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军
[摘 要]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前概念,科学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讲求教学策略,理性开展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前概念;重视比较认知过程,改变模糊前概念;强化课堂认知冲突,修正错误前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认知体系,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科学教学;前概念;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82-01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经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观念和规则,这就是前概念。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前概念的存在,以及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知识与规律。
一、理性开展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前概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前概念,即使是错误的认知,也不可断然否定学生,而应学会倾听,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对于正确的前概念,教师应给予肯定;对于错误的前概念,教师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并尝试转换思维,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认识某些事物,探索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并从中发现亮点。
如在教学《植物的种子》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形特点,接着提问种子里面是什么,怎么做才能知道。有位学生剥开种子壳,发现了一只虫子,就大声说道:“种子里面有蛀虫!”其他学生听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对此种情况,教师如果一味地否定,必将使该生产生心理阴影,以后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担心自己会被嘲笑。种子内有虫子这一现象已经先入为主地进入这位学生的脑海,形成了前概念,尽管这是错误的,但教师应冷静分析,积极对待该生的发言。其实,该生的发言还是值得表扬的,因为他将自己的观察如实地表达出来,这是科学研究所倡导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应以此为课题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虫子是怎么钻进种子里的”“虫子为什么要钻进种子里去”“这会对种子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将课堂资源生成一个新的课题进行探索,加深学生对植物种子的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比较认知过程,改变模糊前概念
关于人体结构,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对人体的认知是片断式的、模糊的、不完整的,这是因为学生对人体结构缺少系统、全面的认知和学习。教师可借助学校提供的身体模型教具,在课堂上展示人体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前概念。
如在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时,教师先用身体模型教具向学生展示人体器官的分布与结构,让学生形成初步的人体认知概念。接着,教师设计几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1)人体消化器官有哪些?(2)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3)请给食物经过消化器官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学生的前概念提出的,学生结合自己日常吃东西时的感受,可以大致推测出来。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人体模型教具现场演示食物在体内器官的消化过程,再以视频呈现,将食物消化过程完整地、形象地展示出来。最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课前与课后对此知识的认知进行对比,自动纠正前概念的错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对前概念的检验过程,认识到前概念的错误,构建了清晰的、全面的科学认知体系。
三、强化课堂认知冲突,修正错误前概念
学生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概念的基础上,是学生对事物的初步感知与印象,但这些前概念与科学知识是不完全一致的,甚至是完全背离的。由于前概念具有顽固性,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策略与技巧。
如教学《磁铁的两极》时,教师提出问题:“将一枚小铁球置于两块条形磁铁中间,松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普遍认为铁球会在磁铁正中间停住。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教师现场演示实验,发现小铁球总是向磁铁两边滚去,这完全超出学生的预期,与其前概念产生认知冲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种情况?教师接着进行实验演示,结果发现这是由于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度不同造成的。于是,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同一块磁铁各部位的磁性强度不一样?”……通过不断产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继续深入探究,修正了错误的前概念。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要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正错误概念,建立科学认知体系。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前概念对学生认知的影响,尊重学生的前概念,讲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建立正确的新概念。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