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期地铁结构病害检测与治理探析

2018-10-21 13:08邓雯琴
名城绘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治理

邓雯琴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地铁行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地铁行业的运营管理工作包含很多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在地铁的运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结构病害问题,这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也会影响人民的日常出行,所以加强对相关病害的检测和治理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阐述了运营期地铁结构病害检测及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同时对其结构病害检测方法与治理方式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运营地铁;病害检测;治理

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既是运营地铁过程中的重点,也是运营地铁过程中的难点,结合运营地铁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很多类型的結构病害问题,对这些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损失,促进地铁的正常运营和地铁行业的长远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地铁行业的发展周期比较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比较少,在运营地铁的结构病害检测和治理工作上还存在很多漏洞,这时就需要对病害的检测报告以及产生病害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直接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加强运营地铁结构病害检测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地铁行业发展起步较迟,这是阻碍我国地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在地铁行业的发展初期,相关部门对行业的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也比较小,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可以说很多因素都阻碍了我国地铁行业的长远发展。这只是阻碍运营地铁行业发展的内部因素,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存在很多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也是造成病害问题的直接原因。主要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就是我国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包含很多地质类型,水文条件和气候变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非常容易导致地铁出现病害问题,结合我国地铁行业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运营地铁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类型:分别是渗漏水病害、结构性病害、混凝土病害等等,对一些存在病害问题或者是存在病害隐患的隧道进行勘察,对一些病害进行及时的预防,并对一些已经出现病害问题的隧道进行治理,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

二、地铁结构的病害检测方法

由于我国的地铁行业纵跨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地质类型也较为复杂,所以在进行地铁结构的病害检测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地铁结构的结构病害检测工作包含很多具体的工作点,譬如隧道结构的厚度、空洞病害、混凝土强度等等,在进行检测时,要对被检测物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无损检测(如图1,2所示),结合我国地铁结构的病害检测实际,主要有回弹法、电磁法等检测方法,除此之外,还要辅之一定的现场检测工作。

(一) 回弹法

回弹法的检测工作主要利用的是回弹仪,利用回弹仪能对地铁结构的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较为严谨,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需要选取多个隧道内壁进行抽取检测,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

(二) 电磁感应检测

电磁感应检测方法的原理也较为简单,主要是利用电磁对隧道围护结构厚度和密实程度等指标进行检测,首先在混凝土表面向其内部发射电磁波,从而形成一定的电磁场,这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计算机软件形成一定的剖面图,因此电磁感应现象与钢筋的位置和直径等因素密切相关,再利用相关服务器对电磁场的变化进行感应,从而对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的多项因素进行确定,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对病害的性质进行确定。

(三) 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工作也有两个工作重点,一个是隧道结构裂缝,另一个就是隧道防水排水系统,在检测方式上,一般采用目测和测宽仪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对全线隧道进行测量工作,对一些裂缝地点进行标识,为后期的病害治理工作提供便利。

三、病害治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治理方式,在进行病害治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这一点的把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病害治理方式,主要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的组成:

(一) 渗漏整治

渗漏水的治理方法比较多,灌浆法的应用较为广泛,这也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治理方式,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地铁隧道的裂缝部位压注一定的防水性材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裂缝部位的稳定性和防水性,灌浆法比较适用于深度较深的受力裂缝,一般使用的是树脂材料,对于宽裂缝一般采用的是水泥浆,将细度模数控制在1.2至2.0;对于活动性裂缝一般采用弹性材料外贴纤维布进行修补。

(二)结构性裂损整治

对于地铁运营中出现的结构性裂损,一般采用断面补强法等结构补强法。对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结构,一般以修补为主,如果受损较为严重,一般需要补上钢筋网,并且可以加入级配骨料和混凝土大幅提高其结构强度。

四、结语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看出,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结构病害,对行业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不同的结构病害,要选用不同的治理方式,促进地铁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聪, 贺跃光, 刘响, et al. 某运营地铁结构病害检测与治理[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5, 17(6):125-128.

[2]张学文. 运营期地铁隧道常见结构病害成因及治理方法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作者单位: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治理
水电站机械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制度+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各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结构的因子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治理视角下独立学院的章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