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法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的效果观察

2018-10-26 00:47牛海涛张艳艳于金然李荣品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池硬膜扁桃体

牛海涛,杨 明,张艳艳,于金然,李荣品

Chiari畸形Ⅰ型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合并脊髓空洞症[1],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最有效的治疗还是手术,目的是扩大后颅窝容积,缓解神经组织压迫,改善脑脊液循环通路等[2]。但是,对于此类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尚存在争议,神经外科医师仅凭自己个人经验选择自认为好的手术方式,但是部分患者术后疗效并不理想,有的患者出现再次手术返修,增加手术风险和费用,甚至术后出现致死致残等恶性事件,并可能增加医疗纠纷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3]。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为确定最佳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患者80例,均经MRI确诊。①纳入标准: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全脊柱MRI平扫+增强扫描,诊断为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且无颅颈交界区畸形;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随访均>3个月;术前临床资料完整,术后资料及随访资料翔实。②排除标准:未于我院行手术者;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或继发性小脑扁桃体疝;妊娠期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者;合并其他颅颈畸形者;失访者。男28例,女52例,年龄18~61(41.2±8.9)岁。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42.2±8.4)岁,术前病程8个月~12年(6.1±1.4)年,行MRI检查显示枕大池消失,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以下(8.1±0.4)mm;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40.9±7.8)岁,术前病程7个月~13年(6.7±2.1)年,行MRI检查显示枕大池消失,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以下(8.0±0.7)mm。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改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电灼或切除、扩大硬膜修补术。具体操作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俯卧位,利用头架或头托固定患者头部,颈部稍向前屈,手术时沿患者枕颈部正中处皮肤画纵向切口线,起自枕外突隆,至点根据减压的水平制定(本研究为C2水平)。常规消毒、铺巾,沿切口线将皮肤逐层切开,分开肌层,暴露枕骨鳞部及C1~2后弓,切除部分枕骨(3.0 cm×3.0 cm),枕大孔边缘两侧至正中位置距离为1.5 cm,见患者枕大孔增厚或内陷,在下方切除枕大孔后部1.8~2.8 cm。切除枕大孔厚度增加的筋膜,此过程中要严格止血,冲洗创面。Y形剪开硬膜,要尽量保证蛛网膜的完整性,使患者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完全暴露,并在显微镜下对颈枕部交界处粘连的蛛网膜进行分离,切除或电灼小脑扁桃体至枕骨大孔水平上0.5~1.0 cm,若小脑扁桃体与颈髓粘连程度较紧密,则可在粘连处上方切断小脑扁桃体,仔细分离与脑干的粘连,探查第四脑室,如有粘连进行分离,同时使脑脊液流出。将患者脑膜置于骨窗周围,使用人工硬脑膜补片进行硬膜修补,要与硬膜下方的脑组织形成相应腔隙,紧密缝合,置入引流管,连接引流袋,分层缝合手术切口。

1.2.2对照组:采用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枕大池成形术。改良后颅窝减压手术操作与观察组相同。术中Y形剪开硬膜,尽量使蛛网膜保持完整,显露蛛网膜囊内下疝的小脑扁桃体下缘,并在其下缘处反V形剪开硬膜,增加硬膜敞开度,反复冲洗术野,用自体筋膜(阔筋膜或枕骨骨膜),修剪成略大于重建枕大池而造成的硬膜缺损大小,用5-0号无损伤缝线不透水减张缝合。于硬膜外置硅胶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袋,逐层缝合切口。手术完毕。

1.3术后处理 2组术后给予定期换药,保持切口及创面干燥、清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3 h定时轴位翻身,避免头颈部摆动幅度过大,如术后症状轻微,可指导早期下床活动,以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加强术后营养支持,以促进切口愈合;严密观察有无脑脊液漏;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头痛、发热等疑似颅内感染或脑脊液漏者,常规应用腰大池引流以防止进行性加重,并检测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等。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近期疗效、脊髓空洞的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等)、住院天数,术后随访复查MRI,检查相关指标恢复情况。

1.5近、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术后主观症状及体征判定:显效为术后症状或主要体征、消失;有效为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较术前缓解或改善;无效或恶化为术后主要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甚至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4]。

2 结果

2.1临床效果 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2组术后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1±1.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8.9±0.7)d,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远期疗效 所有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无一例失访及死亡。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观察组远期疗效为75.0%,对照组为72.5%,2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脊髓空洞变化情况 2组术后3~6个月门诊随访行MRI检查,大部分患者脊髓空洞均缩小,其中观察组缩小37例,增大1例,无效2例;对照组缩小35例,增大2例,无效3例。2组脊髓空洞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空洞增大者给予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后缩小。

2.4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7.5%),其中切口感染2例,皮下积液1例;对照组发生4例(10.0%),其中切口感染、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和颅内感染各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并发症者均给予抗感染及相应处理后好转。

3 典型病例

【例1】 女,以颈肩部不适伴双上肢麻木5年为主诉入院,查体:双侧上肢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感觉分离)。诊断为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术前MRI检查所示:后颅窝饱满,小脑扁桃体疝入椎管内>5 mm,C2~T1水平脊髓空洞形成(图1A)。入院后行改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电灼或切除+扩大硬膜修补术。术后3个月MRI复查可见后颅窝空间明显扩大,枕大池复现,骨髓空洞明显减小(图1B)。患者颈肩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双上肢浅感觉明显恢复,头痛及头晕症状减轻。

图1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行改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电灼或切除、扩大硬膜修补术前后MRI检查结果

A.术前;B.术后3个月

【例2】 男,以间断头痛及头晕15年,双下肢无力5年,加重1年为主诉入院。查体:双侧上肢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感觉分离),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双下肢肌力5-级。诊断为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术前MRI所示:后颅窝饱满,小脑扁桃体疝入椎管内>5 mm,C2~T2水平脊髓空洞形成(图2A)。入院后行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枕大池成形术。术后6个月MRI复查可见后颅窝空间明显扩大,骨髓空洞明显减小(图2B)。患者头痛及头晕症状减轻,双上肢麻木症状明显减轻,双下肢“踩棉花感”明显减轻。

图2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行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枕大池成形术前后MRI检查结果

A.术前;B术后6个月

4 讨论

Chiari畸形又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胚胎期异常发育引起的先天性疾病[5-7],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后颅凹中线结构的异常发育引起,小脑扁桃体疝为主要发病特征[8-9]。目前,临床对于Chiari畸形的发病机制较公认的观点为:中胚胎中轴叶轴旁的枕骨原节在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导致枕骨发育相对于后颅窝的后脑组织结构滞后,从而引起后颅窝的相对容量不足,从而致部分脑组织受压而疝入椎管内并引起一系列压迫及梗阻症状。有研究发现,Chiari畸形患者后颅窝较正常人狭窄,但后脑总体积与正常人无明显区别,认为后颅窝狭小是Chiari畸形的特征性表现[10]。

Chiari畸形中以Ⅰ型最多见,主要以中青年发病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恶心、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肌肉萎缩,步态不稳等症状,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1]。另外,临床可见多种枕颈交界区骨性病变导致后颅窝狭窄,致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内,疝出的扁桃体压迫延髓、上颈髓,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引起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12]。Chiari畸形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颅颈交界区,其病理特点主要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到颈段椎管内,延髓和部分第四脑室也可疝入椎管内。相关研究报道,Chiari畸形Ⅰ型脊髓空洞的发生率为30%~70%[13-14],部分伴脑积水等继发症状体征。既往由于患者对该病认识缺乏,直至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后方才就诊,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欠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医疗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MRI在临床广泛应用,使该病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如果采取合理手术方法能缓解神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主要是手术治疗,其目的是减缓疾病进展,解除脊髓压迫,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因此有症状的患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用的主要术式有:后颅窝单纯减压术、后颅窝减压联合硬膜扩大修补术、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枕大池重建术、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联合脊髓中央管口松解术。有研究报道,后颅窝减压联合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可使脑组织压力和颅神经症状得到缓解,使枕大池恢复并维持原有生理形态,可改善脑脊液循环,控制或缩小脊髓空洞,支撑小脑[15]。另有研究显示,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目的是缓解对颈髓的压迫,切除后探查第四脑室,打通正中孔,可疏通蛛网膜下腔,恢复脑脊液循环,但是在电灼小脑扁桃体时要注意其内侧小脑后下动脉及分支,避免灼伤。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术后近远期疗效、脊髓空洞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改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电灼或切除、扩大硬膜修补术和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疗效相当。

脊髓空洞分流术是早期治疗脊髓空洞症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有学者指出采用脊髓空洞分流术可能增加脊髓损伤,且术后胶质增生可导致分流管阻塞,增加感染风险,有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只有当病情进展时才应用脊髓空洞分流术[16]。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大部分患者术后脊髓空洞均得到缓解,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脊髓空洞增大,给予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后缩小。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两种术式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疗效均较好,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术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大池硬膜扁桃体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神经外科腰大池引流患者症状发生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