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
【摘 要】 本文探索了“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心理主题班会应用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趋势。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基于心理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在系统设计上,保证心理主题班会的实用性;在制度支持上,拓展心理主题班会的应用性;在合力育人上,提升心理育人的协同性。这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 辅导员;“95后 ”大学生;心理主题班会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冲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危机个案逐年上升,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年轻化、普遍化、复杂化的新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高校及社会的持续关注。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满足“95后”大学生群体“质”的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亦难以满足“95后”大学生群体“量”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满足“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已然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中规定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是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辅导员的多重角色决定其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本文重点探究高校辅导员围绕“95后”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实施途徑,为 “95后”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策略。
一、“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
“95后”大学生出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多为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物质条件优越、视野开阔、精神世界丰富,但也伴随着高度自我关注、个性突出、追求享乐、抗挫折能力较差的特点。“95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质映射出的是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新变化。
1、优越物质环境下的“挑剔性”
“95后”大学生生长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可使用、可支配的资源多。优越的物质环境保证了他们的生存基础,同时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面对生活中丰富化、多样化的选择时,他们呈现出对自己、他人及环境更加“严苛”和“挑剔”的要求及期待。
2、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盲目性”
伴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涌进中国,不同文化之间不断竞争,各种势力希望通过文化引导争夺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主阵地。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大量影视作品向中国大学生引进西方文化思想,试图向大学生灌输西方价值观。缺少甄别能力的“95后”大学生在面临多元文化的交锋和冲突时,难以对多重信息进行有效鉴别和筛选,呈现盲目崇拜和随波逐流的特点。
3、联结网络环境下的“孤独性”
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化手段普及,“95后”大学生群体已然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的活跃分子。互联网是一个跨越时空界限的开放式平台,它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这种开放和虚拟的网络环境使网络交往活动既脱离现实的实体,又突破了实际形式的束缚,社会生活的内容以一种抽象甚至扭曲的形式展现在网络上。[1] “95后”大学生群体喜欢在自媒体平台中通过自我表露的方式博得他人关注,如在微信朋友圈中“晒自拍”、微博中“发观点”、直播平台中“当网红”等。他们通过在虚拟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来参与人际互动,满足交往需求。“95后”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扮演和塑造正是他们孤独感的体现,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沉浸阻碍了他们在真实世界中的正常人际交往,在某种程度加重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促使他们逃避现实,更加沉迷网络,从而形成了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过度依赖易引发网瘾、个人信息安全等各种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4、真实社会环境下的“脆弱性”
“95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被长辈过度保护,较少经历挫折和困难,缺乏吃苦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当他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时,张扬的个性及过于自信的心态,社会环境的复杂和社会经验的缺乏都让他们在遭受打击时极易受挫,“脆弱”的心理特征也引发“95后”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95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变化和新特征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应对“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如何有效开展针对“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然分析
1、学生需求激增,教育资源有限
如前文所述,“95后”大学生群体存在“挑剔性”、“盲目性”、“孤独性”和“脆弱性”的心理特征。他们进入大学后,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95后”大学生群体视野开阔、善于接纳新事物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秉持更加理性、开放的心态,更愿意接受甚至主动寻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的学生咨询量逐年上升,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人次逐年递增,这都说明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状态更加关注,对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加渴望,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需求更加突出。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人员和资源的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要。
2、“干预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大量的心理咨询及危机个案干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决定其咨询周期及干预过程耗时长、牵扯精力多,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重点服务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疲于应对学生个体的危机干预,对大学生群体前置的“预防性”教育,如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常识的推广、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等覆盖有限,弱化了及时发现、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渠道,从而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呈现“干预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的局面。
3、“个体”服务全面,“群体”教育单一
目前,高校对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成熟、完善。个体访谈和个体咨询是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解决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入、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重视且善于针对大学生个体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前期诊断、过程干预、后期追踪等环节采用专业的心理技术,服务全面。相对于学生个体,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相对单一,通常采用“大班讲座”、“科普宣传”等形式,学生参与感不强,教育效果不佳。
4、专业师资不足,辅导员参与乏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教师与学生配比人数为1:3000,呈现一对多的教育局面。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教师具有专业强、资源多的优势,但伴随着人手紧张、对教育对象了解不充分的现状。因此,单纯依靠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较难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可承担的教育范围及功能有限。
辅导员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最能够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具备开展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差异化明显,绝大多数辅导员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了解甚少,只在岗前培训时接受过简单的心理学培训。绝大多数辅导员在面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常出现胆怯及畏惧的心理,不会甚至不敢尝试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即使部分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辅导员,曾接受过相对系统的心理学培训,也面临缺乏施展平台的困境。面对学生的共性心理需求和个性心理问题时,辅导员具有强烈的教育热情却缺乏专业的教育手段,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最终只能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老师求助,辅导员普遍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参与匮乏。
想要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解决高校心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必须跳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方式,基于“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挖掘适合其教育属性的教育途径。
三、心理主题班会应用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趋势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元,是大学中最常见的学生群体划分方式。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在班级活动中实现,而主题班会是大学班级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努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主题班会集教育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融入主题班会的心理主题班会将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为高校针对“95后”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路径。
1、心理主题班会的内涵
心理主题班会以全班同学参与为前提,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精心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将心理辅导的技术方法贯穿于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或预防同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困惑,或提升有关心理素质,如人际关系、自信心、恋爱、学业、就业、挫折、情绪调节等。[2]
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心理主题班会是以团体动力的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以解决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主要内容,开展的一种心理辅导活动”。[3]这就决定了心理主题班会区别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三个特点。首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度,使他们在班级心理主题班会中更好地发现自己,让内心世界敞开;其次,强调互动性。心理主题班会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能对他人的意见做出评价并通过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次,实现群体成长。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过程会对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力量产生影响,师生在相互配合、启发、讨论、碰撞的过程中成长互助,搭建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迅速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群体的成长。
2、心理主题班会的意义
通过召开心理主题班会,辅导员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态、提升心理素养,预防和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远发展,对学生、辅导员及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生而言,心理主题班会是学生群体获得心理成长的关键渠道。心理主题班会是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全体同学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学习的互动过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心理主题班会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康的心理品格,达到让学生们实现自我教育与发展的目的。大学生通过心理主题班会这一主阵地,开展深刻的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激发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认知由浅及深、由窄及广、由表及里的过程,引发内心深层的思考和成长。
对辅导员而言,心理主题班会是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可以锻炼辅导员的综合能力。班会前,辅导员需学习、调研、策划、组织、协调,确定班会主题、内容和形式;班会中,辅导员需主持、观察、研究、讲解,把控班会过程,保证班会的顺利进行;班会后,辅导员需总结、反馈、交流,跟踪班会效果,提升班会的实效性。心理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都要求辅导员充分学习和精心准备,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指导工作实践,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不断总结思考,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可以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指出:“辅导员所要求具备的职业知识包括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专业知识”,并对不同职称的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加强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在线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这些制度规定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具体方向,鼓励高校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并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近几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热门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许多高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文化素质类“选修课”,具备资质的辅导员可担任课程教师。心理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是辅导员走向讲台、站上课堂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心理主题班会的系统设计和聚焦研究能够鼓励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辅导员向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在理论积累和实践教学中完成专家化辅导员的转型。
对学校而言,心理主题班会是开展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心理主题班会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个体咨询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方式,但伴随着耗时长、工作效率低的弊端,对于解决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很受局限。心理主题班会是面向学生群体开展的教育形式,通过对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引入心理技术和学生互动等,可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心理主题班会为开展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方向。目前,高校面向学生群体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心理讲座为主,心理讲座存在主题鲜明、受众广的优势,与此同时伴随专业要求高、召开频率低、学生参与性差的问题。心理主题班会兼具主题性、教育性、互动性,可通过系统设计,有效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丰富的主题和专业的心理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四、高校辅导员基于心理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善于发现学生问题、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构建集实用性、趣味性、专业性、功能性于一体的心理主题班会体系,可以培养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辅导员对“95后”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系统设计:保证心理主题班会的实用性
有效的主题班会需要在主题、内容、形式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主题班会模式,围绕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需求,打造规范的心理主题班会体系。首先,主题上保证实用性。心理主题班会的主题应涉及大学期间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如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自我意识、情绪管理、恋爱心理、适应心理及生涯规划等方面,主题要充分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对学生有吸引力,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困惑;其次,内容上保证完整性。心理主题班会应从“导入、点题、教学、巩固、总结、跟踪”六个部分进行完整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不断巩固班会主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点播,学生的思考和反思实现对主题的理解与升华;再次,形式上保证趣味性。心理主题班会在实现教育性的同时更应探索趣味性,引入心理技术,如团体心理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心理情景剧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自我反省、师生互动的方式,巧妙地将期望和要求转变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促进自我意识、健全人格、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等方面知识的提升;引入信息化技术,通过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共享性、便捷互动性实现前期调研、线上互动、会后评价、效果反馈等功能,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黏着度。
2、制度支持:拓展心理主题班会的应用性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主题班会需要技术、平台和资源的支持。首先,专业支持。辅导员具备开展主题班会的实践经验,而缺乏开展心理教育的专业指导。高校应为辅导员提供相关心理培训,帮助辅导员系统学习可应用、可转化的心理专业技术,提升辅导员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专业性;其次,平台支持。高校应为辅导员创造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如通过“精品班会的评选”以及“心理主题班会课题”,通过多种形式为对心理主题班会感兴趣的辅导员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励辅导员不断探索和研究;最后,制度支持。应将辅导员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情况纳入辅导员的个体考核、评优及职称晋升等方面,强化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
3、合力育人:提升心理育人的協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单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职责,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修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切实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心理主题班会兼具“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功能,辅导员依托心理主题班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对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拓展,促进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有效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工作,既能提升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专业性,又能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合力育人的新格局有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燕.“95后”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生活的群体特质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 2017(02)78-83.
[2] 郑霞,黄雅婷,李阳.高校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机制研究[J].考试周刊, 2012(63)187-188.
[3] 龙晓闽,付旎.利用心理辅导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讨[J].高教研究, 2012(6)208-209.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作者简介】
王 肖(1989.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