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锐,翟新验,张淼洁,刘玉梅
(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
近年,由于全球可持续性动物生产标准提高,消费者对低兽药残留动物产品需求增加(Laanen等,2014),欧盟部分国家(丹麦、法国、荷兰和英国)专门制定监测养殖场动物细菌耐药性政策,作为减少抗生素使用和审慎用药措施第一步(Landers等,2012;Anonymous,2013;Levy,2014;Anonymous,2014),并于2011年启动为期5年的行动计划,通过研发有效抗生素或替代治疗法,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Anonymous,2011)。我国已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但未有效实施,执行效果欠佳(丁建英,2006;秦占国,2009;Wei等,2015)。2018年4月,农业部要求加快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逐渐实现全国兽用抗菌药用量“零增长”。但如何有效开展兽药使用减量化,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普遍认为养殖场和农户应对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负责,尤其是兽药使用问题(Erdem等,2012)。一项对英格兰和威尔士奶农的调查结果显示,59%的奶农认为抗生素使用量与上一年持平。尽管部分农户已认识到抗生素耐药性的负面影响,但其减少抗生素使用主要动机并非降低耐药性风险,而是节约成本(Jones等,2015)。Friedman等(2007)调查发现,农户对抗生素和细菌耐药性缺乏了解,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源自经验,而非根据兽医处方或建议选取治疗方法,用药合理性有待商榷。
随养殖场生产条件改善,部分学者质疑增加兽药使用量能否提高养殖场生产力(Rushton,2015)。Aarestrup(2005)研究表明丹麦“黄卡计划”实施后,减少使用兽药并未提高仔猪死亡率,母猪年产胎数、育肥猪日均体重增加。Ramirez等(2015)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抗菌剂控制猪呼吸道疾病效率仅限于仔猪,对成年猪影响较小,抗菌剂成本远高于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效益。为此,许多国家逐渐将研究转向利用替代方案减少兽药使用。
Postma等(2015)指出,加大动物疫病净化与防控力度,做好养殖场疫苗接种及生物安全识别工作,有望替代兽药使用。在农场良好预防措施保障下,动物被感染风险及被实施治疗的概率有所降低(Corrégé等,2011;Laanen等,2013;Postma等,2016)。部分普通养殖户认为使用兽药要成本低于提前预防疫病(Callens等,2012;Filippitzi等,2014),但Rojo-Gimeno等(2016)认为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措施可取代兽药使用,附加成本可被减少的兽药费用抵扣。因此,做好养殖场疫病净化与防控可能成为替代兽药使用的有效方式。
对此,我国2012年出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各级单位加强综合防范措施,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防范重要外来疫病及主要人畜共患病,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其中,在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中提出积极引导和扶持种畜禽企业疫病净化,鼓励企业加大疫病防治经费投入。至2020年,逐步控制、净化和消除16种动物疫病,并争取实现全国所有种鸡场和种猪场达净化标准。旨在通过实施疫病净化政策,保障提供优质安全的动物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降低饲养动物患病概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节省养殖场兽药支出,减轻动物应激反应。
动物疫病净化指在某一限定地区或养殖场内,根据特定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疫病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并淘汰各种形式的感染动物,逐渐清除限定动物群中某种疫病的控制方法(吴清民,2002)。疫病净化最终效果包括两种:一是无疫,即在规定时间内未出现受感染病例;二是无感染,即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无相关病原(杨林等,2016)。从已有研究成果看,疫病净化可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养殖场兽药使用(见图1)。
图1 疫病净化与养殖场兽药使用的逻辑关系
第一,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后,各类动物感染疫病概率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一定程度减少兽药使用。如山东省某规模化猪场通过对核心种猪群开展猪瘟及伪狂犬病净化,在良好卫生防疫措施基础上,精选疫苗、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淘汰带毒猪及抗体阴性猪,经过两次净化,种猪群猪瘟病毒带毒率从10.08%降至3.03%,伪狂犬病病毒带毒率从8.82%降至3.23%,兽药使用明显减少(任庆海等,2013)。广西某养殖场通过连续净化种群根除疫病,经过4~5个世代,种群感染阳性率显著下降,兽药使用大幅减少(广西大学课题组,2014)。马斌(2006)和孙贵(2008)指出,无疫场建成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口膜炎、传染性眼角膜炎和梭菌性疾病临床诊断检出率较建成前分别低2.18%、5.47%、4.47%和2.9%,普通疾病发病率下降19%,兽药使用量显著减少。
第二,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后,各类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疾病抵御能力显著提升,兽药使用频率和剂量呈下降趋势。如Postma等(2017)指出,采取强化农场日常管理、优化生物安全、改进疫苗接种方式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农场兽药使用量,使动物从出生至屠宰体内抗生素残留降低52%,育种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降低32%。对欧盟四国(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典)疫病防控措施与兽药使用关系的研究表明,更高的生物安全水平可改善动物健康状况,使某些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兽药使用大幅降低(Postma等,2016)。
综上可知,在有效净化与防控措施保证下,降低兽药使用可获取更高净收益(Ramsey等,2016)。很多研究基于国家兽药使用的平均水平分析,对养殖场影响可能在分析中弱化(Aarestrup,2005)。现有研究主要通过截面数据得出兽药使用量下降结论,但疫病净化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动态分析兽药使用具体下降幅度。部分学者认为直接使用兽药成本远低于开展疫病净化与防控(Fraser等,2010),因此需提供更多证据证明净化与防控效果优于兽药使用(Gunn等,2008)。
本文实证分析养殖场开展疫病净化后兽药使用动态变化过程,为养殖场兽药合理使用提供借鉴。首先,统计分析养殖场2011~2015年兽药使用情况,判断其变化趋势。其次,识别疫病净化对养殖场兽药使用影响程度。再次,探讨疫病净化对不同代次养鸡场兽药使用影响。最后,讨论不同净化年份与养殖场兽药使用关系。
为更好反映疫病净化对养殖场兽药使用的影响,本文选取规模养鸡场作为研究对象,禽白血病和鸡白痢为具体净化病种,以此分析疫病净化影响机理和效应。本文借鉴陈杖榴(2009)兽药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类药物和非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包括肌内注射抗生素和内服、混饮、混饲抗生素,非抗生素包含种类较多,如抗寄生虫药、兽用中药以及营养药等。鉴于疫病净化直接影响养鸡场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任庆海等,2013;Postma等,2017),本文重点探讨二者间关系。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除外)297个规模养鸡场2011~2015年1 485个场次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下,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初稿,2016年7月下旬分赴北京爱拔益加、峪口禽业开展预调查,根据实地调研情况修改问卷,并于2016年11月~2017年6月收集相关数据。其中,要求各省已开展鸡白痢、禽白血病净化的养鸡场必须填写调查问卷,未净化养鸡场则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选取一定数量参与调查。全部被调查养鸡场饲养规模均大于10 000只。剔除因建场时间晚于调研起始时间91个场次的数据,最终统计分析1 394个场次数据。
本次调查收集养鸡场较完整的生产管理信息,包括养鸡场基本情况(类型、代次、区域、开展疫病净化情况、净化开始时间、占地面积、内部生产布局等),饲养规模及日常管理变化情况(不同成长阶段鸡①主要包括种用公鸡、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的存栏量、出栏量、出栏价格等),相关成本与收益变化情况(抗生素费用、疫苗费用、动力费用、保险费用、副产品收益等),日常管理情况(生产档案、防疫档案、员工培训档案的登记频率,兽药使用方式、病死鸡处理方式、废弃物处理方式等),态度及认知情况等(养殖风险感知、兽药认知、政府监管认知等)。
由表1可知,508个养鸡场未开展疫病净化,占样本总数36.44%。886个养鸡场已开展疫病净化,占样本总数63.56%。其中,已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养鸡场548个,占样本总数39.31%;已开展鸡白痢净化的养鸡场863个,占样本总数61.91%;已开展其他疫病净化的养鸡场111个,占样本总数7.96%。从不同地区比较,华北地区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率最高,西南地区最低。东北地区其他疫病净化率最高,华北地区最低。相比而言,开展鸡白痢净化的养鸡场数量较多,东部地区已净化养鸡场比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表1 我国规模养鸡场疫病净化情况 (个)
因无法详细统计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种类和剂量,本文选用每万只鸡当年抗生素费用作为被解释变量。由图2可知,2011~2012年,未净化养鸡场的抗生素费用显著高于净化场,差额分别为0.14、0.31万元。2013~2014年受全国范围内禽流感影响,已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上升,且略高于未净化场,差额分别为0.08、0.19万元。2015年随禽流感逐渐得到控制,已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开始回落,同时未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略有提升,二者间差额达-0.13万元。总体来看,已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低于未净化场。
图2 2011~2015年养鸡场每万只鸡抗生素费用情况
为分析已净化养鸡场与未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差异,利用规模养鸡场2011~2015年面板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识别疫病净化产生的影响。基础模型设定如下:
式(1)中,被解释变量Yit表示养鸡场每万只鸡抗生素费用,i代表养鸡场,t代表年份,D代表养鸡场是否开展疫病净化,代表截距项,代表系列控制变量,δt代表时间效应,εit代表随机扰动项。
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存在“自选择”可能,即较少使用抗生素养鸡场愿意支付一定疫病净化费用,同时开展疫病净化可降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本文采用处理效应模型估计(Treatment Effects Model)。该模型具体形式为:
假设处理变量由以下“处理方程”(treatment equation)决定:
其中,1(∙)为示性函数(Indicator function)。zit可以与xit有重叠变量,但zit中至少有一个变量,如z1it不在xit中。进一步,假设Cov(z1it,εit)=0,即z1it影响养鸡场是否开展疫病净化Dit,但不直接影响结果变量yit(仅通过Dit间接影响yit);故将z1it视为Dit工具变量。假设扰动项(εit,μit)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其中,p为(εit,μit)相关系数,而 μit的方差标准化为1。p≠0是模型内生性来源;反之,若p=0,则不存在内生性,可直接用OLS计算方程一致性估计。
已开展疫病净化养鸡场yit的条件期望为:
基于此,本文采用类似Heckit的两步法估计。第一阶段,利用Probit估计方程P(Dit|zit)=Φδ),得到估计值,然后计算。第二阶段,利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得到估计值 β̂,γ̂,。需注意,Heckit两步法第二阶段估计仅考虑Dit=1时,将算出的带入方程中回归,而处理效应模型在第二阶段分别计算Dit=1和Dit=0时的取值,然后一同列入方程中回归。由于本文第二阶段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估计,而处理效应模型自动估计使用OLS回归。鉴于模型设定存在差异,自动估计可能造成不一致估计。因此,本文采用两步法计算。两步法会将第一阶段估计误差带入第二阶段中,导致效率损失,但优点是计算方便,估计结果更准确可信。
综上可知,本文解决“自选择”关键点在于找到合适的z1it。由于受各省社会经济条件、净化政策推行力度、疫病防控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不同省份养鸡场是否开展疫病净化差异显著。由于同一省份养鸡场所处社会经济环境较相似,省级疫控部门推行疫病净化政策力度差异不大,且处于相同省份养鸡场间互动与交流频繁,净化成果信息传递相对容易。因而,同一省份疫病净化水平会对单个养鸡场开展疫病净化产生直接影响,且与养鸡场抗生素使用不直接相关。基于此,本文选用该省当年调查样本疫病净化率作为工具变量,讨论疫病净化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影响。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5》中各省种鸡场数量确定抽样框,各省按10%比例抽取。其中,要求已净化养鸡场必须填写调查问卷,若已净化养鸡场数量不足抽样数量,可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未净化养鸡场。部分种鸡场问卷填写不完整,缺失数据较多,无法开展进一步研究,最终按废卷处理。因此,各省最后收回问卷与发放计划略有偏差,但仍可反映该省养鸡场疫病净化整体水平。
1.核心变量
核心自变量为养鸡场是否开展疫病净化(包括净化一种及以上数量的疫病),因变量为养鸡场每万只鸡抗生素费用。
2.其他解释变量
根据已有文献,主要考虑养鸡场基本特征和日常管理行为(刘万利等,2007;浦华等,2014)、兽药使用方式(吴秀敏,2007)、兽药认知(吴林海等,2015)以及养殖风险偏好(王瑜,2009;朱宁等,2015)五方面影响。其中,养鸡场基本特征包括栏舍类型,饲养方式,是否拥有独立兽医室、净道②净道:供健康畜禽周转、人员进出、运送饲料的专用通道。和污道③污道:供粪便和病死、淘汰出栏畜禽出场的专用通道。,每万只鸡疫苗费用6个变量;养鸡场日常管理包括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档案登记频率,是否建立产品追溯制度3个变量;兽药使用方式包括是否根据饲养经验、兽药说明、兽医指导、兽药销售者推荐、网上查询使用兽药5个变量;兽药认知包括兽药效果、休药期、兽药残留和禁用兽药了解程度4个变量;养殖风险偏好包括是否尝试使用新型兽药和对待风险投资态度2个变量。
3.控制虚拟变量
为比较不同类型(蛋鸡、肉鸡),代次(祖代及以上场、父母代场、商品代场、混合代场④混合代场指养殖区域内饲养两个及两个以上代次动物,下同。),区域(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年份(2011~2015年)养鸡场动物健康指标差异,本文设置类型、代次和地区虚拟变量,分别以“蛋鸡场”“祖代及以上场”“华北地区”“2011年”为对照组(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表2 续
利用Stata14.0软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模型一、三、五)和处理效应模型(模型二、四、六),讨论疫病净化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间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核心解释变量是否开展鸡白痢净化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影响不显著,但是否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及同时开展两种疫病净化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影响分别在5%、10%统计水平下显著且为负。此外,处理效应模型估计结果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相似。由此可知,已开展鸡白痢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无显著下降,但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明显下降,平均每万只鸡抗生素费用减少0.25万元左右。可见,净化不同病种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净化禽白血病对兽药使用影响远大于净化鸡白痢,同时净化若干病种的效果小于单独净化某种疫病的效果,即出现“1+1≤2”的结果。
从养鸡场基本特征看,栏舍类型、饲养方式及是否有独立兽医室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影响不显著。是否有净道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设立单独的行人、饲料和药品通道非常重要,可避免养殖过程中投入物品交叉感染可能性,有效降低动物患病概率。是否有污道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影响显著为正,可能原因是设立单独污道的养鸡场病死及淘汰的动物较多,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较多,因此抗生素费用较高。疫苗费用对抗生素费用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养鸡场疫病预防仅依靠疫苗免疫远远不够,需要配套增加诊疗投入,但增长幅度较小。因此,养鸡场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防”,但不可忽略“治”的必要性,防治结合才能实现预期防疫目标。
表3 不同病种净化对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的模型估计结果
表3 续
从养鸡场日常管理看,投入品使用档案登记频率对抗生素费用影响不明显,但生产档案登记频率对抗生素费用影响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登记频率越高,抗生素费用越低。表明养鸡场日常管理越严格,越能有效降低饲养动物发病次数和范围,降低抗生素费用。是否建立产品追溯制度显著正向影响抗生素费用,说明构建完善产品追溯体系的养鸡场,更倾向于使用抗生素治愈患病动物,并以此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与传播,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从养殖风险偏好看,不同风险态度对抗生素费用影响不显著,但是否使用新型兽药对抗生素费用影响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愿意尝试新药的养鸡场投入的抗生素费用更高,可能原因是由于新型抗生素药效并非十分明确,养鸡场可能过量使用药物保证药效,进而提升抗生素用量及费用。
从兽药使用方式看,不同兽药使用方式对抗生素费用影响显著。参照饲养经验和兽药说明书用药的养鸡场抗生素费用较未参照费用低,参照兽医指导和兽药销售者推荐的养鸡场抗生素费用较未参照费用高,但差异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根据网上查询用药对抗生素费用影响显著为负,可能原因是随互联网普及,相关网站对各种动物疫病及药品提供详细介绍和用药指导,为使用者提供具体实例参考,针对不同病种使用不同类型抗生素及剂量,一定程度避免盲目或错误使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发挥最大化效用,降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投入。
从兽药认知看,不同程度兽药认知虽对抗生素费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其中,对兽药效果、休药期和兽药残留认知程度越高,养鸡场投入抗生素费用越低,与吴林海等(2015)研究结论相似。对禁用兽药认知度越高,反而增加抗生素投入。可能原因是禁用兽药药效较强、价格偏低,当用药者对禁用兽药认知度较高时,会选用相对安全的药物作为替代品,但替代药物价格偏高,造成抗生素费用增加。
从不同地区、类型和代次看,华北地区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最低,华东、西北和西南地区养鸡场抗生素费用较华北地区明显增加。其中,西南地区增加幅度最显著。相比蛋鸡场,肉鸡场抗生素费用较低,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祖代及以上场抗生素费用最高,父母代场和混合代场次之,商品代场最低,其中混合代场和商品代场相比祖代及以上场降幅明显。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年度差异不明显,说明技术进步(时间变动)并非影响抗生素使用的主要因素。
为进一步了解疫病净化对不同代次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讨论二者关系,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疫病净化对不同代次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的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4可知,开展疫病净化可有效降低祖代及以上场抗生素费用。但对于混合代场而言,抗生素费用略有提升。相较而言,父母代养鸡场净化鸡白痢效果略逊于净化禽白血病。由第三行结果可知,开展禽白血病净化一定程度可降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但开展鸡白痢净化却无法实现减少抗生素使用目标。就商品代场而言,无论开展禽白血病或鸡白痢净化,均可降低养鸡场抗生素投入,但降低幅度不明显。
因此,单纯从疫病净化对养鸡场抗生素使用影响看,并非所有代次养鸡场开展疫病净化后抗生素费用会显著下降。养鸡场尤其是父母代场和混合代场应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仅依靠疫病净化,需积极配合其他疫病防控手段,以此减少抗生素使用。
采用最小二乘法讨论不同净化时间对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的影响,将已净化养鸡场的净化时间以年为单位分为6段,分别与未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比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净化时间对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的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5可知,不同病种净化时间对养鸡场抗生素费用的影响呈异质性。由表5第1列数据可知,养鸡场开展疫病净化后,前4年抗生素费用并未显著下降,自第5年开始明显降幅。由第2列数据可知,养鸡场开展鸡白痢净化前2年,抗生素费用尚未出现较大幅度变化,自第3年开始显著下降,在此之后降幅增大。由第3列数据可知,已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在前3年较未净化养鸡场显著下降,但随时间推移,降幅逐渐放缓。由第4列数据可知,同时开展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养鸡场与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养鸡场结果类似,但减少幅度小于禽白血病净化养鸡场。
可见,不同病种净化时间影响抗生素费用存在差异,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前3年,抗生素费用显著下降,开展鸡白痢净化3年后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并非同时净化越多病种效果越好,而需根据养鸡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病种优先净化,方能获得良好净化成效。
本文通过2011~2015年全国297个规模化养鸡场的调查,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讨论疫病净化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间关系。结果表明养鸡场开展鸡白痢净化抗生素费用并未显著下降,但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及同时开展两种疫病净化养鸡场抗生素费用显著下降。从疫病净化对不同代次养鸡场抗生素使用影响看,祖代及以上净化效果最优,商品代场次之,混合代场最差。其中,父母代场由于受净化不同病种影响,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差异明显,净化禽白血病可降低养鸡场抗生素费用,但净化鸡白痢反而增加养鸡场抗生素费用。处于不同净化阶段,抗生素费用降低程度不尽相同。在疫病净化初期,禽白血病净化效果突出,中后期鸡白痢净化效果更佳。
以上结果表明养鸡场可通过开展疫病净化替代抗生素使用,长期坚持抗生素费用会发生明显减少,有助于降低养鸡场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解释疫病净化与饲养过程中抗生素使用的关系,明确不同净化阶段抗生素费用变动情况,对比净化不同病种对各代次养鸡场抗生素使用的影响程度,所得结论有助于强化国家对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的监督与指导,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动物体内高残留,确保动物食品质量安全。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应继续加强动物疫病净化政策宣传,引导和鼓励更多养鸡场推进净化工作。尽快出台与疫病净化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适当为已净化养鸡场提供适当财政补贴或优惠政策,调动养鸡场开展疫病净化主动性。完善示范养鸡场认证,建立净化评价体系,探索净化推广的有效模式。
第二,加快疫病净化技术研发与集成。首先,从已净化养鸡场中筛选出与净化工作相关的疫病监测、免疫预防、生物安全控制等实用、可行的技术并大力推广。其次,加强净化急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不同病种国产试剂的研发,探索相关免疫鉴别诊断技术。此外,紧密围绕已有净化工作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开发适应不同病种和净化阶段、不同类型和规模养鸡场的净化集成技术,以便养鸡场合理采用。
第三,充分发挥各级动物卫生部门优势,定期开展净化技术培训,提升养鸡场净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专业人员上门为养鸡场疫病提供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此外,可组织尚未开展疫病净化的养鸡场到净化典型养鸡场观摩学习。
第四,养鸡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净化病种顺序及相关疫病净化配套投入,保证净化工作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各项净化措施落实到位,发挥净化示范作用,引领带动更多养鸡场加入净化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