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要】 叙事教学法以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故事中感悟真理。以人教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堂教学为例,学生通过体会、思辨系列故事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课后反思:叙事教学应该教学内容故事化,教学故事个性化、亲民化,教学过程具反思性、开放性。
【关键词】 叙事教学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053-01
0
敘事教学把理论观点寓于社会生活故事中,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对生活的关切和体验的有机结合,让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有温度、有情怀,促进学生在探究、思辨故事中感悟真理。据此,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笔者开展叙事教学,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学在师生的互动和合作探究中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叙事教学的内涵
“叙事”是指叙述故事。那么,何谓叙事教学?在此,借鉴学者曾肇文先生的理解,“叙事教学是指讲故事当作课堂叙事内容的起点、教学探索的主要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不只局限于某个故事内容,而是由故事向外放射而扩大延伸,最终还要回归到故事的中心主旨。”“我们还可以把叙事教学理解为将课程内容编成一个故事,使学生在经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课程的学习。”换言之,叙事教学是指以一个故事(真实或虚构)或故事系列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故事中蕴含着教学的内容和理论知识,师生在经历、参与、体会故事中,探索知识,思考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形成智慧。
二、叙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思想政治课四本必修教材的教学中,叙事教学的应用可以各具特色。而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运用叙事教学,可以透过故事体味哲理,使抽象、思辨的哲学思想接着地气。在人教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课堂教学中,我以十九大的“新时代、新篇章、新征程”为依托,以过去——现在——未来为线索,让学生通过体会、思辨系列故事理解“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系列叙事一:忆苦思甜,理解发展及趋势,增强政治认同
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判断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八大、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结合投影旧照片,教师设问:“请同学们以‘中国生活记忆为主题,描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年轻时代的生活故事”。因为学生课前已经做好预备工作:访谈前辈,查阅资料等,所以发言很积极,故事的讲述真诚而触动人心……
(二)系列叙事二:足履实地,领悟发展状态,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学生是了解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设问:实现百年梦想,我们可以怎样做?(学习、生活……)请选择任一方面具体谈做法。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做法,如:具体学习计划、养成良好公德、环境保护、家乡建设等。在师生的共同讨论和探究后,教师借用习总书记话句寄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水到渠成,学生自行分析、理解和归纳了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探究的过程,学生体验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更加明确使命在肩,增强公共意识和参与能力。
(三)系列叙事三:梦想未来,内化知识,发展理性精神
在课堂的总结环节,教师再借用叙事教学以升华和凝练课堂,创设思考情境:个人梦和国家梦紧密相连,请同学们放飞梦想,结合“发展观”知识为自己的未来编写一段故事。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们陷入沉思,思考“我”与国家,思索未来与发展……
最后,教师的“故事性”寄语点燃了课堂:告别母校,怀揣着充满沉甸甸感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坐上通往北京的高铁,感悟到只有这种高质量的素材才能承载起这种高速度。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感悟社会变化,感怀国家新景象。心绪飞扬,憧憬入心,新的人生目标在沸腾。
就到站了,耳边响起临行前老师的嘱咐:孩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记住: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不忘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担当和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前行!
学生触动很大,深刻感悟“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领会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叙事教学的应用反思
(一)教学内容故事化
课堂以故事作为教学的主线,叙事与教学目标应浑然一体。教师在故事中启发、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体会生成学科的理论观点,通过对故事的探究、重构,有效提高分析、理解、认同正确价值观的能力,而在叙事循序渐进展开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又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教学方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脱离教材天马行空的叙事,即使故事情节再引人入胜,即便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不能以此为载体,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叙事教学中,故事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要有机结合。
(二)教学故事亲民化、个性化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兼容社会科学常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课程,除了要教授学生教材中的知识、基本原理,更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作为教学的内容。
所以,叙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应该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故事,或者对他人生命故事之自我感悟的个性化表达,将叙事焦点在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状态,将意识形态的教育融入学生的个性生活旅程和感悟,实现课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统一,彰显课堂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三)教学叙事过程开放性、反思性
叙事教学的起点是师生之间已有的不同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师生一方面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理解传示给他人,另一方面又接收到他人的经验与理解。这种双向互动促进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使课程多元和开放。
另一方面,围绕特定主题,师生分享相关生活故事,并从日常生活事中重新审视困惑,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推动学生反思、探究,最终生成个性化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