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刘家庄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223
作为临床常见血脑疾病之一,脑卒中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好发于5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1]。由于脑卒中是由脑梗死或者脑部出血造成的中枢神经损坏,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感知障碍等,严重削弱患者日产生生活质量,据有关研究报道,当前我国已有500万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并且呈现每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3]。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仍旧无法降低,可见给予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该文以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纳入标准:均被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偏瘫,均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严重性心肺肾合并疾病、智力障碍、糖尿等。排除标准拒绝参加实验者、中途申请退出实验者、患有痴呆、感染性疾病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观察组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 13 例;年龄为 42~72 岁,平均年龄为(58.75±1.36)岁;其中左侧肢瘫痪为9例,右侧肢瘫痪为16例。对照组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为43~73岁,平均年龄为(58.795±1.17)岁;其中左侧肢瘫痪为 12例,右侧肢瘫痪为13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探究经该院伦理委员组织审核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为:定时为患者进行良肢为摆放,保护其肩关节,以上肢肾伸展下肢屈曲的姿势进行锻炼,预防足下垂、髋关节外旋或内旋等。
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内如为:(1)早期被动运动:对于无意识或意识不清楚的患者应帮助其进行被动运动,包含膝关节、脚踝、手指、肩膀等的肾伸展、屈曲、内翻、外旋等活动。(2)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偏瘫患者无法正常进行运动,极易产生不安、急躁、厌世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情绪,可采用听音乐、交谈、转移等方法引导患者自主释放负性情绪。(3)病情稳定期护理干预:对于意清醒的患者应根于其病情协助其在床上坐起运动、翻身运动、坐立运动等,另外,借助沙磨板、滚筒等器具为患者进行上肢分离运动和控制能训练。(4)日常护理干预:每天为患者清洗身体、翻身、按摩患肢等,防止压疮、血栓出现,保持室内温度相对恒定,避免其患肢受凉。同时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姿势练习握笔、穿衣服、洗脸、刷牙等。(5)中医穴位按摩:取患者合谷穴、血海穴、足三里、肩前学、太冲学等穴位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按揉2 min后在以平泻平补法进行经络疏通。(6)日常饮食干预:患者住院期间为其调节饮食结构,建议其多食用富含高蛋白类、纤维类、豆类、新鲜瓜果类、富含维生素C类等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豆芽、豆腐、芹菜等,同时保证其有足够的水量。(7)健康知识宣讲: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讲疾病知识、诊断标准、康复锻炼内容、发病机制、自我保养方法等内容,纠正其对自身疾病错误的认知。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上下肢力评分。上下肢力评分使用Lovett5级分级法。Fugl-Meyer评分量表:上肢、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手指、伴协同运动、脱落协同运动等条目,总分为100分;Barthel评分量表:行走、洗澡、上下楼梯、转移、穿脱衣服等条目,总分为100分[4]。上下肢力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由该院专业人员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这表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探究中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观察组上下肢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上下肢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上下肢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护理前上肢肌力 下肢肌力护理后上肢肌力 下肢肌力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1.25±0.22 1.23±0.17 0.35>0.05 1.97±0.64 1.88±0.25 0.65>0.05 3.57±1.21 2.01±0.57 5.83<0.05 4.57±0.11 2.67±0.64 14.62<0.05
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2 两组患者 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s),分]
表 2 两组患者 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s),分]
?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均存在异常,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可有效增强其功能在塑造力,采用合适的康复锻炼方法可使其一部分神经元再生[5]。一般情况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伴有左侧肢体偏瘫或者右侧肢体偏瘫、全偏瘫,无法自主进行正常运动和活动,需要他人协助才可完成日常基本活动,而脑卒中偏瘫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最大限度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但在长期的康复治疗中患者以及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削弱治疗效果,不利于加快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而早期康复护理则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元的重组和代偿,帮助其恢复肢体运动功能[6]。早期康复护理指的是通过给予患者被动、静态、主动等肢体锻炼方式,刺激患者患侧肢体,降低患者对患侧的忽略,此外对话只能和患肢进行关节活动,利于防止其关节功能退化,同时还可以改善血运[7]。
该探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穴位按摩,翻身、坐立、行走等锻炼,可对其患肢的经络产生刺进,进而建立起中枢控制模式。加之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刷牙、握笔等基础锻炼,利于从整体上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使其肢体建立其协调、分离、随意的运动模式,促进缺血性脑损伤的康复。值得注意的是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展开的姿势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患者患肢恢复情况制订可行性的锻炼计划,逐渐增强其运动时间和强度,并且在患肢功能得到恢复后,仍旧需要进行锻炼[8]。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上肢力评分、下肢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行为、认知、心理等进行改善,使患者主动接受康复锻炼,促使其在锻炼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认知,严格按照护理人员的要求进行锻炼,为其上下肢功能、基本运动功能等的恢复天提供强有力保障,利于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增强自信心,尽早进行社会活动。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今后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