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概述

2018-10-23 08:21张丽娟岑分欣
价值工程 2018年3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创新

张丽娟 岑分欣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国家综合实力关键因素。创新驱动创业,可以激活全社会每一个细胞,使整个经济机体充满生机和活力。文章阐述了新常态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Abstract: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core of a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can activate every cell in the whole society and make the whole economic body full of vitality and vitality.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exist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new normal.

關键词: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改革;创新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pplied talents;reform;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1-0217-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和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和失衡越来越突出,各种深层次矛盾日渐凸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遇到强大的阻力和挑战。大力提升我国的创新与创业的能力,深入的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已然成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的发展动力根源现今就是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是富民的道路,公平公正的计策,富民强国的策略。针对稳定的大幅提高,就业规模的扩大,有效激励出广大群众们的能量、智慧、兴趣以及创造力,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针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发展新引擎的打造,发展新动力的增强,让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全国各省、市政府出台实施方案,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12月31日发布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5〕134号)。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

社会经济的转型促进了创新和创业,受到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技术科学等学者的广泛关注。而目前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尚浅。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课程内容改革关系,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

1.2 现实意义

1.2.1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大规模创业与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是培育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方式的根本措施。它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1.2.2 大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创新和创业的教育本质是培养开拓型人才,注重教育对象的知识能力结构,概念意识和精神力量。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机制,是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中重要机制之一,对提高创业者自我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1.2.3 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在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氛围中,大学生最好的就业选择是创业。大学生必须成为就业的创造者,社会价值观的实现者,大学生毕业走创业道路也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结构性的失业问题。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现实问题

2.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高等院校处在创新创业的生态圈中肩负着输出人才与科技成果的重要作用,承担着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角色。因此,高等院校必须积极地开展创新的实践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理念。同时,我们将开展创业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技能。然而,中国的创新和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同时存在一些概念的不清晰、内涵的不明确、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与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等等大量问题,制约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贯彻落实。

2.2 广西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还不够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體系与配套服务。并为进一步的增强高等院校中创新创业的教育建设及推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中教育趋向于多元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广西区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初步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加大了创业实践的基地建设力度、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训练计划、加强了创业培训与实践等措施。而广西区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创业场地规模小,扶持资金有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少。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力度还需不断加大。

2.3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是699万,2014年为727万,2015年是749万,2016年达到765万人,再度创下历史的新高点,每年出国留学回来的大量海归人才加入在内,再加上之前毕业至今没找到工作的学生,我国大学生就业人数持续呈递增趋势上升。而我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总之,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复杂、异常严峻,又到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找工作成为很大大学生面临的难题。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具有创新和创业传统的国家,研究人员研究了从微观个人和组织到宏观网络和环境的固定理论模型的框架和概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滞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滞后,研究还未达到系统性和全面性。

①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看,国内外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模式、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法、路径、服务平台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相关研究具有明显的指导和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初步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优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②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也就是通过总结创新与创业的定义和内涵,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创新观念薄弱、实施不力、市场协调能力薄弱等问题。案例研究则侧重于特定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发展当地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例如,曹扬(2014)提出了整合和补充各种资源的途径,作为政府指导、学校改进和社会互动,以发展创新创业的教育。

③从研究角度来看,有许多的研究均是基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跨学科和多维的研究,不过虽然研究角度交叉不多但观点是前沿的。王年军(2012)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理论与实证研究”中优秀的一位代表,他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来讨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作用,这是开创性的。

总之,创新和创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如今,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重视的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积累已有的经验来正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建设工作,是新时代新时期各个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EB].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EB].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5〕134号)[EB].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徐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3.

[7]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5(10).

[8]李敏义.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发展与革新,2000(3).

[9]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152.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创新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