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机制初探

2018-10-23 08:21冯慧王亚灵张正圆
学理论·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监督

冯慧 王亚灵 张正圆

摘 要: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成型。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基层院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保证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缺位的原因,探讨了在参与式治理的视角下,通过制度化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高校院系党组织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参与式治理;院系党组织;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13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之后,积极推进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已经成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必要举措。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基层院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监督保证作用,在当前大学现代化治理的背景之下,如何完善并发挥基层院系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保障机制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院系参与式治理的内涵

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共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化、结构扁平化、方式多样化等特征。

(一)参与式治理

“现代治理理论认为,现代大学治理应实现共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多元主体共治,以法治为依托,以制度性建构为基础,建立适应学校内部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事务决策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即参与型的治理模式。”[2]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3]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高校治理中逐步推进,现在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参与式治理结构。

基层院系是高校的有效组成部分,在高校院系治理中,党政联席会是实现参与式治理的基础和关键。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从而对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权力、学院行政的行政权力、教授委员会的学术权利、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等群团组织的民主权利等进行科学的配置和有效的协调。参与式治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也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大学治理经验,既保证了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又遵循了大学作为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组织的特性,体现出了各方的价值和诉求。

(二)院系党组织在学院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院(系)党的领导,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院系党组织在学院治理中处于关键位置,并且发挥着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的作用。

1.有效的监督能够推进院系治理。院系党组织是基层制度顶层设计的主体,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的设定和把控,统筹协调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群团组织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促使院系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有效的监督能够遏制腐败滋生。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仅2016年就有27名高校领导干部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通报[4]。因此探索加强高校院系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课题和现实课题,同时也是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滋生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缺位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包含三个层面:一是高校院系党组织对所在高校的监督(包括对本院系行政、同级院系和高校);二是高校院系党组织作为监督客体和对象受到社会组织、民主党派和全校师生、上级主管部门等来自外部的监督;三是高校院系党组织对自身的监督。”[5]

(一)院系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弱化

当前,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监督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院系党组织松散。有些院系党组织长期疏于对直属党支部的管理,从而造成党支部的设置不合理,存在支部黨员人数多,支部书记少,无法有效开展组织生活会的现象,从而难以有效组织党员的学习和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第二,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淡化。院系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些院系党组织负责人认为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是可以量化的、有政绩的工作,而把党组织的本职工作党建工作和党内政治生活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院系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走过场,不注重学习,对党内政治生活缺乏研究,从而造成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逐渐淡化。第三,院系党政关系不和谐。高校基层院系有着深刻的学科背景和学术背景,院系行政领导一般是在本院系学术方面和业务方面颇有成绩的专家,在“强势”的行政领导面前,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院系中,院系基层党组织往往不能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二)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

2016年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内政治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还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对院系党组织的作用效能进行评价,也造成了部分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能有效落實。如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等。部分院系党组织对直属党支部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及时,监督不到位,造成党组织内部学习氛围淡薄,组织意识不强,党员管理涣散的现象;在民主评议党员中,做中规中矩的“老好人”形象,不愿意提出问题,也不敢发表意见,党性意识弱化。由于党内政治生活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从而使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规矩纪律意识淡薄,监督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院系党组织领导乏力

在现代大学治理模式之下,部分院系党组织负责人的观念和意识还处在“管理”层面,没有上升到“治理”的层面。某些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具有丰富的事务性工作经验,但专业理论知识素养和学术背景较弱,可能会影响其在院系科研、教学工作中的话语权。作为院系治理决策中的“关键少数”,缺乏政治领导力,从而不能有效组织、宣传、凝聚师生,会制约基层党组织在院系发展中的监督保证作用的发挥。

三、参与式治理视角下完善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机制探讨

(一)制度化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顺利开展的保证和基础,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对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基层党支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院系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监督保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首先,要制定党内各项组织生活的细化指标、要求和考核标准,让基层党支部在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其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制定党内生活积分管理办法,量化党内生活参与度,对于积分未达标的不合格党员设置预警线和整改时间,对于持续或故意不参加党内生活的党员,依据党章及时严肃处理”[6]。最后,执行严格的考核和追责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院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施追责,与干部的选拔任用、个人考核、评奖评优相结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活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管理和规范,提升院系党组织的活力和政治领导力,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而保障基层党组织在院系治理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

(二)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和考核

完善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机制,领导干部非常重要。首先,选聘院系党组织书记,应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性强。院系党组织在院系治理中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因此,必须选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能够以身作则,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的领导干部。其次,应当具有学术产出和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在长期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和业务实践能够将工作经验进行思考总结提升,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在院系治理中更加具有话语权,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具备管理能力。基层院系党组织书记必须具备管理学的知识和管理能力,处理好院系内部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推动院系教学科研不断发展。

(三)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内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上而下的监督。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基层院系党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各院系党组织要加强对直属党支部的监督和指导,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二是自下而上的监督。院系党组织要对高校党委进行民主监督。党外监督,主要是院系党组织要加强普通教师、学生等党外群众的监督,在院系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提高院系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

[2]胡伟.大力加强高校院(系)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4]高校腐败窝案串案多发[N].法制日报,2017-01-12.

[5]王国晖,等.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机制探究[J].新西部,2016(29).

[6]王亭.高校基层党组织严格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

猜你喜欢
监督
以监督之力全力守护人民健康
破解同级监督难题之我思
全面深入推进各项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带有监督技术的最优激励合约
预算监督新实践
人大如何用好“刚性监督”
青田:“精准热紧”求实效
评估制度提升监督精准度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