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泰
摘 要: 探寻提出较为可行的培育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路径,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蕴。大学生海丝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培育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路径主要有四个:第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以通识教育来反哺专业教育;第二,重视“三育人”体制的长效建设,不放松“科研育人”的创新探索;第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海丝文化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改进教学方法,研发校本教材,提升教师素养,增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实现良性互动。
关键词: 海丝文化 文化自信 培育路径
1.问题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已经成为当前的时代共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构建共享共建共治的治理社会成为每个追求美好生活的泉州人的追求。检视历史,不难发现,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多元文化发展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媒介的广泛普及,使得各国文化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传播途径,以网络图片、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网络新闻、网络言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信息和服务迅速风靡全球。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东亚文化之都。开元寺、安平桥、清源山、提线木偶、清净寺、宋代古船等都展示了泉州在古代的灿烂文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简称为“海丝文化”。海丝文化围绕“一带一路”的倡议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中国贡献。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相互交织的形势推动着泉州的发展。泉州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一方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良好心理的培育。毋庸置疑,泉州在复兴文明和网络社会中受到各类思潮和文化的复杂影响。大学生是复兴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一个时代必然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广泛和最深刻的影响。树立文化自信是践行文化自觉的前提。然而,要实现文化自觉,就不得不说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主体的认可和接纳。唯有深刻的文化认同,方能将大学生外化于日常的行动,进而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当代大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对于海丝文化的认同感研究。将大学生青年置于泉州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中,针对大学生认同感、海丝文化意识的有关问题,探寻提出较为可行的培育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途径,这就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蕴的课题。
2.文献回顾: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培育
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一方面要促使当代大学生掌握和理解海丝文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海丝文化的认同感。认同感指的是主体对于某一事物的认可与接受,并在此基础上传承与创新。文化认同感指的是主体对于文化的认可和接纳程度,内心深处的体验将其外化于日常行为实践中,进而体现为不断传承和发扬。
综观海丝文化认同感的研究,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展开:
2.1“海丝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逐渐成为学术热点。吴春浩、陈彬强的《“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会议论文综述》(2015)综述了召开的研讨会,主要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关系、福建的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建设等六个方面做了阐述。陈支平的《关于“海丝”研究的若干问题》(2016)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称之为“海丝”。他批判性地指出,“海丝文化”的研究热缘由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向。他研究了关于“海丝”名称的问题、关于“海丝”研究中的中外比较问题等。最后他强调指出“海丝文化”研究应避免庸俗化和功利化,坚持严肃性和创新性。关于国内外研究方面,陈支平指出,要尊重历史事实,注重还原历史事实,注意区别海丝文化中的碰撞。
2.2“海丝文化”显然是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伴随于此,海丝文化认同感逐渐被提上学术议程。在中国知网中输入“海丝文化认同感”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研究的文章较少,大多集中在“海丝文化”的旅游价值和历史事实探讨之中,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散见于报刊、网络的关于“海丝文化”的论述多从政府和旅游企业等角度进行一些纪实报道。显而易见,关于“海丝文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厘清现状发展与未来走向。多数人认为坚定的文化自信能够促进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能够构建对于共同的认知基础,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林默彪,2016;周艳红等,2016;徐保军,2017。)。结合不同地域和主体,阐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联动机制,以及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过程机制等方面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他们都认为只有以广泛深入的文化自觉撑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践行和坚定信仰才能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钟文平,2017;秦宣,2017)。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置于某特定的场域中进行研究的颇多,有些是从践行主体角度,有些是从理论视野角度,还有些是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互动关系方面等。
2.3将海丝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探讨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云霞的《海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探究》(2017)。她强调“海丝文化”指的是在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并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包括“实”和“虚”两个部分,即海丝文物古迹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精神。“海丝文化”蕴含了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深刻价值。同时,较为可贵地提出了融合的路径:创造海丝文化资源运用的舆论环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作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挖掘海丝文化内核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及探索海丝文化有效运用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探讨海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此外,还有赵秋爽、蘇天恩的《海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2017)、林丽珍《泉州海丝文化建设探析》(2016)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文献达成的共识是,多数认为外来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弱化,从而导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指数不高(王吉莉,2014;郑玲,2015;胡港云,2015。)。
本文主要从大学本科生的角度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的路径做出探析,调查分析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的海丝文化认同情况,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解决学生海丝文化文化认同意识淡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和教学内容固定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分析框架与模型设计
3.1分析框架。本课题的分析框架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路。首先是文献梳理,其次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再次是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最后是在执行教学研究方案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探寻增强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培育途径。
3.2课题模型设计。本课题的模型设计如上图所示。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对比研究法深度访谈法等。
4.案例研究: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本課题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对泉州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课题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93份,有效问卷1036分,回收率为99.42%,有效问卷率为86.33%。同时,还访谈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学院的大学生46人。
本课题调查学生的专业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环境设计、法学、产品设计、电子信工程。
本课题调查的针对大学生对于海丝文化的认同感进行应用型教学研究,范围主要是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年级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男生836人,女生374人,来自城镇的占调查的39.64%,来自农村的占60.36%。
本课题还进行了多次的座谈会调查,跟相关学生专业社团合作,包括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研究会、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书香与中特读书社、网络与信息协会、潮流迎风社团。
本课题调查研究历时将近18个月,进行了课堂教学、读书沙龙、思想座谈、讲座报告等多角度和多途径的探索实践。
本课题研究形成了中期成果《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策略探究》,也形成了系统而详细的教学课程资源库。
本课题调查研究结果总结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有83.7%的大学生不清楚海丝文化的相关概念,对于海丝文化提不起兴趣;有68.23%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过关于文化类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海丝文化在家庭、社会、学校、网络上的接触达不到95%。海丝文化不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注重的功利主义,文化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几乎大部分学生熟悉的都是一些商业文化传递的内容和灌输的价值观念,主流的意识形态的舆论较少占据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第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和课堂建设中,没有形成合力,将海丝文化的元素融入大学生的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实践中。
5.结论与启示
5.1结论
将民办高校置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好地把握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律,培育大学生主动担当的品质,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海丝文化的认同感培育需要一个系统的工程,由此,培育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以通识教育反哺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本文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更具有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属性,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依据实际,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哲学社会科学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度“熔炉式”思想政治课程模式。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其重心是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校所有学科与课程的共同作用,要求高校以育人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合学科资源,提升育人合力。
第二,重视“三育人”体制的长效建设,不放松“科研育人”的创新探索。“三育人”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角度,亟须建立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课程体系,推进其他学科、课程及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形成学科、课程、教师、教学多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民办高校以教学型为主,但不能忽视“科研育人”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开展各类科研性的学科竞赛,营造大学生海丝文化和专业知识融合的育人氛围。
第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海丝文化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建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践基础与路径,另一方面要将立德树人自觉纳入学科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传递社会科学知识和塑造学生价值体系、思维方法的功能和使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其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海丝文化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第四,改进教学方法,研发校本教材,提升教师素养,增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实现良性互动。提升教师素养,一要加强学科、专业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要加强育人意识培养,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自身及学科育人职责的认识,强化其内在价值认同,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5.2启示
一方面,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运用文化自觉的观点、方法、思维深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深入阐释中国理论、中国观点、中国智慧,交流和探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精神追求,从而让当代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大力传承和践行中国精神。探寻将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契合点,在广袤的文化空间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追求,使其主动担当的精神深入日常行为实践中,从而构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屏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段海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向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
[2]郑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3]胡港云.大学生文化自觉及其提升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4]刘媛君.文化自觉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5]黄云霞.海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探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7.
[6]习近平:把思想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8.
[7]宇文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坚持育人为本[N].中国教育报,2017-5-17.
基金: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小课题“大学生海丝文化认同感的培育的路径探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GX201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