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经扬
【摘要】 生物是理科里的文科,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而且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很紧密,如果不进行及时地记忆,会跟不上后续老师的教学节奏,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笔者在学习时发现,学习生物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使用循环记忆法,可以把生物知识很扎实且清晰地记忆。
【关键词】 生物 循环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56-01
0
一般老师上完一小节课的当天,我就会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复习,先是在晚自习的时间回顾一遍,慢慢默读并且在脑海里进行理解与想象,不漏一个词地理解,这是第一遍记忆。然后,在睡觉的时候,通常我在大脑还是清醒的时候,在脑海“放电影”,慢慢略过今天学的内容,如果遇到实在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即刻意提点,第二天早读课翻书看,这样就把第二次记忆内容攻克下来了,且印象很深刻。通常情况下不是每天都有生物课,所以在上新的一节生物课前,我就会着重记忆之前记不太牢固的内容,并且在自己睡前的几分钟里回忆一下当天做的习题错了哪些,对对应不熟悉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这样加深自己的记忆。如果上了新课,我就会在大概略过上一节课的内容后,我再重复这样的知识记忆方法,将生物知识积累起来。再上一节新课,也是这样的记忆方式,这样,我就是不断在记忆旧的知识,也在记忆新的知识。
比如学习《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这节课的内容,记忆时,我就会先记忆上一节课《细胞的类型》的内容:细胞的类型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接着回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本质上区分是依据有无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再下来就是对应的例子。原核细胞包括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而真核细胞则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接着就是《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记忆,要记忆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即分别是C、H、O、N、P、Ca(98%),如Fe、Mn、Zn、Cu、B、Mo等。還有缺乏某些元素会导致的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大脖子病等。加上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内容。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内容印象不够深刻,我就会着重记忆,并且多做练习。再记忆下一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的内容就先记忆《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内容,这样循环积累记忆。
考试之前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必须把全部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放到一起复习。我在平常的时间里都在复习记忆,所以在大复习时没有感觉到很困难。大复习的时候,资料上都有知识框架,老师会带着我们过一遍,我在自己复习的时间里,就依据这些知识框架回忆详细的内容,如果有容易混淆或者陌生的地方,我就翻书看,再看练习,再盖上书本,理解并回忆这些内容。通常我会将要复习的内容分块,做好计划在几天之内复习完,所以每天我会花一定时间脱离课本在脑海形成知识框架,再在知识框架分支下,慢慢细分回忆。通常我都是躺在床上回忆,在脑海里“放电影”,这些时间里,我可以不受任何打扰,思维是很集中的。第二天翻书看不够扎实的内容。这样,在下一块内容复习时,先大概回忆一遍上一块的内容,直到所有的内容都复习完,我就整体上复习了所有的知识。这样循环并且理解记忆,我就把生物学知识记忆下来了。
比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其三大块内容:细胞膜(细胞膜的成分和细胞膜的特点),细胞器和细胞核。在由这三部分往下细分,资料上有很清楚的知识结构,由这些关键知识点往细分,在脑海中回忆,形成网络知识结构。在记忆时,不太熟悉的地方就做好标记,在集中看一遍。在记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内容时,就先把《细胞的基本结构》回顾一遍,再依据一样的记忆方法复习记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其他实例等内容,这样循环持续不断记忆,在把整册的内容记忆之后,又开始从头理解记忆之前标记的要多次理解记忆的内容,慢慢攻克生物中的难点,逐渐就把知识完整记忆。
这样的记忆方法成功帮助我把繁杂的生物知识有条理地进行记忆。我觉得这样的记忆方法有几个关键点或者优点:第一,记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第二,记忆是在脱离课本的记忆,思考和记忆是同步的;第三,还有关于不熟悉,不扎实的知识的记忆,这样学习效率就高了;第四,而且每一次循环记忆,我都能产生新的学习体会,体会到古人说的“温顾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