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南
【摘 要】 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掘出来,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指导者。笔者从自主学习的内涵出发,从四个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必需、稳定的心理特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以生为本,细心引导。
(一)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其自学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習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
(三)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其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四)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继霞.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J]. 新一代,2018(6).
[2] 钟彦琼.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J]. 数学大世界,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