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庆轩
摘 要:推动学生主体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主体性包括主体自觉、自主性和参与性。以往高校教学管理普遍存在学生培养模式单一、高校服务机制欠缺、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应逐步丰富学生培养模式、完善高校服务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提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管理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176-02
当前,高校学生在教学管理中获取参与权、知情权、自主权的诉求愈发强烈,即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反观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现状:选课制度不完善、教学形式枯燥乏味、学生评价机制单一等。既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呈现出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让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获得学习的主动权,由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统一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这一现实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表现为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以及自觉的、自主的、能动的学习行为”[1]。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主体性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主体自觉。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学生既是教学管理的客体,需要教师在学习、生活中予以指导,帮助其健康成长,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有对自己身份的正确认知,而且能明确自己在学习中需达到的既定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这就决定了学生即使不在被限制、被约束的教学管理环境中,依然能够为自己的学业做出自觉规划。这一主体自觉的特性将自发地带动学生做好本职工作,而过多的束缚、干预将会折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主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人翁地位和主体意识,能为自己的学习自主做出决策并且负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规划主动订制自身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而且学生在学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学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决定自身学习的路径和选择。因此,自主性不仅是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判断价值、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还是学生能够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管理中,学生如果仅仅是处于听从于学校的各项安排,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或与管理者互动机会这一状态的话,那么学生自身便很难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塑造。学生作为学校这一社群的重要成员,有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事务中的诉求和动力,既需要了解学校管理工作的组织方式,又需要融入管理工作中来。学生拥有一定的参与权,将极大促进其积极性的发挥。
二、高校教学管理在发展学生主体性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培养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管理,修业年限普遍为四年,虽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采用弹性学制,如三至六年学制,但由于学分修读的课程供给不足,课程设置前后关系问题,或修业时间错位等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很难实现三年完成学业。在读期间,学生需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必修课、校级开设的公共通识选修课和院系一层级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选修课的空间。对于校级通识选修课,很多高校虽然试图将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拓宽,但是由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学生选不到很多优秀课程,同时学生又碍于毕业学分的限定要求,最终迫于无奈只能选择修读没有兴趣的课程,仅仅是为了凑足学分,这显然违背了通识选修课的初衷。另一方面,由于师资配置问题,很多院系难以开设出足够多的专业课程供学生进行自主选修,导致学生缺少挑选专业选修课的空间,甚至部分院系选修课都扮演了必修课的角色。
2.高校服务机制欠缺
以往在面向学生的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过多地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一味强调如何管住学生,而较少提及如何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似有将学生视为流水线上的“产品”之嫌。学生在修业过程中,由于对自己的学业规划或学习进程往往缺乏概念,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表现尤为突出,然而,教学管理部门未能担负起相应的职责,缺乏对学生提前定制合理的学业规划或相关专业指导的服务工作,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迷茫,甚至在修读了一至两年课程后,仍不知自己所学专业将来对接的就业岗位,这就更谈不上有的放矢地提前为今后职业发展做好前期准备。高校教师在具体的管理中,以往都是简单的“一刀切”,即采用统一的管理机制,缺乏个性化管理,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修业中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学生与管理者之间,沟通渠道闭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时,仍不知道自己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具体位置,甚至不知道哪位教师主管教学工作,就更无从谈起学生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3.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
根据笔者对所在高校及其他高校调研发现,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量化标准,评价指标较模糊,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工作后,却不知所教班级学生人数等情况,顯然,更不可能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评价。目前,高校教师对学生评价往往只将关注点投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即学生考试成绩高,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就高,成绩与评价成正相关,这种评价标准甚至与奖学金、助学金、入党推优、三好学生评定等一系列荣誉奖励直接相关。虽然不可否认这一指标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价依据,但这种过于单一的唯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显然会给学生一个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导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不难发现,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了解,正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以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对策
1.丰富学生培养模式
在构建学生新培养模式时,仍以学分制为基础,设定四年修业年限,并允许学生在弹性时间内(如三至六年)完成学业。在四年制修业中,学生需在前两年内根据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修读计划逐一完成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在前两年中,每名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相同的,这为学生日后深造本专业学習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两年学习后,每名学生对自己本专业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已初步具备认知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因而,可在后两年的修读模式中赋予多元化的管理方案,即学生可以从“国际化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模式”“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模式”“混合培养模式”五种模式中任选其一进行修读,每种模式只需修够特定学分即可达标。
国际化培养模式:主要面向有意向出国或有相关学习兴趣的学生,将课程的设计与国际接轨,教师采用中英双语或全英文授课,为学生营造国际化学习环境。通识教育模式:主要面向有涉猎不同学科领域诉求的学生,经过学科带头人科学规划,由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进行自主选择。专业培养模式:主要面向有意向提升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才能的学生,这一模式是对前两年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化,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模式:主要面向将来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学生。该模式着重提供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和模拟实战,学生经过学习,基本具备创业能力,特别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领域的专业。混合培养模式:允许有以上四种诉求的学生按照制定的选课比例进行自由搭配,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采用上述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有效解决因被动学习带来的学习意愿不强的问题。
2.完善高校服务机制
第一,彻底打通学生与管理者之间沟通的壁垒,打造扁平化的交流平台。以往师生之间的沟通主要局限在效率相对偏低的面对面沟通方式。现今网络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即可快速实现信息传递、交流。由于各高校都有独立的教务网络系统,每位教师均可登录,并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因此,我们可以将师生交流平台嵌入在教务系统中,即在系统中开发一个模块,可以实现师生之间信件传递和文字交流。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交流效率,同时也能规避只有获取教师的私人邮箱地址才能交流的困境。
第二,定制学业修读规划,优化修业流程。据笔者调研,很多高校已设有学业指导中心,但由于专职教师少、学生人数多的矛盾,导致该部门很多工作鞭长莫及。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为学生进行学业修读规划指导时,应变粗放式引导模式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指导模式,由各班班主任和专业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学生定制合理的学业修读规划。为此,相辅相成的工作是优化修业流程,即要求打破简单的一元修业模式,变学生被动地完成修业为主动地进行修业设计,由各系主任将所有课程科学地规划成多种模块,由学生结合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自主从不同修业模块中进行组合,并按选定的“学业套餐”组合完成修业。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修业选择。
第三,合理优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教学的参与情况、小组讨论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出勤、课下主动自学等情况均纳入课程的考核体系中,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科学、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3.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学生评价机制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全面成长,以及能否激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特别是涉及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评优,应从多种维度予以全面评价,兼有班主任、学生工作辅导员、任课教师的评价,在评价的具体层面中,应分别从德育、智育等方面全面考量,而不能唯学习成绩“论英雄”。此外,还可以增加“自我评价”,即由学生结合相应评价款项对自身实际情况完成自我认知,通过对照,既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完善自我。
四、结束语
教学管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高校教学管理的组织方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今后的管理中,应多从如下方面着力:丰富学生培养模式、完善高校服务机制、优化学生评价机制,切实使高校教学管理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关系[J].闽江学院学报,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