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标准发展探究

2018-10-26 08:19:22孙建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智能网车载车辆

孙建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标准发展探究

孙建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智能化发展的进程,现阶段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新的汽车发展趋势。在车联网逐步向智能网技术发展进程中,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根据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概况,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发展体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际应用效益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发展

前言

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是在车载传输感应装置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控制器、执行器及现代传输信道,实现运行环境感知、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决策等多种功能。智能网联汽车体系在车辆与外部节点间搭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通信渠道,可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车辆拥堵及车辆事故的发生。针对信息时代对智能网联企业提出的新挑战,对其应用技术的标准发展体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

1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述

1.1 车辆整体感知技术

车辆整体感知技术主要包括道路环境感知、车辆间感知、车辆位置感知、驾驶辅助模块感知等几个方面。其中车辆间感知主要采用红外、电磁波、激光、视频等信息交互设备,实现无人自动驾驶及防碰撞运行;而道路环境感知则是采用互感设备,对交通信号、交通状况、路面状况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实现智能交通状况分析;车辆位置感知主要利用GPS技术,达到在线调速、辅助驾驶、行车监控的目的;智能驾驶辅助模块感知主要综合采用以上技术,实现智能无人车辆驾驶。

1.2 全辅助驾驶技术及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

全辅助驾驶技术主要包括周边测量探测、测量偏离预警、测量安全车距维持等几个方面。现阶段主要应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结合相应雷达传感器或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合理应用,有效测量相邻车辆间距离,便于整体车辆驾驶安全的有效控制。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主要利用短距离车辆间信息交互,通过对车载传感器信息的分析,构建一个高效、完整的移动信息网络。

1.3 无线通信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长距离、短距离两个方面。其中长距离无线通信主要通过实时互联网接入,在相应准则的约束下,实现多源信息分析融合,便于不同数据源在智能网联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而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利用短程通讯技术,实现特定区域的信息交互及移动目标识别。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大数据储存技术、多源数据预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现阶段云计算交通数据处理模式运行中,可实现大规模数据储存及安全维护,从而保障整体智能网联车辆运行安全。

2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发展体系

2.1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为了保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应用效果,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智能化、可持续、兼容性、多样化的原则。首先智能化主要是在实际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网联化、智能化两个方面因素,依据汽车网联化效能,对道路交通设施、交通参与者、基础设施等外部节点实际应用价值进行适当分析。如在汽车车辆为核心的基础上,可对汽车外界通信协调因素进行适当分析,为汽车自身装置智能化应用提供依据。其次可持续主要是综合考虑现阶段我国汽车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协同整体行业发展主题,实现后续应用前景的统一认识。同时依据智能网联汽车多领域、多行业融合的特点,可在开放、融合发展原则的指导下,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再次兼容性主要是在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产业自动智能化遥控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完善的标准体现构建,便于多产业有效协同合作。最后多样化主要是根据不同层次定位、不同性质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模块,在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各行业标准文件的适当调控,并根据行业发展进行实时修订增补,从而保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与其发展需求相符。

图1

2.2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构建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主要是一种抽象化的服务功能,其主要依据车辆驾驶人员与外部节点通信这一本质需求,进行良好信息通信信道的构建,便于最大程度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运行效率。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将整体技术控制体系划分为信息、控制两个方面。其中信息主要依据信息与车辆驾驶行为影响及联系,包括驾驶信息、非驾驶信息两个方面因素。驾驶信息主要是传感探测、决策报警类信息,其主要依据信息获取形式,综合采用自身互感器探测、外部信息交互两个方式获取信息;而非驾驶信息主要为车载娱乐服务、车载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信息,其主要为汽车自带的休闲娱乐性质的信息。而车辆控制则在整体控制系统运行的基础上,结合车辆驾驶人员职责,从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方面,进行相应层次的自动控制或驾驶技术配置[1]。车辆辅助控制主要针对车辆基础控制模块,从方向、速度等方面实现辅助控制驾驶;而车辆自动驾驶可以完全代替驾驶人员,依据不同驾驶环节,实现高度、完全或局部自动驾驶。

图2 车辆智能交互界面图

2.3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框架主要是在统一的智能标准体系构建原则约束下,综合考虑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规划、基层、定义、模块构成、模块逻辑、模块联系等多种因素,进行层次化功能及产品技术服务的建设。在实际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环节,需要从基础标准、产品服务标准、模块间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首先基础标准主要为定义、分类、智能网联汽车术语、标识与符号、表码等基础信息。基础标准是智能网联汽车有效应用的前提,其需要从整体车辆运行控制方面,进行人机界面、网联分级、安全维护等多方面基础标准的设置。其次产品技术服务标准主要包括信息预警、信息交互、信息采集、信息遥控等几个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服务在产品形态层面,主要包括智能遥控与辅助、车辆间信息交互、车载信息服务、终端协调控制等几个方面。而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产品技术模块,可在相应车辆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行道路、交通设施的合理配置。而依据不同产品服务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可进行相应技术应用方案的适当调控,保证产品服务技术应用效果[2]。最后模块间标准主要通过模块间通信信道及通信协议的合理设置,实现不同物理层间良好的界面交互。现阶段已运行的智能网络汽车模块间标准主要包括车内局域通信、广域通信、车内总线通信、短程通信等几个方面。

2.4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发展要点

首先在智能网络汽车标准体系框架标准设施完毕后,为了进一步保证智能网络汽车标准体系顺利运行,需要对汽车相应模块间标准化体系应用效力进行深度探究,并进行车辆标准体系明细表格的制定。智能网联车辆标准体系明细表格可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模式的变化,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从而为相关领域标准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指导。其次在智能交通、车载信息产品一体化进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车辆、道路信息与车载性的交互效率,在实际信息通信信道设置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信息传输中间模块多次构建[3]。在这个基础上,就智能交通技术应用情况,全面开展前期跟踪、车载信息集成等产品规划,如客户数据、CRM数据、生产性服务数据、制造数据等,实现多层次信息传输共享。最后依据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组成形式,在标准体系设置过程中,应根据其信息感知、网络信息交互、模块应用等方面应用形式的变化,进行对应标准的构建。如依据现阶段智能网络汽车信息应用情况,汽车应用层进行运营标准、数据管理标准、信息支撑标准及上层接口标准的合理制定,保证智能网络模块间信息的有效交互。

3 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主要是以汽车为载体的远程信息网络,其全面感知的性能,为人们车辆驾驶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主要有信息交互、信息感知、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而为了保证相应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相关行业人员可根据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化发展体系的构建,从而保证整体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1] 谢志萍,雷莉萍.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 19(4):87-92.

[2] 殷媛媛.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研究[J].竞争情报,2017, 13(5):51-58.

[3] 金陵.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探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2):325-32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Network Unit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Sun Jian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Jiangsu Suzhou 215000)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 -ment of so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car has also become a new trend of automobil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vehicle networking to smart network technology, smart network car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 c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car technology standard development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benefits of smart network car technology.

intelligent network car technology; Standards; develop

U461.9

A

1671-7988(2018)20-46-03

孙建,(1984.2-),讲师,就职于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U461.9

A

1671-7988(2018)20-46-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8.20.016

猜你喜欢
智能网车载车辆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6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0
车辆
小太阳画报(2018年3期)2018-05-14 17:19:26
智能互联势不可挡 车载存储需求爆发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车辆出没,请注意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汽车文摘(2015年11期)2015-12-02 0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