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爱”思想的伦理价值探析

2018-10-23 08:21杜艳艳
学理论·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仁爱孔子

杜艳艳

摘 要:孔子“仁学”的核心即“仁爱”思想是其伦理道德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最基本的是爱人、忠恕之道、克己复礼为仁,这些思想对于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068-02

孔子的“仁爱”思想既是对古代人性理论的独到见解,也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从古人角度还是现代社会的角度出发,都有一定的伦理价值,对人伦道德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因此,探索孔子“仁爱”思想的内容并和现实社会深度结合,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实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渊源

(一)对周朝思想的继承和革新

周朝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农耕为主,这也是形成周朝具有独特文化的一方面,因此在周朝有关血缘亲情以及尚德务实的观念深入人心。“亲而不尊”是周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因而自然的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成为构筑社会等级结构的依据之所在。“孝”是周朝文化在人与人之爱方面的突出点,“孝”字也就是讲人们之间的血缘和亲情关系,这和周朝的礼乐文化紧密相连。由此可见,孔子所形成的“仁爱”思想所具有的血缘亲情关系的来源主要是吸收了周朝的礼乐文化思想,因此在《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孔子崇尚周礼,对周朝的文化思想也有很高的评价,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可见,在孔子看来,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他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包括了“继承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这些系统规范的制度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天地君亲师的高低先后顺序。

(二)“仁爱”思想产生的人性基础

人性作为“仁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儒家文化思想给予了一定指导,并通过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根据当时的历史及现实所需产生了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独特的人性理论。在人性的研究方面,孔子并没有直接给出何为人善、何为人恶,直接来论述人性善恶的言论并不多,只在一处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也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孟子根据“性相近”的观点提出了“性善论”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生来其本质就是善良的,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而荀子作为儒家人性理论的集大成者,将人性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时期。“人性恶”是荀子的著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之所以后来为善,是受了后天的教化而成的。尽管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观点上有所不同,但这也正好说明两个不同的观点都说明了“仁爱”的形成基础。“性善论”和“人性恶”分别说明了“仁爱”思想的形成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

二、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

(一)爱人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仁爱”思想的提出与血缘关系本来就联系密切。“爱亲之谓仁”[3](《国语·晋语》),这也说明了“仁”的最初含义就是对具有血缘关系中亲子之爱的概括。“爱亲”是爱人的开始,是通过“孝”来实现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孝”的含义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孝养,还指对父母的孝敬、孝顺等多方面,这与现今我们所提倡的“孝”也不谋而合。孟子说过:“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不孝者五,而“不顾父母之养”的就占三条,由此可知,爱亲的基本就应当是赡养父母,保障父母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爱众是爱人的另一个方面。而孝悌作为家庭伦理的基础,也是爱人的根本。因此,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人们行使“仁爱”的开始,他将对父母的尊敬以及对兄长的手足之情加以扩展至朋友以及周围的人,从而达到“爱亲”到“泛爱众”的目的。爱众就是将爱亲的对象扩大化为普通成员,从而实现爱更多的人。《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从这一问中,可以看出爱人超过了那些身外之财,这就是爱众的表现。同时也可以看出,這种由“爱亲”至“爱人”的过程体现了孔子所讲的有差等的爱,即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变化。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4]。

(二)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实施仁爱思想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忠恕之道有积极和限制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是指“忠”,限制的方面是指“恕”。对于“忠、恕”,孔子并没有给出直接的解释,而现在比较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就是“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爱为依据,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人去做,自己想追求的事情也让别人去追求,如果人人都以己推人,人与人之间就会是一种互相宽容、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的和谐关系。“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中庸》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5]也就是说“恕”的基本精神就是应该做到时刻替他人着想,方法就是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情去不断理解体会他人的心情,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应该做到待人如己。

孔子的仁爱之心告诉人们应该做到爱他人、帮助他人;恻隐之心则告诉人们应该要有同情心,同情他人;而忠恕之道则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给人以一种明确的指令。

(三)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是实现仁爱的方法。“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具体的做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能否为仁而爱人,关键在于自己而非外在的原因,“克己”偏重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言行。“复礼”是从积极方面使自己言行符合社会的要求。

“仁”可以说是人们内在的心理基础,反过来就是说,只有先具备了内在的“仁爱”之心,才能够爱他人、爱社会,才能自觉遵守礼制;而“礼”则是用来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即“仁爱须节之以礼”。在孔子的观点中,也是将仁爱的实施与礼相结合,他认为无论是爱亲还是爱人,都应当按照礼的规定去实施,违背礼的爱亲和爱人都不能是真正的“仁爱”。而我们常说的“仁义礼为节度”说的就是爱人和爱亲要遵守宗法等级制度。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密切配合、融为一体。克己复礼包括了两个方面,克己是个人修养的功夫,复礼是这种修养的标准和要达到的目标,孔子希望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自觉遵守礼的规定[6]。

三、孔子“仁爱”思想的伦理价值

(一)“仁爱”思想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仁爱”思想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身其实就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展开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孝悌是仁爱思想的根本之所在。

对于今天而言,虽然已经属于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但仁爱思想仍然需要提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五种修养”即一是理论修养要“精”,二是政治修养要“强”,三是道德修养要“高”,四是纪律修养要“严”,五是作风修养要“实”。其中的第三点就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可见“仁爱”思想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孔子所讲的“仁爱”思想对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可能更多的是在于个人拥有爱亲、爱他人的思想,能多为他人考虑;正是由于吸取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精华,才将个人道德修养扩展至国家层面,较高的个人道德修养也就是爱岗敬业、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将个人道德修养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使得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和谐稳定。

(二)“仁爱”思想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也是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孔子从仁爱思想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行仁爱的根本途径和方法,那就是“忠恕之道”,“忠恕”也就是在为人处事中不斤斤计较,不损人利己,凡事都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他人看得与自己同等重要,自己想要达成一番成就,也想着帮助他人去实现伟大成就;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应该强加于他人头上,强迫他人去做,这些都是不符合礼法,也不符合所提到的“忠恕之道”。此外,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而现阶段中,我们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比如收入差距比较大、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住房和医疗以及就业等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要恰当地处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就应当具有仁爱思想,实行“忠恕之道”。

(三)“仁爱”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

孔子“仁爱”思想的伦理道德主要是以个人的自我完善为出发点,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尊崇礼仪德性、规章制度,从而创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民族和一个具有道德风尚的新型社会。通过促进社会公德的建设,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进行不断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强调了自律和克己的重要性,教育每个人在对待他人,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上都应该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在处理关系方面,既涉及人与人之间,又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样也需要这样的人际处理方式。荀子說过:“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枪。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枪,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荀子·非相》从而说明了要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就应该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待自己要以高标准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理解。

总之,孔子“仁爱”思想的发展既在历史中存在与表达着,又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创建新的意义和效果,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发展环境,孔子“仁爱”思想也对此做出了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的释义,不仅提升了个人的道德素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也提供了新的价值源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战国)左丘明,撰.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方向东,撰.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钱逊.《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猜你喜欢
仁爱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孔子在哪儿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