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对消费升级的影响

2018-10-22 11:01陈鹏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产品创新消费升级技术进步

陈鹏

内容摘要:消费已经取代出口和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消费升级更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中流砥柱。消费升级主要从消费对象升级、消费方式换代、消费观念改变三个层面形成循序渐进的阶梯。同时,消费升级受到内因动力,即现期收入、预期收入、现有财富,以及外因动力,即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财政政策的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对消费升级的内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产品、体验、渠道和服务四个新增长点带动消费升级的方案,并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作为消费升级的新常态,发挥其引领作用,全面加速我国的消费升级步伐。

关键词:技术进步 产品创新 消费升级 动力机制 内外动力

引言

我国正在从以生产和出口为导向的传统经济向以消费为导向的新经济转型,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变化,新旧商机交替,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正在释放出全新的商机和能量,催化着我国消费格局的新变化。2016年消费升级趋势持续释放,呈现出六大亮点:一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二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三是住行消费稳定增长,四是服务消费持续旺盛,五是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六是消费软硬条件不断改善。这说明消费升级进一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优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点。

消费升级的表现包含多个方面,比如消费水平提升、消费权益保护、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变化等,总体概括而言,消费升级的重点在于产品、体验、渠道和服务。从产品升级来看,设计要美观,产品要实用。从体验升级来看,以最快时间、最优价格体现消费者最大参与。从渠道升级来看,既要线上购物线下体验,又要线上和线下实现同步。从服务升级来看,产品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明诉求和个性化、享受化需求,要让消费者愿意口口相传。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赋予了消费者更多的活力和选择,消费更因此获得了全新动力,使得消费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所以,消费升级作为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探讨其动力机制,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从内生动力(供给侧)和外因动力(需求侧)共同发力,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内生动力分析

凯恩斯(193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即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如公式(1)所示:

Ct=a+b*Yt (1)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和b分别代表不同参数。消费函数理论反映出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间的具体函数关系。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也被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由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仅仅是以收入来解释消费,因此也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但是,从公式(1)中不难看出,收入是消费能够提升的核心动力,基于此,本文认为现有收入应是实现消费升级的内生动力之一。

哈伯勒(1939)提出了财富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由货币政策实施引起的货币存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对社会公众手持实际财富的影响效果。当消费者的资产越多时,消费意愿就越强,也就是说当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人们更加愿意消费。因此,从消费视角来分析,财富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影响居民收入预期,增强市场信心,提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进而扩大消费。如公式(2)所示。二是通过影响投资者实际收入影响消费。三是通过影响企业状况来间接影响消费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MPC)=消费增减额/收入增减额(2)

式(2)中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当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时,人们所额外增加的消费量。因此,当人们可支配收入或财富越多时,消费欲望就将越强,这也说明现有财富是实现消费升级的内生动力之二。

F·莫迪利安尼和R·布伦贝格在《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对横断面资料的一个解释》一文中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如公式(3)所示:

Ct=b1*Yt+b2*Y*+b3*At (3)

其中Ct代表现期消费,Yt代表现期收入,Y*代表预期收入,At代表现有财富,b则代表边际消费倾向。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理论是消费者的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将消费与家庭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F·莫迪利安尼认为,理性的消费者要根据一生的收入来安排消费与储蓄,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通过公式(3)可以看出,影响现期总消费Ct的因素,除了上述的收入与财富之外,还包括预期收入,基于此,本文认为预期收入是实现消费升级的内生动力之三。

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外因动力分析

仰海锐(2015)探讨了消费与创新的关联性,确认了创新能力对促进消费升级的显著积极性作用,提出了应充分发挥创新在消费升级和内需拉動中的作用,形成有效传导,使产品创新成为提升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陈述(2016)以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名为《加速前行:中国消费者的现代化之路》调查报告作为切入点,提出了我国消费升级的制胜法宝,从政府层面而言,要积极推行供给侧改革,从企业层面而言,唯有“工匠精神+产品技术创新”,才是未来应对消费升级的制胜法宝。张正(2017)从产品创新视角构建了供应链价值创造模型,确认了制造商产品创新对企业自身价值、零售商价值、消费者价值以及供应链价值具有促进和提升作用。杜丹清(2017)则认为,消费升级离不开消费对象的自身属性提升,而生活性服务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耦合活动可以对各类消费形成极大刺激,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消费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吸引消费升级。同时,生产环节技术创新还可以渗透到流通渠道、交易成本等广泛领域中,消除产品销售的空间和时间障碍,以提供全新的服务和产品及技术,提升消费升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应该同为实现消费升级的外因动力。

企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固然是消费升级的制胜法宝,但同时政府层面的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也不可或缺。赵萍(2015)指出,我国消费政策从减税、财政补贴等直接刺激政策,转向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后,通过消费增长制度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使我国消费增长动力快速转换,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服务业增速与潜力跃居三大产业之首,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既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动力,也是消费结构优化的结果。屈艳贞(2016)确认了财政政策直接影响并作用于家庭消费的路径,只有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政策、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等诸多措施,才能不断促进消费升级。蒋奕(2016)从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崩溃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以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短期财政刺激措施为基础,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可以有效鼓励家庭消费升级,从而将总需求维持在一定水平。潘文富(2017)通过实证研究确认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长期贡献率为9.38%,我国财政政策对产出和私人消费的影响都存在正向关系。邵奎铭(2017)提出技术进步会促进消费升级,但由于技术进步存在外部性和公共性,因此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应在促进技术进步和提振消费升级上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和财政政策构成了影响消费升级的三大外因动力。如图1所示。

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内外机理分析

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在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中与日俱增,消费升级的内在机理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消費对象层次的升级,其次是消费方式层次的换代,最后是消费观念层次的改变。前两个层次均以消费者为核心,通过内生动力的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和现有财富,决定消费层次是否升级。第三个层次属于精神层次,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关,将消费层次朝着享受型、科技型、创新型和服务型转变升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划分,当消费者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必然是产品的升级,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

由此可见,消费升级的内部机理,是按照消费层次、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逐层递增,消费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而从消费升级的外部机理来看,在从政府主导型社会向市场主导型社会转变的今天,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成为提升消费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

技术进步作用于消费升级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从直接效应来看,技术进步最先将作用于产品创新,企业所生产的高技术、高科技、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将使接纳度高和好奇心强的富人阶层率先垂范,从而带动各消费阶层的大量购买,最终形成“棘轮效应”。但当创新不足或供给较弱时,行业供给结构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要求,将出现大量“海淘”,形成技术进步不足对消费升级的制约。

综上所述,技术进步直接作用于产品创新时,为消费升级提供了保障,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内在机制,直接对消费结构和消费升级产生影响,同时,创新产品作为技术进步的直接载体,以推动消费者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的转变,直接作用于消费对象的层次升级。

再从技术进步的间接效应来看,技术进步将间接作用于供应链的渠道创新和服务创新。当技术进步作用于供应链的渠道创新时,可以提升产品的生产渠道、研发渠道和销售渠道创新,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使产品供给侧与消费需求侧实现有机融合,倒逼企业经营手段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并以此拉动消费升级的结构调整,扩宽消费升级的领域,提高消费升级的档次,进而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新产品。与此同时,消费升级带来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日益风行。企业通过渠道创新要逐渐摒弃刚性生产,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柔性生产,以迎合消费方式层次的换代。而当技术进步间接作用于服务创新时,必然会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依靠服务消费提升消费升级。“互联网+现代服务”促进了消费的升级,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车联网及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线上线下已经融合,消费需求逐渐延伸,通过“互联网+专车”、“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订餐”、“互联网+旅游”等众多消费模式的拓展,激发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顺应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观念层次的改变。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可以直接作用于消费对象升级,通过提供创新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并通过间接效应,以供应链渠道创新迎合消费方式升级,以服务创新满足消费观念升级,通过作用于消费升级的内生动力,达到消费升级的最终目标。

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助推策略

就现代中国而言,消费已经超过出口和投资,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然而,一方面是消费新对象、新方式、新层次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并没有被完全释放,造成了大量“海淘”的出现。尤其是随着近些年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崛起,传统商品和传统消费习惯受到巨大冲击,棘轮效应消失,示范效应显现。制造商、供货商和消费者均在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上,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资源彻底突破了商品服务的边界,产品、体验、渠道、服务成为带动消费升级的新增长点,因此,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应该具体围绕这四点展开:

首先,品牌化发展、促产品标准化。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应以提升企业整体项目品质为发展目标,通过产品的设计美、质量高、新和酷,形成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和规模化,以个性化、多元化的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质量要求。

其次,满足体验感、形成客户参与。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应该通过满足消费者知识感和体验感需求,以有效应对虚拟电商对实体店商的冲击,应使消费者在实体店铺消费时,享受最快时间、最优价格、最多参与,通过服务性、亲民性和舒适性,体现出实体店铺的交流感和社交感。

再次,遍布多渠道、推动消费升级。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不但要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发展,促成线上与线下的同步,更要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通信、社区等衍生行业中拓展出众多渠道,以满足消费者的中高端消费需求为宗旨,持续推动消费升级。

最后,优化供应链、拓展增值服务。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应该持续优化产业上下游供应链,形成“线上+线下+物流+服务”的新模式,通过线上提出要求线下就近取货,通过线下体验感受线上随时订货的O2O模式,加快流通产业的创新发展,激发出实体经济的活力,为消费者拓展更多增值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勇,杨刚,杨孟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特征与动因研判——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1)

2.张文宏.基于“互联网+”与消费升级环境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转变[J].商业经济研究,2017.8(16)

3.耿献辉,江妮.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进口产品质量对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6)

4.杜丹清.互联网助推消费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17(3)

5.袁清.我国农村消费升级趋势与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1)

6.路红艳.推进消费升级的路径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16(7)

猜你喜欢
产品创新消费升级技术进步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这次“消费升级”,就是越买越贵吗?
消费升级给营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