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2018-10-29 11:07赵爱宁
读天下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越发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往往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不能积极地进行学习,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学,全面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展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一、 分层教学的含义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水平、智力结构等要素的差异,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多层次划分,并组合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各小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分析、交流、实验等方式自发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老师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指导和教学。

二、 教学对象分层——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

教学对象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教师必须通过测验、平时观察、座谈、家访等途径,掌握学生的综合表现,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原则下,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A层次学生学习方法正确,接受能力强,成绩稳定且优秀;B层次学生学习比较自觉,智力水平一般,上进心较强,成绩中等;C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和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成绩欠佳。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归类,为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打下基础。分层前必须向学生和家长讲明,分层仅仅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学习轻松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鼓励C层次学生向A层次发展,如果A层次学生不努力,也有可能落入C层次。通过动态的分层管理,激励每一位学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分层教学首先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因此,正确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不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达到对新知识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具体来讲,就是要求C层次的学生能够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识别和记忆,并能自如运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或者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要求B层次的学生在对知识记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解决典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能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有深层次的认识和掌握,能够构建一个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并能综合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相同教学内容的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能力的平台。

四、 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 分层设问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明确提问的目的及对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层层递进,逐步延伸,使學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对数学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既要照顾数学能力弱的学生,提出一些基础的数学问题;又要对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难度、值得学生探讨的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分层练习

围绕教学内容,由易到难逐层安排课堂练习。安排一些简单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练习题,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学生消化理解新知识,这类练习应给C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机会;设计一些稍有变化、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新知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这类练习一般应由B、C层次的学生完成。对A层次的学生,可安排一些检查其对新知识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的题目。这样的分层不应是绝对的,也可鼓励低层次的学生挑战高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竞赛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三) 分层辅导

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在教师辅导下及时解决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

(四) 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有层次性,不能“一刀切”。不仅要在作业量上有区别,而且在作业的难易程度、知识的深浅度及知识能力的扩展度上也要有区别。

五、 教学评价分层——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C层次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B层次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找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激励他们积极上进;对A层次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虚心学习,不断超越自我。通过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横向评价及针对每个学生的纵向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增加危机感,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六、 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能真正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它独有的作用,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增强后进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尊重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九林.“六学主导,分层推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12(11).

作者简介:

赵爱宁,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小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