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宁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再加上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因此,大部分小学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当小学生用形象思维理解数学知识时,他们会觉得数学知识太难。为此,教师要参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创设情境,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得他们主动、快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时,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并将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知识建立起联系,保证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快速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小學数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兴趣性
情境创设的首要目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情境创设时,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小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人物等出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二)生活化
数学知识本身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数学知识的教授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同理,情境创设时,也要密切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该情境中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启发性
遇到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学生难以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知识,活跃小学生的思维。当小学生的思维日益活跃起来,那么学生能从多个立场看问题,他们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容易让学生出现思维定式。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现象,教师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出足够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间相互讨论,共同探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是情有独钟的。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子,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引入“厨师烙饼”的游戏,即:某店来了四位顾客,急于买饼赶火车,他们的时间只有17分钟,此时一个厨师说:“烙熟一个饼需要十分钟,一个锅也只能放两个饼,想烙熟4个饼,要20分钟。”这时,另一个厨师说:“我可以在17分钟内烙熟4个饼。”教师:这个厨师到底是怎么烙的呢?故事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此状态下,讲解“图形的运动(二)”这一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应适当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旨在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近几年来,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常情况下,情境创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情境创设中,既要考虑情境创设的原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以问题情境创设为例子,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到此情境的启发性、创造性,在该情境中,学生是否能从多个立场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确保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顺利、快速地解决了问题情境中的问题,那么他们的成就感自然就会油然而生,并且对数学学科的态度也会转变。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子,导入环节中,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教师: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与爸爸是什么关系?与妈妈是什么关系?与爷爷是什么关系?与奶奶是什么关系。
学生甲: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祖孙关系。
学生乙:父女关系、母女关系、祖孙关系。
教师:那你们与我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丙:师生关系。
教师:你们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教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如两个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间的关系。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自然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因数与倍数。当然,问题的提出,学生迫切想要探索因数与倍数间的关系,他们的思维不再受到束缚,而是发挥自身的思维,站在多个角度上探索因数与倍数间的关系。
(三)创设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知识,教师要抓住实际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应围绕着实际生活,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确保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不存在着位置、方向的知识,如:生活中的问路、询问他人位置的情境等。教学中,教师创设问路情境,即:让有的学生扮演小明,有的学生扮演路人甲,小明要从家独自去图书馆,但是在途中,小明不知道如何到达目的地,此时,小明向来来往往的路人询问。路人甲:图书馆在你的东面。通过让每位学生深入到问路情境中,引导他们温习了之前所学的位置知识,即辨别东西南北,并强化了学生对位置与方向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力。
三、总结
数学课创设教学情境,旨在更好地为教学活动而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生活问题。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此时,教师利用新旧类比分析法,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群文天地,2011(14).
[2]曹静.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