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宏伟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善于创新数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與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对所学数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与认知,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培养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方法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小学数学知识点较为抽象与复杂,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要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加强素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信息技术能够把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辅助的教学工具,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进度,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案与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1]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对数学概念、原理、公式产生混淆,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其次,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素养,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范围只能够局限在数学教材上,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工具来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表达方式更为直观化、具体化,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把传统静态的数学课堂转换为动态的数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充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原则
1.互补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遵循互补性原则,数学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辅助的教学工具,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传统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很多高中数学教师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所以盲目的应用信息技术,把它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工具,无法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信息技术仅仅是发挥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2.整体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教师要把教学目标、方式、内容、评价、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性、流畅性、连贯性,充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拥有清晰的数学学习思路与解题技巧。
3.创造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遵循创造性原则,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数学备案时间,直接从网上复制PPT课件,缺乏创新意识,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进度的情况下,再去制作数学课堂PPT课件,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点、难点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无法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只能够用口头描述的形式来开展数学课堂,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难点、重点数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培养其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通常会在黑板上利用描点法把图象画出来,学生根本无法直观的观察图象的变化过程,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把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更为直观的展现出来,培养学生优秀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抽象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作图y=3sinx,y=sin x等图象,通过图象来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优秀的数学教学情境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最终沦落为数学学困生,教师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优秀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三维技术、Flash动画技术来展示立体空间,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立体图形的概念与结构。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来展现双曲线、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数学课堂时间,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突破难点、重点数学问题。[2]
3.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局限在教材内容中,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素养。首先,教师要开展PPT数学备课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发展PPT方案。其次,还要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素材,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获取、查找数学知识,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解决数学能力,这样既能够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一切以学生的角度去设定多媒体课件、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优秀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抽象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加透彻的理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蓝善贵.浅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才智,2013(15):62-63.
[2]侯蚺.探讨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亚太教育,2016(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