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梆……捏面人!”童年时,大街小巷总会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孩子们拉着大人涌出家门,兴高采烈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面塑,再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安静的街道因此变得热闹无比。
江苏常州的金坛面塑在清代就已开始流行。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制作工具,以捏、搓、揉、掀等手法塑型,以刀针切、刻、划、点等细工塑造成各种活灵活现的造型,是广受百姓欢迎的玩具和观赏物。
潘俊芳,作为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五叶村潘家面塑的第五代传人,自幼酷爱面塑艺术。在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神态迥异的八仙过海,情意缠绵的牛郎织女,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款款都让人望之心动。
面塑在金坛算不上高雅艺术,许多民间匠人都会做,大家把面塑叫作捏泥人、捏面人。一个小小的面塑,5分钟捏成,5元钱成交,广受小朋友欢迎。
潘俊芳的父亲是小学老师,业余时间给人家做堆花团子。堆花团子是最基础的面塑,当地人家造好房子后,在上梁、封顶的习俗中,少不了它的身影。潘俊芳从小就对堆花团子特别感兴趣,做起活儿来不觉得有多辛苦。“我记得,有时候在人家家里做到半夜。做完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一点都不害怕。”如今再来评价各自的手艺,她说:“父亲做得比较粗,而我比较细致,喜欢做得精致一点、雅一点……”
后来,潘俊芳的儿子出生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潘俊芳每天出门前,都要捏七八个不同样式的面塑留给小家伙玩。孩子也很配合,睡觉醒来不哭不闹,对着一堆面塑可以玩上大半天。潘俊芳做面塑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
几年前,潘俊芳在网上搜索一些面塑大师的作品,大连人刘吉成的《十二金钗》让她眼前一亮。温和细腻的色彩,流畅优雅的线条,丰满有致的造型……她看着那些照片呆住了!“原来面塑还可以这样玩!”她立马联系上刘吉成,从他那里买回来一些代表作品,自己细细琢磨起来。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潘俊芳逐渐掌握了点门道。“琢磨的工夫挺累人的,想想都要哭。”她说。最困难的就是面塑人物的颈部处理,作品完工后不出一个月,颈部就会突然断裂。捏一个如此,再捏一个还是如此,她苦恼、迷茫,手上却没有停止探索和尝试。这个问题,她反复试验了一年多,最终攻克了难关。
在海量互联网知识的滋养与大胆尝试、细心琢磨下,潘俊芳的面塑技艺飞速提升。她做一尊面塑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
祖传面塑技艺的工具只有一根长针,不宜刻画造型的细节。潘俊芳研制出了几件专用工具,满足了人物机体造型的需求,使人物更加传神和生动。
为减少面塑作品容易出现的霉变和干裂现象,潘俊芳对配料进行改进,发明了专用的玻璃罩密封,成为不少金坛人馈赠礼品时的首选。
在题材选择上,潘俊芳一方面广泛汲取传统素材,如《红楼梦》《天仙配》《白蛇传》等,作品生动演绎着民间故事,还原了浓郁的江南民间生活;另一方面,她大胆从生活中汲取最新鲜的素材,《福星高照》《踏雪寻梅》《十二生肖》《世博海宝》,她一直在尝试。
潘俊芳的作品古韵风情与现代潮流兼备,既有古典神话、传统戏剧人物,也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和卡通人物。相对于北方面塑的古朴、粗狂、豪放,潘俊芳的风格特点格外凸显——细致、精巧、丰富、千姿百态。
2010年6月,以潘俊芳为代表人物的金坛面塑被确定为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7月,潘俊芳参加第七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系列作品获得铜奖;第二年10月,潘俊芳的系列作品在常州运河5号对外展出,为中国大运河常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11月,潘俊芳参加第三届东方工艺美術之都民间艺术作品展,系列作品《金陵十二钗》获得银奖……随着越来越多的奖项收入囊中,全国各地的面塑爱好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她。如今,她仅微信、QQ群就有五六个,里面全是面塑粉丝。因为她对这项古老技艺的执著,常州金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如今,潘俊芳在金坛的水北中学、洮西中学各上了半学期的面塑课,还经常受邀到横林实验小学等学校上体验课,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色彩各异的面团在孩子们的手中捏、搓、揉、掀后,再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最后披上发饰和衣裳,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站在了眼前。这样的教学体验课一经宣传,便好评如潮。
日前,陆续有浙江、广东的中小学邀请潘俊芳去讲学、授艺,希望她能呆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有人邀请她去国外发展,她都一一婉拒了。因为她的技艺源于金坛,她的根就在金坛。
图片由常州市妇联提供 编辑 韩莉芸 3974346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