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本科教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推进,各高等学校都十分关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解析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在分析交通工程專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标人才市场需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及深度参与科技活动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系统化措施。
关键词:交通工程 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现状 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c)-0153-03
2016年6月2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给我国本科教育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与传统的内容驱动、重视投入的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范式的革新将成为各大中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全面改造教学设计是落实与推进工程教育的重要措施。
1 工程实践能力解析
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实践,工程教育源于实践而最终又要归于实践。工科毕业生今后从事的工作,是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他们大部分会成为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或是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现代社会对这两类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而这两类人才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工程师。面对日益庞大而复杂的现代工程,如何提高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教育界和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纪颖对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分析,认为工程实践能力除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外,还包括构想、协作、交流等;而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知识、能力、素质基础上的更高境界的表征,要培养创新能力就要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根本[1]。田逸认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外显性和稳定性等基本特性,工程实践能力的构成包括了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实践能力五个组成部分[2]。韩如成认为开展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讨论工程实践能力的概念和范畴,并将工程实践能力概括为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实施方案的能力、试验调试能力、提交文档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协作能力六个方面[3]。根据不同学者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解读,不难看出,工程实践能力不单指动手能力,更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交通工程的专业特点
交通工程是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出行需求的提高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解决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以及由车辆增长而导致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其研究对象是人、车、路及其相联系的环境。目前,交通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包括交通流、交通规划、交通安全和交通管控等理论。在我国,交通工程专业方兴未艾,其特点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系统性
交通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目标、多约束、开放性等大系统特征。
2.2 综合性
交通工程专业又称为“6E”科学,涉及工程、执法、教育、能源、环境以及经济等诸多领域,是一个游走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专业。
2.3 交叉性
交通工程专业的构成体系复杂而广泛,涉及到道路工程学、物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如对交通流运行机制,交通工具与道路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要利用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手段;交通系统的组成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也需要借助心理学和经济学对人的行为及心理等研究手段。
总体上看来,交通工程专业既涉及大量深入的定量计算,也有许多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定性分析。在目标人才市场需求层面,既要求从业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离不开丰富的工程经验。因此,根据交通工程专业特点,在培养交通工程专业人才能力时应定位于培养高质量的交通工程复合型人才,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5]。
3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本科教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面积展开,国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关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各类专业中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交通工程专业也不例外。秦焕美等通过走访相关用人单位,对交通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进行了广泛调查[6];柳伍生结合目前中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7];梁化民在论证交通工程专业学科特点并分析其实践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管理和评价激励体系在内的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8];冯天军等提出了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三种提升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9];张兵等在分析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案例的交通工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实施方法[10];随着慕课系统的迅速发展,姚胜永等分析了慕课对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并进一步给出了交通工程教学体系面对慕课的应对措施[11];吴立烜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对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模式开展了研究[12];蔡铭等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教学管理保障制度四个方面给出了交通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具体措施[13];吴小丹针对新建院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案例式讨论分析、仿真式情景体验、操作式人机互动、研究式问题探索四种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14]。
从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不少高校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实训平台、教学管理等层面出发研究了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措施,但上述措施未很好整合,缺乏系统性,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4 交通工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措施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却正遭受着严峻的社会挑战。作为工科专业,增强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现代工程师的重要途径,也是持续推进“四个交通”建设以及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迫切需求。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师队伍、培养方案以及科技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相关策略。
4.1 加强工程化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并落实考核机制
归根结蒂,落实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合格的专任教师队伍。但目前由于各方面复杂原因的影响,很多本科院校工科专任青年教师虽有突出的学术研究表现,却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青年教师工程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可以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规划设计部门进行学习,通过实际项目的锻炼增强其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与参与横向科研项目,通过这些科研活动迅速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条件许可时,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引入校外导师承担专业部分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指导。在规范青年教师队伍工程化训练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好考核机制以及落实好保障措施。
4.2 完善并切实执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方案,要根据目标人才市场的需求制订科学、完善的培养方案,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规定内容的学习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方案制订时,应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各种组成要素,如交通分析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工程管理等能力分解并具体落实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专业提高课各教学环节中。在培养方案确定后,选择交通流理论、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有针对性地设计其理论及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利用慕课手段或CDIO培养模式精心组织教学方案与教学手段。与此同时,还应革新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在传统试卷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操作考核、小论文、文献阅读、专题讨论以及答辩等考核环节,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或综合素质的考核切实纳入到各核心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
4.3 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平台,更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科竞赛通常具有一定的应用或项目背景,参与学科竞赛,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锻炼他们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设计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创新思维,是实现“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可以组织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以及挑战杯、“小谷围”等各类科技活动,增强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同时,宜在工科本科生中进一步推广导师制,在他们对专业有一定认识后进行导师的选择,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培养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参与学科竞赛及教师科研活动,学生们既能享受能力提升带来的乐趣,又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 结语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缩小学生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务。工科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够急功近利,需要各相关高等学校在师资力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及科研促进教学等方面开展系统化的研究才可能持续有效地保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全面提升,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纪颖.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 田逸.美国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 韩如成.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6):77-79.
[4] 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5] 刘澜,罗霞,李宗平,等.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能力结构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66-70.
[6] 秦焕美,韩艳,曹静.交通工程本科生实践能力需求调查[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4):135-138.
[7] 柳伍生.通运输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289-290.
[8] 梁化民.交通工程专业学科特点分析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津城建大学学报,2016,22(4):307-311.
[9] 冯天军,梁春岩.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1):112-114.
[10] 張兵,秦鸣,艾瑶,等.基于工程案例的交通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128-132.
[11] 姚胜永,李韫慧,刘亚楠.慕课系统对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61-263.
[12] 吴立烜,况爱武.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模式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21):15,106.
[13] 蔡铭,黄敏,王栋宇.交通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7(3):36-38.
[14] 吴小丹.新建院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方法研究[J].高教学刊,2016(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