病,包括心脏冲动形成和传导失常,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自愈,部分患儿可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猝死和脑缺氧昏厥等,因此明确病因、发病机制并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普罗帕酮为临床常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弱β-受体阻滞剂和Ca2+通道阻滞剂作用。其电生理效应为抑制快钠离子内流,减慢收缩除极速度,减缓传导速度,轻度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及有效不应期,因此在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此外,药物具有轻度或中度抑制心肌收缩力的功效,具体抑制效果与使用剂量相关。然而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的增加,关于药物引起的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心脏不良事件报道时有发生,而较为严重的个案报道不断增加,因此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具体剂量、使用时长等尚不确定[4]。美托洛尔为2A类即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药物可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断,无膜稳定作用、PAA,药物主要通过抑制房室传导,改善电不稳定性、心肌缺血来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发现药物在降低运动试验时,升高的心率、血压等作用于阿替洛尔相似,同时对支气管平滑肌及血管收缩作用较小,因此对呼吸道影响较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证实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确切。

心力衰竭时,心肌功能障碍,出现局部心肌缺氧缺血,导致局部心肌细胞内代谢紊乱且伴有不稳定的心电活动,进而引起各类不良心血管时间的发生。有报道提出,在心肌梗死或缺血区存在最大QT间期,而非心肌梗死及缺血区则存在最小QT间期,这种极端的区域性差异能够触发折返或激动,为心源性猝死、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5],因此本次研究将QTd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该数值越大则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本次研究中,24h心电图显示治疗后观察组QTd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表明联合治疗在改善病情方面显著优于美托洛尔单独治疗。BNP前提在酶水解作用下生成NT-proBNP,该指标具有半衰期长、个体差异小、稳定性高等优势,因此成为临床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指标之一。黄颖等[6]在研究中发现,心律失常严重者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者,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并认为这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下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负荷增加有关。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表明联合治疗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纠正已改变的心肌传导性、兴奋性及自律性方面作用显著。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分析与本次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有关。

总之,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帕酮普罗洛尔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