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集伟
[来,我送你一个珍贵的礼物]语出作者龅牙赵专栏。朋友圈“流传着一张很好玩儿的图片,据说是现阶段一位非常知名的教授,在九年前给人赠书的时候写的赠言,原文是‘惠赠某某先生,署名有点潦草,看不清,依稀能认出是‘胡什么铜(疑似)”。“‘惠赠是一个很书面、很礼貌的词,是一个敬语。它的使用场景应该是这样的:接受礼物的人,对赠送者说,‘谢谢您的惠赠,意思是,感谢您送我这么一个珍贵的礼物。假如这个词被赠送者先使用了,那就不是敬语,甚至疑似羞辱对方了。翻译过来就是这样:来,我送你一个珍贵的礼物”……“惠存”“惠赠”的混用其实在所难免,可这一回,大伙儿万众一心哂笑不止、揶揄无度,其实另有因由。
[我更想去描述英雄没来拯救的那部分世界]来自作者章程周影评,语出导演是枝裕和。谈到“日常美学”,作者认为,《小偷家族》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导演对日常的谢意与原宥。在是枝裕和的镜头里,“一场台风,一顿早餐,一只螃蟹”都是温煦,“隐而不发、比海更深的情嗉”饱满悬浮,也瞬间消散,在“父母望着子女背影渐行渐远”的凝视里,怅惘挥之不去。“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英雄没来拯救的那部分世界,每个人都在为朴素的生存做着最大努力的坚持。”
[删除師]来自作者疯眼穆迪报道。讨论“数字遗产”的处置,作者介绍说,“最近,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的深夜剧《人生删除事务所》(dele.uFE)里,就虚构了这样一间事务所,委托人可以和两位‘删除师签订合同,如果他们自己的电子设备在约定时间内没有活动,就会发送信息到事务所,委托两人在其死后远程删除其指定的文件”……世风流变间,剧作家恒久稳定的状态不过“尾随”而已,可这个“删除师”的想象堪称奇异—此职业岗位想想都觉得特急需,特刚需。
[心理中暑]来自好友推荐,心理学熟词。本义指由夏季高温、湿热、劣质生存环境等导致的情绪波动状况,在医学诊断里,“心理中暑”也叫“夏季情感障碍”,及至社交媒体高歌猛进,“心理中暑”外添社会学含义,信息环境的海量传输、高频复制、臃塞拥堵,也可导致部分人群的情绪失控、心境烦躁,在此语境中,生理状况与心理状况合二为一,起伏剧烈,濒临失控。
[天生只能保持笑脸没法做别的表情]来自作者巫冬有关新综艺《幻乐之城》的报道。在该秀第2期,大张伟出演作品题为“世上最幸福的病”,“他在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得了怪病的男孩,天生只能保持笑脸没法做别的表情。但在剧情中他面对了无情的否定和嘲笑”……此小品题目意外呛到现实语境中比比皆是的各种“婊”(岁静婊之类),原来,这种除了微笑啥也不会,是一种病——种幸福病。
[你当去掉些颓唐再老呀]语出作者南桥文章,上为文题。比较东西老年人退休状况。作者笔带伤感——老不可逆,人老心不老之类其实几近昏话,反是“去掉些颓唐再老”一句,既非鸡汤,亦不狗血……那颓唐或也羁留经年,那寂寥怕已迁延半生,慢慢擦掉些、清清爽爽,再说。
[云满足]来自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调查概述中,“云养猫”“云旅游”“云零食”之类被归结为“云满足”……这归纳好赞,原本也就意淫乃至精神胜利法之类的不堪,却被说得这般诗意澎湃,仿其造词格式,归纳者堪称“语词云玩家”?
[沉默就是让他们赢了]来自作者张晨曦报道。西班牙政府新近宣布即将出台一项法案,旨在消除在强奸案件中遇到的模糊性……协助起草该法案的学者Patricia Faraldo Cabana说:“关于‘同意的规定不仅仅包括口头确认,还包括肢体语言。”“某受害者(在一封信中)写道:‘不要对此保持沉默,因为沉默就是让他们赢了”……前面这个“沉默=认输”句的语义溢出部分令人警醒,但更需追问的是,究竟是什么让受害者缄默、沉默、一言不发?
[电子证据]来自作者张丹文章。据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新近出台的《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举证、认证规程》,讨论正在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电子证据”——其“内容范围包括:短信、电子邮件、QQ、微信、支付宝或其他具备通讯、支付功能的互联网软件所产生的,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信息。其中,微信红包、朋友圈发布的文字、图片、评论点赞等也包括在内”……“点赞”也是电子证据?有点吓人吧。
[搞不懂为啥总有人喜欢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语出作家押沙龙微博。针对网红胡锡进一句讥讽(老胡最受不了一部电影张牙舞爪,但就是基本故事情节不过关了),押沙龙说:“搞不懂为啥总有人喜欢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有人说这跟表演型人格有关,不知真假”……想了想,“第三人称自称”跟“老娘我”之类还不一样,“老娘我”(+姑奶奶我)讲的还是“我”(主语同位复指),可胡先生顺手写出的“老胡”,在潜意识里,已在旁观自己——它跟心理学家所谓“心理距离法”抑或有关?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Ethan Kross就曾分析说,这种用于主语自称的第三人称本身,已将主观叙事一变为客观叙事,其作用在于“让自己能从强烈的愤怒、悲伤和痛苦情绪中抽离出来”……胡先生的这种“抽离”需求一直很强烈?
[集体强迫症]语出饭友瓶装贼菇饭文中的一句:“中国教育就是集体强迫症”。这归纳集成虽抽象了点,可但凡爹妈自会脑补无数:作文班、编程班、钢琴班、外语班、奥数班、书法班、舞蹈班、主持人班、跆拳道班……到底上哪个班,爸妈真心听过孩子的意见?如是,家长的强迫症在孩子们看来,就是被迫——种中国学童的集体被迫。
[你是那个“代价”啊!]来自饭友非处方药cc本周转发推荐:“有的人跟着嚷嚷‘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赢贸易战!也不照照镜子,你是那个‘我们吗?你是那个‘代价啊!”……这句吐槽巧用“句主”代入式剖析法,俭省迷你,特别提神醒脑。
[世界先宣布有雪,然后下雪]来自《南方周末》所刊学者毛尖的“2018暑假阅读书单”。推荐阅读作家帕慕克小说《雪》,毛老师说,“这部小说从第一节开始下雪,一直下到结尾第四十四节,一路读,一路冷”,“因为这部作品他遭到一些同胞的憎恨,到了‘几乎不能在自己国家安全散步的境地……土耳其各色主义在Ka这个人物身上碰撞,现实的荒诞最后都像Ka的诗Kar那样,在写出前就被预告,然后生活准确地搬演预告,类似世界先宣布有雪,然后下雪”……毛老师的推荐感性、性感,可收尾处的这句联想忽然哲学得神秘诡异,延宕出一番疑云重重的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