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梅
【摘要】课前预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的知识进行了解、找疑点、提问题,然后帶着问题听课的过程,并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学习掌握新知.预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的预习效果直接影响师生课堂活动的效率.因此,课前一定要把预学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预学;点燃;智慧;探索;轻松;思维空间
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学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学.《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学:“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预学是学生主动的课前学习行为.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后,笔者发现学生数学课前预学效果很好,总结如下.
一、让预学走进课堂
举一教学实例: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时,笔者精心设计了课前预习任务:1.口算:35+27=□,63+65=□,124+361=□,186+14=□.2.预习教材第17页、第18的内容.3.观察:30+25和25+30,并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搜集成语故事《朝三暮四》.5.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家长签字并认真检查预习效果.正因为有了这个预习,学生们就可以有目的进行自学,自然而然地把预学成果带进了课堂,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让预学营造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重点则在于学生自己发现速算的算理,掌握速算的方法,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当笔者检查预习效果时,同学们热情高涨,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几个学生说:“老师,我来、我来…”此时,笔者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有利契机,顺水推舟,放手引导学生来讲解,结合教材中出现的例1:“(1)40+56与56+40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2)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生1说:“我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生2说:“我可以用符号来表示!”生3说:“我还可以用文字来表示!”“那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呢?”话音未落学生们又掀起第二次学习高潮.由此看来是预学促进了笔者这节课的成功,也是预学营造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三、让预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完“加法运算定律”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这节课上得如此成功!笔者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己发现加法速算的算理,掌握速算方法的同时在练习设计中不断进行题目变换,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凑整”重要性,再根据具体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计算.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培养.可见预学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力量,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预学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更轻松
课前把预学工作做到位,课堂教学就会轻松自如.预习时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家长给孩子课前讲解、讨论,为孩子树立学好新知的信心.同时,笔者为学生营造了愉快学习的乐学氛围,正是因为有了课前的预学任务这一环节,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促进了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由此可见,只有把培养学生的预学能力摆在首位,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自然学得轻松,教师教的更轻松.学生也就通过课前预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的预学过渡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异同,既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也是预学这一环节的最好的体现.
五、预学为家长的参与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前笔者精心设计了“习题式预学”方式,把教材第48页的新知通过口算题卡表现出来,让家长帮助孩子带着“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去预习新课.弄清楚计算160×30时疑点:① 3为什么和6对齐?② 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③ 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这样有针对性地预习新课,让孩子把家长带到预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实现了家长与孩子的合作、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以及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之,只有课前把预学放在首位,扎扎实实做好预学工作,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通过预学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不断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己不仅发现了规律,而且数学思维得到较好的拓展,同时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由此可见,课前以预学为主的教学,不但贴近学生的思维空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学生学得轻松、学的主动、学有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庆华.浅谈小学数学“预学热身”之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5(9):69.
[2]张瑛.例谈预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