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故事阅读教学

2018-10-21 10:09钟玉琦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钟玉琦

【摘  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搭建问题支架,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联系实际,应用启迪,促进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  故事阅读

思维品质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然而,“思维品质的培养恰恰是我们外语教育或者基础教育重视不够的地方”(张连仲,2016)。文以英语童话故事Hansel and Gretel的部分剧本为例,浅谈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预测情节,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预读的过程就是不断猜测的过程,读者已有的知识比接受的知识更为重要。(转引自陈玉卿,2012)。在故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在不断挑战认知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在在教学故事《Hansel and Grete》起始环节,教师让学生阅读第一段,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开头来预测接下去情节的发展以及结果: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ssage,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and whats the result of this story?

然后让个别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学生对这个故事已经很熟悉,则可能正确流利地说出接下去发生的一些细节和结果,而也有个别学生可能预测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则可以给出一些设问:

If you are put away by your parents in the forest,what will you do to save yourself or help yourself go back home?

And do you have any ways to remember the way from forest to your own home? Just think about it,and then try to guess the next scene again.

教师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使学生学会在情境中预测故事——Hansel 和 Gretel可能会偷偷在路上用一些物品做好记号,以便在夜晚能顺利回家。预测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勾勒故事脉络,提升思维的敏捷性

1.设计记忆和理解類问题支架

当学生在独立阅读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文章内容大意,预测文章目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如下wh- 关键词工具:who、where、what,教师可以以完成表格的形式指导学生列出文中几个不同场景的地点,时间,人物等要素,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场景的变化,梳理故事中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等故事要素。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记叙文几个要素的关键词,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支架。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减少漫无目的的阅读,顺利完成了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的架构,提高了思维的灵敏性。在学生快速获取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心情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问题支架和表格工具。这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提取的人物言行等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升思维的逻辑水平、广度和深度。

2.设计分析和应用类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学生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教师在核对完课文2c答案后,请同学阅读全文,回答2d中的五个问题针对几个分析性问题,学生需要整合各个场景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结论。既有正向分析得出的正面结论,也有反向分析得出的负面结论,并能够用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在细读故事,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由小组发言人回答问题。“阅读教学活动中,讨论不仅可以让发言者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也能激活参与讨论的其他人的思维,最后形成大家对整个话题的深入思考”(陈莉,2012)。这一活动发展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联系实际,应用启迪,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在阅读课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思考,反思自己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得到的收获和启迪。例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第一,What do you think of Hansel and Gretel ?

第二,Are there any people just like Hansel and Gretel ? What would you do for them?

第三,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

学生在交流和评价中各抒己见:Hansel and Gretel是一对勇敢又聪明的兄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身边存在着像这对兄妹一样懂事勇敢的朋友,希望能和他们做好朋友,一起克服困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冷静,不要慌张,用自己的机智区战胜困难......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学生将这些人生启迪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体应关注一个问题:即不同年级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水平要求不同,应遵循从低向高发展的规律。同一阅读课中的教学设计应体现思维品质的梯度,从而满足全体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必须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教师可鼓励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复述或者表演。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5):79-85教育部.

[2]张连仲.2016.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英语学习(教师版),(2):48-49.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