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企业家自组织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战工作要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指示的重要举措。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江苏省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在成立目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活动成效等方面特征显著。同时,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职能有限”“缺少资金”和“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发挥有效作用,政府部门应当明确自组织开展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加大监管力度,同时找准引导自组织健康发展的发力点。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8)02-00034-06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并要求“统战工作要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为全面了解新形势下江苏省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家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江苏省委统战部的领导下,课题组于2017年6月至8月在全省13个设区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抽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课题组在全省13个设区市,对民营企业家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确认有效问卷806份,占比89.56%。其中,有551份问卷填写者表示参加了自组织,并填写了所参加的1—3个自组织的名称,占比68.36%。另有255份问卷填写者表示未参加任何组织,占比31.64%。鉴于此次研究主题是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发展状况,未参加任何自组织的255份问卷资料将不纳入统计分析。课题组还采用目的抽样法对一些典型的民营企业家自组织进行了深入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数量较多,职责定位较为合理,活动成效显著,发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民营企业家自组织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现状,我们从年龄和性别构成、学历、政治面貌、行业分布和企业规模等几个指标来分析参加自组织的民营企业家的基本情况。
(一)年龄和性别构成
被调查对象中,年龄40—50岁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9.9%;其次为30—40岁的人,占27.1%;50—60岁的人占24.6%,居第三位,另外,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78.6%,女性占比21.4%。
(二)学历分布
被调查者中,本科学历人数相对较多,占44.3%;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2.8%;博士研究生学历8人,占1.5%。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创办企业对企业主个人的文化资本要求会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大众创业热潮的兴起,企业家队伍中的高学历者会越来越多。
被调查对象中,有出国工作考察经历的人数位列第一,占43.2%;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11.3%;没有出国经历的占23.9%。
(三)政治面貌
参加自组织的人中,中共党员占39.3%;民主党派成员占14.3%,无党派人士占比最高,为44.7%,民营企业家队伍政治面貌特征彰显了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四)行业分布和企业规模
抽样调查时,我们尽可能考虑到民营企业家所在区域和行业的分布,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调查显示,制造业占据首位,占比34.5%。位居第二位的是建筑和房地产业,占比15.1%。位居第三的是纺织、服装鞋帽生产加工业,占比10.5%。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0.1%,其它行业均低于10%。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仍有众多的企业在坚守。
以企业的年销售额为标准,被调查对象所在的企业规模分布如下:1000万—1亿的有215家,占39.2%;1000万以下的有178家,占32.5%;1—10亿的有113家,占20.6%。中国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这次被调查企业的规模分布符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结构分布。
二、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摸清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发展状况是统计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主要从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數量及特性、成立目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及活动情况、活动成效及社会作用、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数量及特性
经过对问卷资料的整理、审核和统计,梳理出企业家加入的自组织共有362个。经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反复查询论证,确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自组织有177个,占比48.90%;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但挂靠在某个主管部门或团体的自组织有35个,占比9.67%;既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也未挂靠某个主管部门或团体的自组织有150个,占比41.44%。可见,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法”组织数量较多。
此次调查涉及的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类型主要有联谊类协会、公益类协会和异地商会等。不同类型的自组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构成主体多样化。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成员能够覆盖不同行业和地域。二是组织结构松散。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多为自发形成,缺乏规范化的制度和管理。三是彼此独立又合作的互动模式。企业家个性极强又需要合作,形成了独特的互动模式和组织形态。四是各具特色的功能导向,主要包括提供服务、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协调利益等。
(二)民营企业家自组织成立的目的
统计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家成立自组织最主要目的是“整合资源”(60.4%)、“交流信息”(56.2%)、“便于与政府部门沟通”(52.6%)、“扩大人脉”(44.9%)等。这与我们访谈中得到的信息较为一致。而“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产生影响”仅占13.0%。可见,自组织成立的目的取向主要在于企业发展。访谈中发现,有一些自组织比较关注自身理想、社会发展等议题,也有一些组织试图“影响”政府决策。
民营企业家加入自组织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扩大人脉、联络感情”和“交流信息”(占比均为72.6%)。企业家个人加入自组织的目的与自组织成立的目的是有所区别的。作为组织,自组织成立的目的首先是“整合资源”,而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扩展人脉”更重要。正如访谈中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说:“只要是在中国创业和经营企业,想做大做强,人才固然重要,人脉更重要。必须通过各種渠道积累自己政商界的朋友资源。”
我们将不同企业年销售额与企业家加入自组织的目的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企业规模的企业家加入自组织的首选目的略有区分:企业年销售额越高的企业家加入自组织的目的越趋向于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获得社会认可。作为拥有较多经济资源而缺乏体制性政治资源的民营企业家自组织,为了争取企业发展的政策空间,比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更需要政治上、社会上的认可和支持。
(三)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职能定位
民营企业家自组织之所以具有积极作用,与其说是因为其组织形式,不如说是其显著的职能。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所在自组织的职能定位,主要是“提供服务”(53.3%)、“交流信息”(51.1%)、“协调关系”(40.4%)等。自组织成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需要,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和满足需要的载体。
访谈中发现,一些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自组织有着独具特色的功能定位。例如,正和岛定位是打造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长江商学院校友会定位是把校友会建设成一流的、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习型校友组织;阿拉善生态协会的宗旨是以阿拉善沙漠治理为起点,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家自组织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让企业家就共同感兴趣的事务进行联系、沟通和集体行动的社会空间。本质上,最终的功能定位是为了获取合法性,无论自组织的功能定位是私人俱乐部还是社会公器。
(四)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结构及活动情况
建立党组织是自组织保持与国家政策和目标相一致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自身政治的合法性。调查显示,只有35.7%的企业家所在的自组织建立了党支部。
关于企业家自组织负责人的性质及产生方式,调查显示,高达83.3%的企业家所在自组织的会长为兼职。企业家自组织领导人的产生方式主要是“会员大会或理事会差额选举产生”,占50.1%;有19.8%是“前任会长或理事会提名、等额选举产生”。自组织领导机构的产生方式体现了自组织一定程度的平等和治理理性。
在企业家自组织日常运作过程中,应有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以会长为代表的执行理事会,还有一个以监事长为代表的监事会,它们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在我们调查的自组织中,设立监事会的有40.7%,未设立的有36.8%,没有监事会但有理事的占22.6%。
调查显示,企业家自组织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78.3%的企业家所在的自组织每年召开理事会两次以上,有7人所在的自组织理事会没有活动。43%的企业家所在的自组织理事会到会率达70%—90%以上,有21.5%的企业家所在自组织理事会到会率达90%以上。有44.9%的企业家所在的自组织会员大会到会率达70%-90%以上,有21.0%的企业家所在自组织会员大会到会率达90%以上。
“维系组织成员的主要纽带”比较多,主要有“相互信任”(65.2%)、“合作关系”(56.4%)、“共同利益”(45.0%)、“共同的价值观”(44.6%)、“组织的规范”(43.7%)等。
维系并让企业家共同行动的因素主要是“相互信任”。这样的回答,一方面反映了民营企业家渴望信任的内心期待;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社会信任度不高的突出问题。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家选择“合作关系”作为自组织的主要纽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嬗变。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共意识的缺失、对早期经历种种“歧视”和苦难的补偿心理、骨子里深深的帝王情结等,使得具有不同社会来源的民营企业家合作的价值取向很低。
在维系自组织成员的主要纽带中,44.6%的企业家认为是“共同的价值观”,反映了自组织成员对待自组织的理念的变化。选择“平等关系”的有23.0%的人,虽然比例不高,但在一些联谊性公益性自组织中,却成为其成员孜孜以求的目标。访谈中,阿拉善生态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我想说为什么要搞NGO组织?大家都有这样一种需要被尊重和平等的想法。”
调查发现,自组织的活动比较多的集中于“反映会员诉求”(占比66.9%)、信息咨询(占比64.6%)、培训(占比54.9%)、“为会员维权、实施法律援助”(占比52.9%)等方面。我们注意到,“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也成为自组织的主要活动(占比56.4%)。
企业家自组织的具体活动各有侧重。以正和岛为例,成立五年来,主要开展了打造财经类新媒体和发展社群经济两方面的活动。正和岛成立伊始,借助新媒体,挖掘企业的核心价值和企业家精神、传播企业家创业经验等。同时,以微信、社群结合线上APP的方式,运营正和岛,帮助企业家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五)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活动成效及社会作用
民营企业家经济实力强,结社的动机水平高,行动力强,辅之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其言行对社会的辐射性强,形成了较大、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成效。调查中,当问及自组织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时,57.9%的人认为是“信息共享”,46.9%的人认为是“资源整合”,41.7%的人认为是“促进企业的发展”,40.8%的人认为“建立合作”。
问卷调查显示,“信息共享”成为自组织活动最突出的成效,也是访谈中自组织负责人所着力强调的内容。信息共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家政策走向的把握。一位自组织负责人反映:“政府有许多政策和信息,我们通过联谊会能了解一些,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你了解不到。”二是减少信息滞后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困扰。一位自组织负责人介绍道:“中小企业有难处,信息不对称,老板没有精力去研究相关的政策。”借助自组织的分享,中小企业主可以克服信息滞后带来的困难。三是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一位自组织负责人说道:“我们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就能够更好地及时地解决企业之间的供给需求、信息、资本、资源的配置问题。”四是有利于个人的提高。一位自组织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有个群,我每天都要上群看,受益很大。”
“建立合作”也是自组织活动成效的一个显著方面,占比40.8%。访谈中,一位自组织负责人告诉我们:“作为民间交流主体,联谊会在企业之间合作和‘走出去、‘请进来诸多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发展趋势
民营企业家自组织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深化、人们追求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社会空间的扩大,催生了民营企业家自组织。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作为民间结社主体,希望拥有更大经济独立和社会交往自由空间的民营企业家,其内在驱动力会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自组织理念的嬗变。从单纯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到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和人文关怀,寻求组织成员之间平等关系,关注企业家精神、企业与社会的人文关系价值。
第二,主体特性的新构成。自组织主体将从同业者转向同理念者。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形成的自组织发展较快,虽然数量不多,却拥有很高的行动力及社会影响力,他们因志趣相投、共享某种价值理念走到一起,并致力于将自己的理想和理念付诸实践。
第三,组织形式的转型。从以实地面对面活动为主,逐步发展为以互联网为重要依托,线上和线下的虚实组织与活动交织进行,保持着即时的在线联系。互联网拓展了民营企业家交流的自由空间,互联网的迅速成长与市场化进展促进了资本与互联网的联姻,加速民营企业家组织形式的转型。
第四,功能定位的提升。如果说传统的自组织功能以整合资源、同业抱团、做强产业链为主,当前的自组织开始倡导企业绿色发展和企业家修身养性,引导企业家诚实经营。同时,纷纷开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上的合作项目。
第五,内部治理理性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和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使得极具个性的企业家在共同行动时,倾向于选择民主、平等、相互制约的规则,形成其独特的理性和民主的协同运作逻辑。透过其规范的生成过程,能看出民营企业家在更大范围公共领域的价值观和规范可能的取向。
三、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在履行组织职能中遇到的困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自组织的职能有限”(56.9%)、“缺少资金”(35.6%)、“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32.2%)。
结合访谈,我们发现,尽管不同的企业家自组织在运作中遇到的困惑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从政府管理层面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经过多年的修订,终于在2016年颁布,相对于我国蓬勃发展的民间社会组织有极大的滞后性,影响了对企业家自组织在内的社会团体登记的规范管理。在我们的调查中,接近一半的企业家自组织尚未登记,但已存在多年;一些自组织游离在党委和政府工作视线之外。
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社会自组织管理上职责不清。据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管理处人员反映,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相关规定,拟登记的社会团体需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不愿履行这一职能,导致负责登记的民政部门承担“无限”责任。负责登记的民政人员有限,仅对已登记的数量众多的社会组织进行监管,就超出其能力范围,导致对社会组织监管乏力。
三是支持引导力度不够。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指导上不到位,对自组织支持力度不够。与自组织沟通有限,不能及时了解和充分把握自组织的发展情况和合理诉求。调查中,一些自组织反映,协会成立后政府部门乏人问津。
(二)从自组织层面看,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问题
一是自组织职能定位有局限。民营企业家自组织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职能尚未开发,基本上都强调信息交流、资源整合作用,对加入自组织的企业主有重要的“资源导向”作用。吸引企业主们加入自组织最大的共性因素还是商业利益。访谈中,江西商会会长告诉我们,乡情是维系成员的纽带,但光靠情感的东西很难维系商会运转,更重要的需要有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资金的互助。
二是自组织内部治理有冲突。自组织负责人大都为兼职,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担任自组织负责人后习惯以经营企业的方式管理自组织,治理理念上会发生冲突。自组织治理中存在着个性与权力之争,部分自组织内部结构存在等级制和领导层小圈子。访谈中,泉州商会会长告诉我们,每次换届时,商会就要吵架,原因在于泉州人内部两帮争权夺利。
三是自组织内部监管成效低。问卷调查显示,在民营企业家所在自组织取得的成效中,只有7.9%的人认为是“监管职能”,可见自组织在发挥“监管职能”这一作用上有所欠缺,尽管有40.7%的自组织设立了监事会。一些自组织有组织、无纪律,规章制度缺位,缺少对成员的约束力。
四是自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动力不足。近年来,民营企业家自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和组织民营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但参与面不广,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并未与其经济资源相匹配,导致与社会的和解困难,难以获得持续增长的社会空间和社会资本。
(三)从自组织成员层面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加入自组织的动机、定位有落差。自组织成员受教育背景不同,个性、人生观取向不一,企业实力、经营范围不尽相同,企业发展阶段参差不齐,相应地加入特定自组织的动机和定位有明显的落差。
二是参加自组织活动积极性高低不齐。受制于自组织成员自身条件的差异,自组织活动众口难调,成员参与自组织的积极性高低有别。
四、引导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发挥有效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自组织
民营企业家渴望做大做强企业、获得社会认可、民主平等的关系、真诚的情感交流,自组织提供了满足其需要的平台。伴随着党和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直接管制范围的收缩,民营经济实力的壮大,自组织的影响力在持续增长。但无论什么类型,自组织更多的是在普遍寻求政府的理解与合作,在国家制度空间中生存和发展,而企业家们也不希望加入的自组织给自己带来政治风险。他们更希望社会和谐发展,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有序的环境。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因其显著的功能而对社会进步意义较大,自组织在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政府整合市场秩序,自组织健康发展所倡导的尊重与宽容、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以及个人的选择自由等,不仅促进企业发展,对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条件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自组织鼓励和组织民营企业投身公益事业,对中国的社会改革是一种长远的推动力量。
(二)对自组织开展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明确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组织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作用,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发展道路。在引导企业家自组织的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正视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开放包容,正确理解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并加以引导和控制。要立足长远,把自组织引导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战略结合起来,把自组织活动纳入国家战略落实中,为企业家参与国家建设提供理想途径。
(三)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加强对自组织的规范管理
完善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严格民政部门登记审查,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查,支持依法成立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家自组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自组织负责人、自组织资金、自组织活动的管理。坚持放管并重,处理好“放”和“管”的关系。制定实施各类自组织信息公开办法,探索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自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支持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对自组织进行监督,建立对自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投诉举报受理和奖励机制。
(四)找准引导自组织健康发展的发力点
党委统战部和工商联可以把一些符合条件的自组织纳入工商联组织体系,培育品牌,为更多的自组织起示范作用。依靠获得政治安排的企业家和党员民营企业家开展工作。吸收符合标准的自组织负责人担任工商联职务。有计划有步骤创造条件在自组织成立党支部,加强对自组织及成员的政治引领。适当介入自组织换届工作,尽量为自组织选配责任心强的专职秘书长,加强对兼职的自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和管理,鼓励社会组织专门人才投身自组织工作,侧重对企业家的公民教育,引导其正确处理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关系。完善自组织职责定位,挖掘自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上的动员和组织作用。政府部门要经常进行现场指导,加强研究,在政策制定上多征求自组织的意见,建立和完善自组织及成员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编辑:蒋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