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与对策

2018-10-25 10:33贾爱峰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农村地区

贾爱峰

摘 要: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当中,实现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要求全面实现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确定精准的扶贫导向并确保各项扶贫资源的精准利用,从而有效帮助农村地区摘掉“贫困帽”。为更好地落实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本文将通过着重围绕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与对策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农村地区 精准扶贫机制 现实困境 实现对策

引 言

虽然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农村地区在扶贫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脱贫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精准扶贫机制建设不健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中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制约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落实。为此,本文将尝试为解决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提出几点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目前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贫困数据真实性待提高

通过笔者近些年来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运行情况的长期观察,发现目前许多地区尚未针对精准扶贫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也直接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存在贫困数据不真实的情况,包括隐瞒本地区实际贫困人口数量、虚报当地收入水平等等,从而使得相关部门无法真实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贫困情况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扶贫识别机制精准性低

眼下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扶贫识别机制精准性不足的问题,缺乏精准的扶贫识别机制,势必会对后续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导致这一现实困境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刚刚起步,对于精准进行扶贫识别方面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及工作程序,各地区在扶贫识别机制方面的差异性较大[1]。如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习惯直接采用收入标准识别贫困人口,此举不仅影响了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扶贫政策程序有待公开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还面临着相关扶贫政策以及扶贫工作程序公开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建成完善的扶贫政策程序公开机制,使得许多扶贫工作未能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要求及时公开,从而大大影响了人们对于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信任度,不利于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有效提升。而扶贫政策程序公开不到位,也比较容易导致腐败因子的滋生,比如说部分农村地区的村委会、村干部私自克扣、挪用扶贫资金等等,其同样也对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精准落实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四)扶贫资源投入相对分散

最后,眼下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还存在扶贫资源投入较为分散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缺乏行之有效的扶贫资源整合机制。以扶贫资金的使用为例,根据笔者的观察,扶贫资金的市、县运作主要依托山个月银行代理发行,而扶贫部门则主要负责完成扶贫项目的立项与规划等相关工作,金融部门在此过程中负责发放扶贫资金以及在到期后负责及时回收[2]。此種管理机制将各部门相互分割,使得权责完全分离,阻碍了扶贫资源的统一集中,而虽然当前我国有部分农村地区正在尝试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但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创新效果并不理想。

二、农村地区有效实现精准扶贫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真实统计农村扶贫情况

在农村精准扶贫机制实现方面,首先还要实现农村扶贫情况的真实统计。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真实贫困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免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为此,还要由国家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团队的组建,负责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扶贫情况的统计工作。除了对真实贫困人口数、家庭状况等进行统计,还要加强对地区产业情况、经济情况等信息的统计,完成拥有详尽数据的统计报告的制定。而相关部门则要加强监督管理,以免出现地方政府进行贫困数据作假的情况。采取该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地方政府为获得贫困财政补贴故意虚减收入水平或虚增加贫困人口,继而有效实现对全国贫困数据的实时监控。

(二)健全精准扶贫识别机制

精准扶贫的实现,还要以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为基础。为此,还要对精准扶贫识别机制进行健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标准程序,从而实现对贫困人口准确甄别和贫困情况的科学区分。以县级为单位,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则能避免进行贫困人口的一刀式识别。在具体开展工作时,还应加强数据筛选、走访调查,并通过长期考察和做好信息登记公示加强扶贫识别。以走访调查工作为核心,加强对贫困人口真实情况的了解,获得村民的信息反馈,则能避免虚假贫困家庭的产生。因此通过健全精准扶贫识别机制,能够使扶贫工作准确性得到提高。

(三)主动建立阳光管理机制

想要获得更好的扶贫效果,还要使扶贫资金得到高效利用。针对农村地区,当地政府还应主动建立阳关管理机制,实现对扶贫资金的公开、公正和透明管理,以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腐败问题[3]。针对村级贫困资金发放工作,还要由资金拨付部门直接向贫困家庭账户进行资金投放,以免有资金克扣的情况产生。结合当地产业情况,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与优势产业合作,选定合作对象进行资金扶持,使贫困人口就业得到定向增加,以便使资金得到高效管理的同时,真正的解决农村脱困问题。

(四)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

针对扶贫资源,还应实现高效整合管理,完成资源整合机制的创新。具体来讲,就是围绕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为核心,使扶贫资源得以集中在贫困农村地区,实现资源的统筹整合管理。为使各行各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完成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对财政、金融、税收和产业投资等方面资源的整合,跨地区、跨部门的加快社会扶贫主体的培育,达到发挥合力的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则要促进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流动,直接针对贫困人口增加资金比重,采取“扶贫经济实体+贫困户”等资源分配方式,使资源得到有效的调配和管理,进而使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得到更多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面临的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与精准扶贫识别机制、扶贫资源相对分散等现实困境,还需要各地区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下,主动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监管机制和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配套政策与程序的全程公开,积极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从而使得精准扶贫工作得以在各农村地区深入落实,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问题。

参考文献:

[1]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51-156.

[2] 赵曦,赵朋飞.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研究[J].经济纵横,2016(07):58-63.

[3] 林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05):190-194.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农村地区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村地区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