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刘弋飞
摘 要: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强调深化校园足球教学改革,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重视足球知识理论的教学,指导学生动作技术与实践。本文以足球教学中“香蕉球”的产生原理和技术动作为切入点,通过多种简单有趣的实验,运用理论科学指导实践的方法和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掌握“香蕉球”技术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室内课上结合简单实验对学生进行原理讲解,易于学生对伯努利原理的理解;在室外课上对学生进行足球技术动作教学指导,使学生快速掌握“香蕉球”的动作要领。
关键词:足球教学;香蕉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7-0074-02
校园足球提质增效要从源头抓起,从足球基本理论抓起。本文围绕足球教学中的“香蕉球”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香蕉球”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为教学目标,通过简单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了解伯努利原理的存在现象,同时联想其他体育项目中的相似原理及现象。足球运动中“香蕉球”又称弧旋球,是指运动员运用精湛的脚法,将球踢出并使球在空中向前作弧线运行的动作技术。“香蕉球”常用于攻方在对方禁区附近获得直接任意球时,利用其弧线运行状态,避开人墙直接射门得分,是足球运动中关键的技战术动作之一,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观赏性。“香蕉球”的原理和技术动作在足球教学中非常必要,是足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在讲解足球运动中“香蕉球”技术的产生原理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尽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背后蕴藏着的流体力学原理——伯努利原理,即在流水或气流里,如果流速小,旁侧压力就大;如果流速大,旁侧的压力就小。复杂的原理和生硬的讲解往往使学生无法理解原理的深刻含义,教师用简单有趣的实验表现伯努利原理的存在现象,使学生对伯努利原理形成概念,从而理解足球场上“香蕉球”这一技术动作产生的真正原因。在原理讲解时,教师应注意基本理论的融会贯通,从相似的简单的实验中总结共性,揭示类似的体育现象,用具体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和开展技术动作教学。
一、激发兴趣阶段
首先,教师提出足球“香蕉球”动作技术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要求,然后使用多媒体播放“香蕉球”技术相关的精彩进球视频,如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的“香蕉球”功夫,被球迷誉为“贝氏弧线”。利用精彩的进球视频和明星风采激发学生学习“香蕉球”产生原理和技术动作的兴趣,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师在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及目标时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使学生安静地观看视频内容,仔细观察视频中球员的技战术动作。教师播放完视频后可以留给学生表达观后感的时间,让学生们提出问题,发表看法,畅所欲言,如足球场上精美绝伦的“香蕉球”是如何产生的?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而F1赛车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又为什么不会飞起来?高尔夫球上为什么有坑、网球上为什么有毛?类似的问题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想类似的体育现象。
二、原理实验阶段
在引起学生兴趣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原理实验阶段。该阶段有两个简单有趣的小实验,旨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伯努利原理的存在现象,了解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香蕉球”的技术原理打下基础。教师需带齐实验材料,在实验前将材料分发至每位学生,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在该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了解实验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认真操作实验,掌握要领。
实验一:纸杯吹气球
1.实验材料:塑料吸管一根,一次性纸杯一个,兵乓球一个。
2.实验步骤:用塑料吸管在一次性纸杯底部钻一个圆孔,圆孔和吸管的直径大小相同,然后将乒乓球放入纸杯倒扣在桌面上,塑料吸管通过圆孔插进纸杯,往吸管内吹气,在吹气过程中将纸杯缓慢拿起,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往吸管内吹气拿起纸杯过程中,乒乓球在纸杯内不会掉落。
4.实验原理:气流越大,压力越小。流速快时,气流中的压力就比周围的压力低。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中的小球比周围压力低,就不会从纸杯中掉落。
5.完成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
1.教师示范用吸管在纸杯底部钻孔的方法,强调吸管与圆孔直径大小相同。
2.教师正确示范往吸管吹气并缓慢拿起纸杯的过程,避免因动作过快或动作幅度大使乒乓球掉落。
3.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练习,在吹气过程中调整好呼吸。
4.邀请学生进行个人展示。
5.教师对学生实验作出点评并对该现象产生原理进行解释。
实验二:
1.实验材料:A4纸两张。
2.实验步骤:左右手分别将两张A4纸平行放至胸口位置,两纸间隔5~10厘米,深吸一口气,低头向两纸中间将空气缓缓吹出,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往两纸中间吹气,两张A4纸的底部向中间靠拢并相交。
4.实验原理:流体的流速增大时,压力就会减小,当对着两张A4纸由上方向下吹气时,上方的气流比下方快,上方的压力就会比下方小,两张纸的底部就会向中间靠拢。
5.完成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
1.教师讲解两张A4纸的平行摆放位置及距离要求。
2.教师正确示范实验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练习,在吹气过程中注意调整好呼吸。
4.邀请学生进行个人展示。
5.教师对学生实验作出點评并对该现象的产生原理进行解释。
三、理论讲解阶段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对伯努利原理的存在现象有了初步了解,教师解释两个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从而引出足球“香蕉球”技术动作在伯努利原理中的应用。首先,教师要讲明足球“香蕉球”产生的原因是伯努利原理,简单理解为空气流速越大,气压越小。当足球旋转时,会带着与球面直接接触的那部分空气一起旋转。这部分空气又会对相邻的流体产生同样的影响,这样足球就得到一个跟它一起旋转的附面层。足球左边附面层中的空气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而右边方向则相反。这种方向的差异导致足球两边压力不同。在左边附面层的空气与气流方向一致的一边,会形成一个低压区域,而另一边则形成高压区域。球两边压力差的净结果是球受到一个从右向左的合力作用,这个合力使球偏离直线运动路线,从而产生了“香蕉球”。形成“香蕉球”的力学条件有两个:(1)踢球作用力不通过足球的重心,使足球产生转动;(2)有一定位移,在空气作用下,旋转的足球发生轨迹改变。
该阶段目的是通过“香蕉球”的实例讲解伯努利原理,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一基本原理解释体育中的其他类似现象。在展开该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基本理论的融会贯通,从相似的现象中总结共性,用原理进行讲解。教师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解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理解“香蕉球”技术动作的产生原因和力学条件,这将有助于学生掌握“香蕉球”技术动作要领。学生了解伯努利基本原理后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类似现象,如飞机凭借机翼上下的压强差而飞上天空,F1赛车凭借尾翼上下的压强差而紧贴地面行驶,网球表面的毛和高尔夫球表面的坑都是为了增加在空气中飞行时产生的压强差,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形成弧线,使球的线路更加刁钻。
四、实践教学阶段
实践教学阶段是教师在足球场用足球展示“香蕉球”技术动作,用所学的伯努利原理指导学生进行技术动作学习。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明“香蕉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教师的示范和教学的动作要规范到位。然后学生列队按照教师的动作要点积极尝试,教师予以教学指导。
注意事项:
1.注意站位。足部触球时,左脚在足球的左后方,与球距离与肩同宽。
2.注意右脚触球部位。发力点在脚背内侧。从右脚大腳趾内侧延续到脚弓内侧靠脚跟部位,即脚内侧三分之二的部位要从前到后触球,形成一条直线。
3.注意发力要领。在接触足球的一瞬间,要充分用腰部旋转带动大腿摆动,然后摆动小腿,脚触球的右下部位,球出去的同时脚跟着球的方向移动。
踢出“香蕉球”的关键在于球的旋转,球旋转得越快,两边的压力差越大,球的弧线也越明显,教师强调学生要在课下勤加练习。“香蕉球”技术动作教学相对复杂,教师要强调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保证课堂秩序及学生安全,灵活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健.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8.
[2]刘兵.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J].安徽体育科技,2003(3).
[3]卢德明.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金季春.运动生物力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保坂信之.奔跑吧,足球小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3.
[6]霍斯特·韦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训练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