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玲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不仅仅关注于小学生的智力教育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年龄尚幼,对外界环境缺乏判断能力,思想不成熟,极易受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威胁隐患。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实现家校合作,以形成合力,实现共育。本文主要阐述家校合作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几方面具体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1-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1.096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其教育教学方案制定、教学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家庭教育,后者作为前者的辅助和补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教师有必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实施。
一、家校合作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其思想、价值观念不够成熟,亟须得到正确引导。学校教育发展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对小学生加强正确的心理辅导,引导其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实现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是尤为重要的。首先,从时间层面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教学时间有限,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对该课程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这就难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然而,实现家校合作后,教师可以增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求家长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可发挥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势,增强教育效果。其次,从空间层面看,通过家校合作后,心理健康教育可打破空间条件的束缚,随时随地开展,而家庭教育过程中,可将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联系,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目的[1]。
二、家校合作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提供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就小学生而言,家长和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其有重要影响,所以,小学校要积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提供更多家校合作的途径,以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家校合力共育。首先,学校方面提供畅通的家校合作途径,有效沟通是关键。一方面,家长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告知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将学生的学校表现告知家长,使家校双方对学生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双方沟通的方式有许多,如家长会、家访,或者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创建家校沟通的网络平台,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其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并对其给予重视。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经验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于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不够了解。为此,学校方面可开展讲座活动,为家长普及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使之能够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等行为加以重视,并配合学校,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2]。
(二)创新家校合作形式
家校合作条件下,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必须重视创新家校合作形式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家长会是比较常见的家校合作形式之一,在家长会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能对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大多是学校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未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与此同时,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及家长,都对家长会的期望值较低。因此,在家校合作下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创新家长会的形式及内容。首先,组织家长会时,要求学生一起参加,而学生可事先用笔写出自己的心理需要及诉求问题,在家长会开展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将“致家长的一封信”交给自己的亲人。如此,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再与教师进行沟通,以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其次,家长会中,教师与家长或家长代表共同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相互学习,有助于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3]。
(三)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而提高家校合作效率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得到深入开展,需要双方借助互联网教学手段而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首先,校方制作校园宣传网页,将网页链接发送给家长,使其能够登录校园网页,了解小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时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目标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以促进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教师利用博客,将自己的教学日志公布在博客上面,既能与家长共同分享教育经验,又可为家长提供阅读借鉴,还有助于引导家长树立与教师一致的教育目标,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最后,创建家校互动交流的平台。基于该平台,家长可以将自己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教师、其他家长分享,共同献计献策和分享有效的教育方法等,有助于家长调整自身的教育方案及排解教育疑惑问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总之,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可提高家校双方的沟通效率,还能提升家校合作默契,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
三、结语
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其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且两种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对小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促进双方合作,才能创造更为有利的教育环境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教育成效。结合教育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实现家校合作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采取如下几方面的策略:一是提供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二是创新家校合作形式;三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而提高家校合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仲妍.家校合作环境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204.
[2] 李在艷.浅谈怎样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6(48):171.
[3] 钟冬林.“三心”美德教育之活动性——小学关于“三心”美德教育活动性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5(4):26.
[4] 许吉春.关于家校协同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