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晨晨 李烁
摘 要:创新这个词汇最早起源于经济学领域,现今已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国家发展进步的下一步应该是更加重视创新的重要作用,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并重点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如何提升职工创新素养、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是今后国内企业创新的关键攻关方向。
关键词:企业创新;思维与认识;人才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6-54-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6.013
Abstract: The term innovation, originate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now, a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ce again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In his report, Xi stressed that the next step in Chin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novation, it is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strategic support for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China needs to speed up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and emphasize that talents are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aff, and cultivate outstanding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tackling key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innova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Key words: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talents training; development
1 加强企业职工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不仅系统阐述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首先要充分提升人力资源利用,并将其放在科技创新优先发展的位置,其次,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避免拔苗助长,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发展靠创新来驱动,创新则靠人才来支撑。这句话落实在企业生产实际方面就是,只有不断提升企业职工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巍然屹立。
2 研究现状和目的
2.1 企业创新已初具规模,进入快速扩张时期
国家统计局2015年开展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经过30多年的追赶,我国企业创新的基础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进入新常态后,企业创新规模不断扩大,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和比重显著增加,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企业家也普遍重视创新在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创新来源、形式日益多样化[1]。
2.2 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不足
虽然企业创新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同时与创新型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活力仍旧不足:仅有少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且创新投入和产出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创新的经济效益不突出也抑制了其创新的积极性,究其原因,许多传统产业的企业仍旧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其核心技术、基础元件未掌控在自己手中,导致创新发展依旧处于低水平、高成本、低收益并存的状态。另外,国内创新发展在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2.3 企业创新能力存在多重短板
在新的常态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阻力。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方式落后,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企业创新人才匮乏和成本居高不下;除了动力不足的因素外,人才短缺和创新成本过高也是制约我国企业创新的两种因素;企业创新活动的开放性不足,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创新合作水平不高。这种状况将导致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脱节,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正从“量化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已进入规模扩张、形式多样、潜力旺盛的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创新呈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和新趋势。通过对大量企业创新样本的分析,发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突破创新驱动和能力瓶颈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发展的落脚点是提高企业员工创新思维水平和培养创新人才。
3 拓宽企业职工创新思维及培养企业创新人才的思路
3.1 提升企业职工创新素养,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
企业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一个激励创新、敢于创新的环境,才能够使职工具有开拓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以激发企业职工主动创新的热情。企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对创新的认识,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例如:专门开展思维培训,以提升职工的观察和洞悉能力、发问和质疑能力、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跨界交流和整合能力[2]。
3.1.1 观察与洞悉能力。就像牛顿通过掉落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一样,创新者往往都拥有发现新事物的敏锐洞察力,他们能迅速发现易被忽略的关键点,挖掘潜在的创新机会。例如: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将人、产品、服务进行互动关联,进一步完善产品及服务;他们通过研究、使用设备,发现设备或工艺的改进优化方案;他们通过观察客户,发现他们未说出来的潜在需求。
3.1.2 质疑与发问能力。若没有哥白尼勇于发问,勇于质疑权威,统治1 000多年的地心说不会被推翻。所谓创新者,他们天生具有质疑与发问的能力,不拘于现实与权威的制约,他们不断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不断地变换角度去思考,并将脑海中的思维革命带到现实产业中来进行具体试验。
3.1.3 探寻与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后,就坚决付诸实践,将脑海里的思想火花变成可生产的产品、商业模式或革新服务等方方面面,而理论付诸实践是艰难且烦琐的。面对困难,创新者首先必须不断地将其化整为零,分析矛盾点和问题点,并通过设立各项步骤、攻关要点,像解锁密码一样地逐一破解,最终战胜这些“拦路虎”。
3.1.4 整合与跨界交流能力。根据经验,当问题和矛盾被拆除得足够小时,不同行业或领域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将是相似的。在一些领域已经使用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创新者探索的新领域。那么,如果将创新者聚集在一个社交圈中,他们可以快速地从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那里获取不同的视角,并快速地整合各种信息,那么,创新者将快速找准问题发力点,攻破研发堡垒。
3.2 打造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型人才
通过在企业内部打造创新工作室,使企业内部创新者形成一个创新团体,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专长和技术优势,通过积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认真履行“传、帮、带”职责,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新一代“产业工人”,真正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头作用,持续为职工搭建创新创效平台。
以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12年成立了创新工作室,该创新工作室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新理念,团队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先后获得县级、省级多项荣誉。2012年众泰煤焦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优质高效选煤厂”的称号。由于该公司在地区科技工作方面的突出贡献,2012年和2014年均被拜城县和阿克苏地区分别授予“拜城县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和“阿克苏地区专利试点单位”称号。并且,2014年还被确定为“阿克苏地区第三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
以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蒋善勇命名的“蒋善勇学习创新工作室”,于2014年10月被上级公司河南能源新疆公司工会正式命名,同年通过地区工会验收并授牌。2015年“蒋善勇学习创新工作室”获评河南省“青年文明号”,同时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蒋善勇创新工作室”被正式授牌命名为阿克苏地区“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是拜城县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该公司创新工作室先后有2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业技术人员发表期刊论文7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篇。另外,该公司承担的自治区高新技术项目“无水氨技术在焦炉煤气中回收氨生产净煤气的应用”、阿克苏地区专利实施转化项目“重介质选煤厂降低介质消耗的研究及应用”“炼焦配煤自动化的研究及应用”,均已实施完毕并通过验收。该公司研究成果“新疆炼焦煤生产一级冶金焦研究应用”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公司技术中心成功通过自治区企业级技术中心认定。该公司完成了5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地厅级专利转化项目,实施转化5项专利,累计获得政府专项资金补助2 000万元。该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不仅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该公司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等工作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积极创新、干事创业的优秀青年创新工作者,为企业今后的转型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鲜血液”。
3.3 提升企业创新氛围,开展多种创新形式
据统计,目前从事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18.7%、20%、27.9%和25.8%。这表明,大多数企业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而且更加重视提高管理效率和创新经营模式,从而大大扩大了创新的范围。在创新形式方面,企业除了内部研发、购买设备和软件外,还重视相关的培训、市场推广等创新发展,以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为例,作为煤炭综合加工利用企业,经营状况受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比较大,应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以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3.3.1 以销定产。以市场指导生产,作为煤炭综合加工利用企业,经营状况受产业链上下游的波及因素比较多,影响比较大。從风险防控和利润最大化方面考虑,该公司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采用订单化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迅速确定成本最低的方案,并在3日内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此同时,积极研究更多疆内煤配比冶金焦生产,以降低产品成本,并及时关注原料煤的市场变化,降低产品和原料煤的库存,减小应收账款减值与资金积压风险。
3.3.2 焦化企业产品质量动态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成果2016年获得煤炭协会管理创新三等奖。由于焦炭产品种类多,用煤结构复杂,煤种多样化,用煤配比变化快,该公司通过加强成本管控,完善焦炭和精煤成本动态监控体系。该公司原煤采购和技术部门及时反馈当期煤价、煤质、配比、运输等信息变化情况,企管部测算成本和盈利变化情况,算账生产,先算后干,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3.3.3 拓展代加工经营模式。该公司在面对选煤分厂入洗原煤不足局面时,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思路,采用原煤代加工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提高选煤厂精煤产量,摊低精煤固定成本,获取边际利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该公司已与两家公司签订了代加工协议,并已经按照客户要求入洗原煤近4萬吨,为企业增加边际利润180余万元。
3.3.4 物资供应采用代储代销模式。代储代销,顾名思义就是代理储存和代理销售。由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库存的控制越来越复杂,该公司自2015年实行仓库代储代销机制后,库存消耗资金均逐月递减,目前已实现“零”库存,同时,降低了采购订单、发票、付款、运输、收货等交易成本,每年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储备资金。
3.3.5 党建管理方面提升。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打造了组织委员一键发布和党员即见即缴的“党费云服务”,通过渠道拓展实现了党费轻松交,通过流程化实现了轻松收,通过系统支撑实现了轻松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党费收缴模式下特殊状态党员缴费不便、手工登记计算工作量大、信息统计手段落后、现金收缴上归工作烦琐、口头邮件通知效率低等五大难点,轻松实现了党费缴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高效化、规范化,使党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4 结语
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轮已经滚滚前行,企业是选择被巨轮碾压还是乘势进阶,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从创新中谋出路,从全面创新中探索答案。企业不仅需要转变生产管理经营模式,更需要改进创新人才的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职工的整体创新素养,为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只有从“人”这一第一生产力着手改革创新,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当今经济发展形势,走出一条新常态下中国特色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熊鸿儒.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的特点及挑战:来自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的证据[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5):106-110.
[2] 贺颖.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南方论刊,2015(9):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