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2018-10-21 00:09王静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王静

[摘 要:本文系统阐释了阳明心学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必要对阳明心学进行系统梳理,以期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阳明心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阳明心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析如下。

一、阳明心学的特征

1.伦理性和至善性的统一

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划分,阳明心学也可称作“祟德”型文化,心学体系十分宏大,包括了哲学,政治,历史,教育和文学思想,伦理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因此阳明心学体系中伦理思想占据了非常关键的位置,他倡导扬善抑恶,注重培养良好的精神情操,注重思想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养成,并且一生都在践行其伦理思想。

“内圣外王”问题是阳明心学非常关注的,属于伦理道德实践的范畴。施行“王道”“仁政”和以德治国被认为是政治上的必然要求,在个体修养上,要强化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把“成圣”作为人生最高理想。本然的美德和人格可以使主体能够在各种境况下保持道德节操,避免自己在利欲面前堕落,成就自身的德行。可以说王阳明“为学”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就是要追求内圣。阳明认为修身是治国之本,修心又是修身之本。“治国”与“修身”可以能平天下,安人心。“修身”“修心”才能成为道德高尚、讲良知的人。

2.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结合

王阳明认为人生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完善自身来实现完善社会,《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王阳明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的的看法以一种全面生动的方式传达了出来,他善于辨证地思考问题,一方面修齐治平要求人要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必须在完善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要善于运用智慧实现人生真正的目的和追求,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是衡量一个人人生格局的标尺,唯有不断进取、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超越,为完善社会打牢坚实基础。

王阳明注意到佛教和道家思想当中有忽视社会治理的情况,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社会治理是关乎生民百姓安居乐业、国盛家兴民富的综合管理体系,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此外,王阳明非常注重运用哲学思辨解决问题。他整合了儒家伦理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同时将佛教和道教中较为精细的思辨哲学要素加以吸收,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心学体系,与宋代和明代哲学家一起为中国文化二次发展高潮的来到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对一个国家来说,核心价值观是其必备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内涵,它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也是全国上下所有公民利益和希冀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3个层面、12个词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简明凝练,同时又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方向,为我们提供了民族复兴的大方向。所谓富强,包含两层含义:人民富裕、国富力强。只有人民的腰包鼓起来,我国才能称为国家强盛,而国力的强大才能够保证和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富裕与强大,意味着国家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还需要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富强”二字中,富和强的地位是对等的,两者都是同样重要。经济上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惨痛教训;精神上萎靡就会失去立足之本,无法进行后续的发展。民主意味着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所有权利都属于人民。文明则意味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得到充分满足,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种发展和提升是建立在国家政治和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的。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相应的高度,人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实现文明这一目标。文明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建设当中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中,而且在国家民族文化上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对于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团结凝聚整个国家的力量并引领其不断取得改革建设的胜利。文化的竞争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也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魅力,我们将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共产党人讲和谐,是要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融洽的氛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合理诉求,实现高度的社会和谐正是党带领人民努力奋进追求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社会层面做到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追求的方向。自古以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直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判断一个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应该从其平等和民主两个方面来看。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发现,由于对资本主义不公正的强烈不满,社会主义的概念才被创造出来,成为推翻资本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公平和正义的渴望。要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尽量减少社会,历史,自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努力確保人民享有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对不完善的制度加以改进,切实维护公平正义,落实人民应享有的平等权利和利益。法治是利用法律手段限制人们的行为,它可以看作是道德自律的有益补充,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实施法治的根本要求,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我们将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法律制度体系,遵守法律,严格执法,确保公平正义的实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公民个人行为提供的道德准则。儒家主张“仁爱”,落实到公民身上具体体现为爱国,不做任何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爱国主义秉持儒家这一思想并加以延续和发展。与此同时,儒家的“家国同构”也在指导着人们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这对我们的家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敬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职业道德操守。爱国、友善要求国人在工作岗位上应做好本职工作,遵守行业的专业规范和职业要求,员工爱岗敬业是起码的职业操守,它是维系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公民做事不认真踏实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还将影响一个行业甚至是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诚信、友善则体现了新时期党对人民的号召,希望大家做到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和谐共处,这有助于我们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助长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和睦溫暖的家国氛围。

2.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这是由它的内涵决定的,它的出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发展理论基础,引领了新一轮社会发展的思想潮流,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它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升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极为关注和重视的,他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点应该放在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倡导立足于人与国家、人与人、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和谐,对我们今天谋事干事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是保障文化安全的需要。世界各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扩张和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其目的在于争夺话语权,抢占舆论高地。特别是以便捷、速度为标志新媒体的介入,更是加剧了这种文化斗争。当前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中国意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反映。

三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在逐步丰富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和了解一个新生事物总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此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比较表浅,但是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逐渐深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明晰,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善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12-02-11(11).

[2]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42-45.

[3]冯颜利,廖小明.问题·旨趣·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16.

[4]徐金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人民论坛,2013(12):188-189.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