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宣艳, 蒋 珂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 40114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私人小汽车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已经成为现实。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6亿,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私家车总量达1.46亿辆,每百户家庭拥有36辆;与2015年相比,私家车增加2 208万辆,增长15.08%[1]。
机动车的爆发式增长给各大城市静态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占道停车等现象日益普遍,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各个城市的老城区由于规划预见性不足等多种原因,停车配建指标偏低,停车设施欠账较为严重。根据相关部门测算,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的配比按国外经验应满足1:1.2(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2]。由于老城区为已建成区,用地开发已基本完成,腾出专用停车设施用地显得十分困难,在现有状态下这一公共停车设施配比几乎无法实现。
重庆梁平老城区同样被“停车难”问题困扰,停车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老城区道路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道路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近年来,梁平区借助棚户区改造的契机,以点带面,积极推动实施旧城更新,优化完善老城区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和环境质量,探索实现老城区复兴与重生的路径,其中缓解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梁平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实施“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总体发展战略,即在全区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摒弃传统城镇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梁平老城区位于城区东侧,紧邻军用机场,是城市的重要发源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存量改造提质的重点区域。老城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包括梁山街道及双桂街道的部分区域,涉及兴隆村和北池、南华、双桂、大众、石马山、西池堰、大河坝、文峰等8个社区。分析梁平老城区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梁平中心城区现状常住人口18.5万人,其中老城区常住人口约11万人,占到中心城区总人口的58.4%,占全区总人口六分之一有余。
由于新城区大部分为未建区,人口集聚效应还不足,中心城区原有的城镇人口基本分布于老城区。老城区平均人口密度为1.57万人/平方公里,其中:位于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大众社区人口密度最大,达4.29万人/平方公里,该社区也是中心城区商业中心所在地,商贸繁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均较大;其次为双桂、文峰、西池堰等社区。
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老城区各个社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约20%,远超老龄化社区10%的标准,老年人出行活动需求较大。
老城区内城中村较多,用地结构以居住为主,其余为行政办公、商业商务等,工业及仓储用地较少。建筑结构多为砖混结构,占比超过90%。由于梁平军用机场净空的限制,建筑多以3~12层为主。核心区域的建筑多建于90年代,主要分布在北池、大众、西池堰等社区;老城区发源地建筑多建于80年代,分布于西大街、石马村等;老城区南侧大河坝、石马山、南华等区域为城市增量区,建筑多建于2010年之后,品质较好。
从建筑配套及周边环境分析,八九十年代的建筑不但质量差,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也严重缺乏,如停车场(库)等设施几乎没有。分析老城区建筑质量,合理确定近远期棚改范围。近期重点完成危旧房和国家棚户区改造工程;远期着力改造城中村等建筑品质不高的区域,提升老城区的建筑环境品质。
老城区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已批控规相比,路网实施率仅为55%。交通体系尚未完善,断头路较多,重要的主次干路仍未连通;支路网密度不够,交通微循环不畅,路网的整体效益难以发挥。
公共交通站场缺乏。公交站点均为直线型停靠站,导致公交车停靠对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对交通压力较大的东西向主干路影响最为明显,拥堵时有发生。
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现状人均公共空间仅1.32平方米,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的人均9平方米差距甚远。同时,公共空间分布不均衡,覆盖范围不全面,远未达到规划确定的三分钟见绿标准。现有的公共空间综合利用效率也不高,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结合较少,缺乏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的设施。
“停车难”是老城区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与城镇人口集聚、道路交通体系不完善和公共空间综合利用不够等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梁平城区小汽车保有量约2.5万辆,按照停车配比1.2的标准,停车泊位需求约3万个,现状停车泊位约0.5万个,缺口超过2.5万个。总体看来,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停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停车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对老城区各类设施开展居民问卷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如图1所示,80%的居民对老城区停车现状不满意,不满意程度超过上下班交通、步行环境和公共活动空间等问题,仅次于老城区绿化;72%的调查居民明确要求增加公共停车场。
图1 居民希望增加的公共设施反馈数
城区现状是以路内停车为主。在现有停车供需矛盾下,乱停乱放现象十分普遍。大面积的道路资源和公共空间被所停车辆占用,成为“临时停车场”,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正常运行和市民出行活动。
调查发现,老城区停车周转率极低,长时间停靠的现象普遍。综合利用效率不高,除部分新建楼盘有地下停车库外,其他建筑基本不具备地下停车的条件;广场、公园和农贸市场等用地也没有与停车设施综合利用的规划。
老城区大多数停车设施分布于城区边缘,为近期新增,但城区边缘多为山体公园,与核心区相比,停车需求相对较弱。对老城区停车供需矛盾分析后发现,商圈等核心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尤其突出,停车设施严重缺乏,例如停车吸引力最强的名豪商圈,周边公共停车泊位不足300个,而该区域实际停车泊位需求超过4 000个,供给与需求相差甚远。
由于老城区停车规划预见性不够,规划人均停车用地仅0.5平方米,与0.8~1.0平方米/人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加之规划控制刚性不够,实施不到位,部分停车用地被随意变更用途,挪作它用,致使实际停车用地更少。
为提高预测精度,本次停车需求预测采用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根据传统土地利用性质调查和停车需求的交通影响函数,按照停车生成率模型推算区域停车需求;二是根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预测的机动车出行OD数据,推算出机动车停车需求量;三是根据预测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按照一定的停车位配比标准直接推算停车需求。
表1 不同建筑类别下的停车生成率指标[1]
停车生成率模型是停车需求与土地利用性质的关系回归模型[3]。模型关系如下
(1)
式中:Pj——预测年第j分区基本日常停车需求量,标准泊位;Lij——预测年第j分区i类土地利用性质下的建筑面积指标;αi——第i类建筑类型的停车生成率指标。如表1所示。
停车需求与机动车出行吸引量有直接关系。该模型的关键是通过调查确定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和车辆的乘载量。机动车OD法停车需求预测模型[4-6]可表示为
Pi=(Ai+Bi+Ci+Di+Ei)×α,
(2)
式中:Pi——i小区全日停车需求,标准泊位;Ai、Bi、Ci、Di、Ei——i小区全日大客车、小客车、出租车、货车、小货车吸引量;α——机动车平均停车率,一般情况下取值为0.1。
表2 历年机动车保有量 辆
结合机动车保有量的历史数据,如表2所示,采用回归法预测规划年机动车保有量,再根据机动车停车泊位配比,计算得出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可表示为
P=Q×α,
(3)
式中:P——全日停车需求,标准泊位;Q——规划年机动车保有量;α——机动车停车泊位配比系数,在此取值为1.2。
表3 停车泊位需求预测
综合三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分析远期(总规确定为2025年)老城区停车需求总规模,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老城区远期停车泊位需求总量约2.9万个,现状老城区停车泊位约0.4万个,未来还需提供近2.5万个停车泊位才能满足需求。
由于老城区用地十分紧张,可拓展空间十分有限,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拆迁并建设停车设施来满足停车需求,必须从增加供给、调控需求双管齐下,达到规划目的[7-8]。
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9],对新增的公共活动空间、即将搬迁或改建的企事业单位、新建的农贸市场等进行综合利用设计,鼓励配套相应的地下停车场(库)。
利用新增公园、广场等建设地下停车库,解决自身停车需求的同时,为周边停车供给提供相应的补充。例如,将梁平老城区原政府大院改造为公园,并设置公园地下停车场,为政府大院旁名豪商圈新增200个停车位。
利用地理条件合适的中小学操场,在操场下建设停车库,并对外开放。如结合老城区的实验中学校、红旗中学、梁山小学城西校区的校园坡地建设停车场,并上盖形成操场,新增停车泊位约500个。
利用新建的农贸市场建设地下停车库,并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等,实现公共配套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例如老城区规划新增农贸市场4处,规划每处配套建设地下停车泊位约50个。同时,研究引进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和立体停车楼(库),提高停车用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利用17处公园、6处城中山体、8处城市广场、1处医院综合建设公共停车场。通过土地综合利用的方法,增设公共停车泊位共计9 500个,增加公共停车场。
将停车用地落实到老城区控规中,并严格管控停车用地,不得随意改变现有规划中停车设施用地性质[10],确需调整的须纳入老城区停车供需平衡研究综合考虑。抓住旧城更新机遇,确保旧城改造范围内的规划停车用地不被挪作它用;同时,对拆迁后用地进行综合考虑,严格按照停车用地的配套标准落实。
研究通过财政补偿等方式,鼓励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棚改后新建楼盘的停车配套标准,并允许对外开放,以弥补部分公共停车需求。例如老城区新开发楼盘依山郡、兴茂盛世华都均超标准配建地下停车场,部分停车泊位向社会开放。
加强停车秩序管理[11],加大对主干路违规停车的处罚力度,避免对正常道路交通造成干扰。进一步规范路内停车,提高路内停车收费价格,引导市民路外停车或合理使用机动车。同时,结合用地情况,尽可能开辟更多的临时停车场,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构建智能停车系统[12],在停车场(库)外围出入口及主干道上设立停车信息情报板,对外实时发布停车信息,进一步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
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走向及站点布局,加强公共交通与老城区商圈、学校等重要设施的衔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度。畅通老城区慢行通道,串联老城区公园、广场、体育馆等重要公共活动空间,提升慢行交通环境。通过改善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环境,引导市民采用公共交通和步行方式出行,进一步降低机动车的使用率。
解决“停车难”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供给和需求等多种因素,应结合老城区停车现状特征及问题,借助旧城更新的契机,采用规划协调、优化管理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以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