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的技术不仅在科技经济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更为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提供了帮助,与之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多媒体的使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质量以及多层次立体的展现教学内容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整合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更要与时俱进。当前教育面临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急需理念与形式的改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给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语文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多媒体在给教育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古代,精通琴棋书画是一种全才的象征,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语文教师仅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当我们讲解完一些艺术性课文时,我们在备课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艺术修养。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既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更不能要求他们精准把握、交汇相融。此时,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歌曲或者韵律,在引导学生鉴赏的同时,初步了解艺术的一些概念,促使学生在艺术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想象。此时语文教师可适当点拨,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更应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以便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二、 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使用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传递和反馈信息的真实以及各种信息的过渡变得自然、流畅和快速,优化课堂教学,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文字,从文字中得到启示和共鸣。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根据学生体会与感悟的语段放到大屏幕上展示,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图像来显示背景,甚至插入音乐。不用老师强调,孩子们一直把重点放在了大屏幕上,而教师根据學习者主体参与来建立多媒体。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所需的情景随之切换,增加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寻找知识,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三、 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他的意思就是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就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配以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的《阳关三叠》,再加上高超的诵读技巧,一种凄凉的氛围顿出,似乎在向学生诉说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离去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四、 加大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只有一块黑板,而黑板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顾去讲,不去板书,对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舍,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要建立在广取博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应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五、 优化作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后,学生都沉醉于朱自清先生笔下充满盎然生机的春光之中,折服于朱自清先生秀雅清新、朴实隽永的文笔之下。借此契机我按季节播放了八张图片,让学生讨论不同季节、不同景色的图片的特征。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任选其中一张图片结合课堂讨论归纳的写景方法进行片段练习。这时大家兴趣高昂,有的翻课本、有的查笔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完成后,互相批改、展示。最后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基本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实现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提高的完美结合。
六、 融合思想教育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了解并且熟练使用祖国鱼丸,培训学生的语感,扩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创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语文教学内容还应该偏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欣赏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自我性格以及健康的品质,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稳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充分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性格,加深正确的思想教育,形成优秀的欣赏能力。比如《范进中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多媒体课程软件呈现学生容易理解的图表,偏重解析范进在中举前后的生活环境以及周围人物态度上的改变,认识文章中的夸张以及对比度的写作方式,突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嘲讽之情,并且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古时候封建制度的腐败有进一步的认识,指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世界观。
作者简介:
何正琴,贵州省仁怀市,仁怀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