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龙
摘 要:本研究针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Android课程为有效载体,构建了“项目+创新模块”Android课程。课程根据工作情境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Android课程项目化。选择合适的创新方法,解析出创新流程,通过创新流程重构任务及项目,进行课程项目的创新再设计。文中以“通讯录项目+TRIZ创新方法”项目为例介绍课程模块重构过程,研究如何将创新方法的实践与项目化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体系的融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教育 Android课程 创新方法
课 题:本文研究成果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7年教改重点项目《“项目+创新模块”Android课程研究》资助 (课题编号:JG20170110)研究成果
一、 问题提出
1.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性格和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锻炼。教学模式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职业型、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各地职业院校正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成熟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必须和核心课程内容互为支撑,两者共同作用,互促发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要以项目、活动为引导,依托实践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指导。
(2)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结合度不高。高职学生的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易复制,竞争力弱,创业成功率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创新思维融入专业和课程体系中,才能形成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3)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不高。由于创新课程与创业教育体系不成熟、定位不明确等,学生参与热情低,缺乏创新的勇气和经验,创业计划无法启动或实施。
二、项目化Android课程
Android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的岗位能力课程,课程开设的依据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该课程培養学生编程能力、项目测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习嵌入式用户界面开发、嵌入式模块测试、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采取项目式教学方法,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Android课程项目根据Android应用开发相关岗位的要求,以实用的、典型的项目任务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项目的情境真实,数据具体,遵循职业性和实践性,按照认知规律进行改造,进行项目内容的选择与排序,课程选择10个典型的项目组织教学。
Android课程项目化流程为:经过调研,寻找相关的工作背景,理清与课程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岗位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总结出课程基本信息;进行项目的情境设计和考核方案设计;完成单元教学设计、课程总体教学设计,形成课程的项目任务。
三、创新方法模块
创新方法是创新主体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的系统性方法与策略。笔者在课程项目中融入的创新方法如下。
1.头脑风暴法
小组成员采用组会形式,畅所欲言、互相质疑启发、产生组合效应,形成新的想法。
2.形态分析法
把研究问题分为若干基本要素,对各要素单独处理,分别提供办法或方案,然后将技术方案进行组合,寻求创新性的设想。
3.综摄法
通过类比思考,通过对外部事物或发明成果的认识、熟悉、分析、讨论,综合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创新发明或解决问题。
4.5W2H 法
即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 much,进行创新时,提出:为什么、做什么、何人做、何时、何地、如何、多少。
5.TRIZ 理论
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解析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揭示创造发明的规律和原理,完整解决系统中的矛盾,获得理想解答。
6.中山正和法
把人的“点的记忆”通过联想、逆向思维、类比等方法重新组合,连成“线的记忆”,获取创新发明。
7.信息交合法
将总体信息按功能进行要素分解,分别投射到垂直相交的两坐标轴,两坐标轴上各点的信息交合构成信息反应场,产生创新性的设想。
8.六顶思考帽法
利用白、黄、黑、红、绿、蓝六种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变换角色思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四、“项目+创新模块”Android课程构建
在完成Android课程的项目化和创新方法探索的基础上,课题总体实施过程为:从工作岗位和岗位关系出发,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再把创新方法和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完成课程项目的综合设计,构建“项目+创新模块”Android课程。定期根据行业动态、用人单位和学生反馈的信息优化课程,形成从岗位到课程、从课程到岗位的循环优化过程。
1.Android项目与创新方法模块结合
Android相关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项目,创新模块与课程项目结合。课程中10个具体项目与具体创新方法相结合:
(1)Android 开发环境搭建及调试+5W2H法;
(2)Activity的启动和跳转+形态分析法;
(3)学校登录界面设计+头脑风暴法;
(4)MyMusic 播放界面+综摄法;
(5)系统通讯录的实现+TRIZ理论;
(6)媒体播放器的设计+中山正和法;
(7)手机传感器综合应用+信息交合法;
(8)旅游小助手+六顶思考帽法;
(9)智能农业系统+公理化设计法;
(10)理财助手+信息交合法。
2.“通讯录项目+TRIZ创新方法”
(1)一般产品设计过程模型可以按TRIZ理论进行构建。将设计命题转化为一个事件;运用系统裁剪法简化设计命题,解构成组件,寻求解决方案,找到设计接入点;理清组件间的依托关系及矛盾冲突,依据TRIZ创新原理解决问题。还可以对设计事件进行技术替换,运用物场模型分析新的技术。最后运用造型知识综合设计出新产品。
(2)对普通通讯录进行功能组件分解。通讯录的相关组件可以分解为名字(文本)、电话号码、微信、名字(呼叫)、通话等。根据它们之间的连接动作、快捷与否、话费、网络情况进行分析(见表1)。
(3)图解各组件之间的功能关系(见下图)。
(4)根据组件间的关系,建立名字(呼叫)→电话号码→微信→通话之间的联系,可以达到快捷、便宜的目的(见表2)。
(5)拟设计的新功能。直接呼叫名字(声音识别加密)接通电话,同时登录微信进行通话,从而完成Android课程项目任务的创新创造。
五、小结
本研究针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依托Android课程有效载体,调研与课程相关的工作背景,分析工作岗位及岗位能力,转化为教学项目任务,完成Android课程项目化。同时解构各种创新方法,解析出创新流程,利用创新流程对项目任务进行重构,产生新的创新性创造性任务或作品。本研究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体系的融合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旭.推進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35).
[2]刘启强.创新方法理论发展及特征综述[J].广东科技,2011(1).
[3]雷予斯,周珂珂,琚小明.Android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11).
[4]陈国强,王振,董超.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便携式耳机设计[J].包装工程,2013(12).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