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梦媛
摘 要:针对“郝奖”现象显示出的几个有关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来谈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个突出的与之有关的问题,并相对应的从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及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希望对高等教育中有关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郝奖”现象;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育;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190-02
2016年8月,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一新闻获得社会广泛关注。郝景芳得奖既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也与我们的高等教育息息相关。本文透过“郝奖”现象来看其背后的高等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关的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
一、“郝奖”现象及其背后的教育问题
清华毕业生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是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我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北京折叠》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其是以科幻为名义的政治批判小说。小说作者郝景芳本硕阶段都读的天体物理,博士阶段才转向经济学。一位读理科多年的清华学子,虽然在理科方面尚未显示出其思维的批判性,但在转向社会科学后却很快显现出其在政治思维的批判性。郝景芳取得的成就与她自身的努力与兴趣是分不开的,但教育对她的影响与作用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大学为她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体制。目前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转专业机制已渐趋完善,基本上本科生在普通高校学习一年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转专业。其次是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郝景芳将物理学中的空间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运用到小说中来进行政治性批判。这种跳跃性创造思维除了来自于自身平时的积累与修养之外,还来自于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她的熏陶。最后是当代大学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虽然“郝奖”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高等教育较有成效的一面,可毕竟得雨果奖的中国人寥寥无几。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整体的创新素养还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口号从小学喊到大学仍然只是一个口号。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创新人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剖析。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各学科课程之间被割裂,缺乏融合
目前高校在培养人才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受学科分类的限制,培养出的是单科型专业人才。即使学校为学生提供转专业的平台,允许他们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学生来说也就是从一个学科跨越到另一个学科掌握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至于怎么将学的两门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应用到实践中,学生个人主观努力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高校提供客观条件,比如说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改变他们僵化的思维模式,为学生开设一些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课程等,积极促成学生的学习由量的变化转变成质的变化。
另外,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一流学科的风向标必然会导致学科之间割裂与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各大高校为了争做“双一流”大学,必然会调动一切资源来优先发展其优势学科,使该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致使高校内各学科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学校里一些弱势学科的学位点甚至会面临被撤销的危险。“双一流”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即希望国内能办出高水平的有特色的大学。但是其低估了由竞争机制所带来的后果:因过分重视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而忽视其他平行学科的发展而导致高校办学方向与定位脱离预期轨道走向片面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一般只在某一领域有所造诣,片面化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片面化的,这并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论文指标
有的高校提出,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发表若干篇SCI、EI论文,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撰写并投递1~2篇核心期刊论文。很多人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但这种以数量标准来衡量创新性人才的评价标准从长远来看最终是不利于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的。首先,博士、硕士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撰写论文,去找发表论文的地方。其次是并没有那么多的学术期刊平台来让那么多论文的发表。导致的后果有两种:学生为了完成论文发表任务不做深入思考,东拼西凑出一篇论文去发表,或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论文的写作到最后却无处可发。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而造成效率的低下与资源的浪费。
在中国知网上能找得到的以郝景芳为第一作者发表的专业论文总共不超过10篇,一直以清华“学渣”自居的她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获得该雨果奖项的人。不仅是郝景芳,不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论文的数量上,是十分“低产”的。可见仅凭论文的数量的多少不足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创新性的人才,质量才是关键,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不在量多,而在质精”。
(三)对学生的创新思想教育不够
目前高校的创新思想教育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高校对大學生的创新思想教育不够重视。现在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教育课程基本就只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两门,并且仅有的两门一般也只是走形式:学校“象征性”的开设,学生“象征性”的修完课程,学校再“象征性”地给出学分。
另一方面,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创新思想教育仅仅在创新课程中进行。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认为开设一门名为“创新”的课,就能培养创新人才。而对于创新课程,把本应该通过一线课堂上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考察、学生评价及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等进行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用一门简单的课程来替代。在向社会和学生展示高校有多么重视创新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在平时的学校办学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心安理得”的忽视它。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
(一)重视通识教育在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2010年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专题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跨学科的广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这有赖于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跨学科的广度与批判性的思维正是我们创新性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这一举措是现实的,同样也是可以实现的。
高校想要致力于培养跨学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个性教育,还得对教师提出高标准的要求。这对于目前我国正处于规模不断扩张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高校能够在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对他们进行通识教育,并且在未来几年的专业教育中仍然渗透通识教育。让学生不断接受通贯古今中外、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如果学生以后跨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他们来说也不再是“重新认识一个陌生人”,而是更加了解一个老“朋友”。在不断了解这个“朋友”的过程中,他们会对“朋友”与自己的相同点而感到惊喜。并且在发现不同点的过程中产生火花的碰撞来不断加深对其的认识。
(二)完善对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对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太过于单一、片面,只注重量化评价,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多元化、质性的形成性评价。如果仅以论文的数量来评价郝景芳的创新素质,那她显然是不合格的。但是如果从她写的文章的质量来看,她的思维方式,她的写作手法无疑是极具创新性的。
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需要不断完善其评价体系,特别是针对创新人才的评价系统,变单一的量化指标为多元化的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变只注重终结性评价为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要改变“重量轻质”的评价体系,首先是要打破允许较低质量标准成果对较高质量标准成果的替代机制[1]。比如一些高校允许研究生用3篇普通刊物论文替代1篇核心论文来完成学校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这样替代机制存在的直接后果是造成高校论文产出数量泛滥而质量不高。因此,对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要确定高质量成果的不可替代性。既然提出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发一篇核心论文的要求,那就必须得按照要求来;另一方面,确定参与评价成果的最高数量限额。规定学生在参与评价时最多只能拿出一定数量的成果产出,超过数量限额就不允许纳入评价,让低水平的成果失去意义。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想教育,而这并不仅仅是依靠一门创新课程能解决的教育问题,需要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革新。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与“师道尊严”的影响下会产出两类学生:一种是产生“师云亦云”思维惯性的学生。另一种是产生一味抵触或排斥权威的学生。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目前高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具有独到见解且科学理性的批判性思维。
当然,在此之前高校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及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只有我们认同自己的文化,并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相信自己的文化,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其不足,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游刃有余的借鉴其他外国优秀经验来进行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文,刘念才.高校科研评价定量方法与质量导向的偏离及治理[J].教育研究,2014(8).
[2]王易,许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规律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4(5).
[3]陆一,史静寰.志趣: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4(3).
[4]方晓明,胡浙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思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4(1).
[5]吳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6]徐高明,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6).
[7]冯润民.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素质及教育路径[J].辅导员工作研究,2010(5).
[8]熊丙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误区及调整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9]李洪基.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