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背景。叙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并探讨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背景
1、国内环境
建国后,我国经济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毛泽东高瞻远瞩,开始对我国进行各种改造。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党内会议,在大会上毛泽东表明:“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对斯诺说:“我们的基本情况就是一穷二白”。[2]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确的认识到,我们在很多领域内的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尤其是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所以毛泽东在面对这样严峻的国内现状下,打算要为中国人民谋求一条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2、国际环境
(1)外交关系的改善: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际环境变化多端,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际环境还是向着有利于各国进步的方向发展着。首先,国际上各国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其次,我国在建国后初期,解决了印度和缅甸有关国土分界的问题,印度支那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剑拔弩张的形势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这都表明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外交手段的日益成熟,外交成绩的日益显著。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的缺陷日益表露: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曾经风靡一时,而我国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国家,我们国家当时的外交方针主张的就是要倒向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紧紧跟随的是苏联的建设方案,踩着苏联的脚印搞社会主义建设,而苏联模式也是我国当时最佳的选择。我们走苏联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当时的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因此,“1955年底毛泽东就开始考虑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怎么进行的问题。[3]据薄一波回忆:‘在我的记忆里,毛主席是在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4]
(3)苏共二十大的召开: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共二十大召开。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对前任领导人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等思想进行了极其苛刻的批判。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种种不认同以及各种纠错,使得当时苏联人民群众被禁锢许久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这使得从毛泽东个人出发,他自己对我们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思绪。
二、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依据我国的真实发展状况,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存在矛盾。首先,他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具体的表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①其次,他仔细剖析了目前社会的性质、特点。他指出在我们的国家里,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追求的利益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所处的社会存在的这种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方面是相互适应的,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一方面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5]再次,针对我们社会的这种矛盾,毛泽东还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关于我们社会存在的矛盾的基本规律,毛泽东也进行了陈述“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②
2、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作为一个刚刚结束国内战争而成立的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欠缺,所以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国家當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紧随苏联的建设步伐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时间的进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缺陷也日益显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1956年8月,中共召开了会议,在这次的大会进程中,毛泽东在大会上讲道:“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6]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的问题上,毛泽东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对中国工业化的含义做了一个明确的表述。毛泽东有关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想是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背景。毛泽东认为我们的工业化是不同于苏联的,我们的工业化道路注重各个方面的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不会像苏联的工业化完全侧重某个方面的发展,不注重工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在对于我们的工业化有了这样的一个认识之后,毛泽东就开始放弃完全照搬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道路,打算找到一种适合我们自己的工业化建设方案。
第二,毛泽东指出走好我们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就要注重工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处理好工业发展中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于搞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毛泽东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这一思想是基于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苏联模式问题的日益严重而提出来的。这为我们放弃过去踩着苏联建设脚印的建设方式作了理论准备。
3、关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理论
在寻求一条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的进程中,毛泽东就社会体制改革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理论成果。
第一,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认为应该让持有不同主张的党派也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而不是一个党派完全执政,其他党派无法参政的政治形式。毛泽东提倡实行民主制度,反对形成苏联的个人崇拜式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八大”政治报告通过的决议指出:“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进一步地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具有迫切的、重要的意义。”[7]
第二,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主张对这种不符合实际要求的体制进行灵活的改革,扩大企业权利、搞活市场经济。从总的趋势来看,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澤东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认识还不是很透彻,存在很大的问题和缺陷,但整体上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作出正确反映,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
4、关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在结合时代特征和国际背景的基础上,对两个中间地带的含义进行了正确的解释,他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8] 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是毛泽东对世界力量分化组合的正确认识,毛泽东的这种正确认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外交 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4年2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离开赞比亚,来到中国,毛泽东与其会晤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9]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表明我国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已经放弃了旧有模式、旧有标准下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三、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第一,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关于社会的矛盾的认识。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毛泽东曾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曾分析指出:“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10] 毛泽东对社会矛盾的相关阐释,对于今天正处于改革攻坚时期的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建设一个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在探索的历史进程中,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作了很多的阐述。在《论十大关系》的文章中,他的一些有关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所提出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其理论价值巨大,就是对于今天的经济建设很实用也很适用。
第三,毛泽东在摸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程中能够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改正。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个人所犯的错误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但党分别于1958年和1962年积极纠正错误。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我们就必须正确看待过去我们所犯的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由此,才能真正的对国家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11]
四、结语
在“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探索,毛泽东作了很大的奉献。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在党内起了先锋作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模式缺陷暴露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毛泽东带头主张冲破苏联的建设方式,走自己的路,这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来说,这都具有很强的开创性作用。1957年的反右派及其后的“左”倾错误虽然一度打断了探索历程,但在今天看来,当时的探索都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苏联模式的框架。总之,“八大”前后,毛泽东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尝试,为后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注 释】
①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P214.P215.P216.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2][11]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下)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P472.
[4] 王欣、孙康 . “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原因 [J/OL],中国知网: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html,2008–06–30.
[5][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顾龙生. 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P382.
[7]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N].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
[8][9]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王 梅(1994—),陕西榆林人,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现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