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学衔接 培养创新人才

2018-10-21 09:40王弘扬韩晓萌王瑶
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学校长中学大学

王弘扬 韩晓萌 王瑶

2018年8月1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主办,北邮正定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河北正定中学承办,石家庄市教育局支持,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正定县第一中学协办的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河北正定召开。120余位大学与中学校长齐聚一堂,就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整体性相互衔接,特别是促进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与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展开深度研讨。

多方共建沟通大学与中学的桥梁

从柳州高中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再到正定中学,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已走过五届。如何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是贯穿五届峰会不变的主题。

在开幕式致辞中,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明确目标。因此,希望通过峰会建立起大学中学衔接与共同发展的协作体,并以协作体卓有成效地工作,加强大学先修课建设,共同开展有关课程研发,推进建立多样化的大学中学衔接机制,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搭建起一座沟通大学和中学的桥梁。

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表示,2014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加强衔接、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促进大学与中学牵手。正如张大良所言,自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的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为拓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面提供了绝佳的机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韩俊兰认为,要实现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贯通,必须着眼教育的全流程全过程来思考设计,全方位地做好工作——要在系统化上着力,在制度化上发力,在精细化上用力。

如何以考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大学与中学都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介绍了学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高校要落实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促进中学与大学的信息沟通与政策衔接,打造零断裂就学帮扶通道;探索公平而有效的专项招生计划和人才选拔体系,加强大学招生过程中的政策倾斜等建议。

吉林新教育集团总校长李桢从办学实践出发,提出教育要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人才培养:体现学生认知思维自主性建构,在课堂教学当中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实现社会实践交往的建构,在社会性学习中体现合作交流能力;实现历史文化的建构,体现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主要有三大基本内容:学科知识传授、大学适应性教育和大学生基本素养教育。”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校长李丽云认为,“与之相对应,衔接路径也有三个方面:一是构建课程开发和实施体系;二是高中要借鉴大学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三是要共享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看来,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不仅需要大学与中学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与政策引领。举办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就是进一步强化和引导大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推動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是各个学段共同的责任“创新人才培养在每个学段都有它的任务。”在“创新人才培养”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什么是创新人才?湖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五方面的品质,包括博、专结合的知识准备,自由发展的个性,强健的身心,高度发达的智力与能力,以及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芬表示,大学与中学应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与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相互衔接方面,进行积极有效地交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使大学和中学在学生选拔、培养、评价、课程、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更好地衔接。

大学和中学校长们从各自学校实际出发,分享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建议。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提出,培养行业创新人才,要产学联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度,学科交叉提升人才培养的复合度,科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结合度,国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的合作度,创新创业提升人才培养的达成度。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认为,创新人才培养要实现“四个突破”: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使目前教育体系背景下的社会实践变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生产实践;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做好知识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审美教育的衔接;更新教育观念,重视生活教育和成长教育。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表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一是要改革创新大学观,改革创新大学管理;二是要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新时代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立德树人全过程衔接、以学生为中心的成长成才全过程衔接、知识体系全过程衔接、创新能力全过程衔接。

南京九中校长张恒柱提出,宏观层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一是要推进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二是要变革学校管理理念,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三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优化人才选拔方式。

湘潭大学副校长刘建平和广州执信中学校长何勇更加聚焦学校课程设置。刘建平呼吁给学生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以“更少才是更多”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何勇总结了创新人才的三个特征:敢想、能做、执着。所以,“学校课程也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来设计”。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则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呼吁大家共同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首先要坚持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在教育改革中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创新人才选拔方面可适当考虑效率优先;最后要在全社会培育科学全面的教育公平观。

“我希望将来大学能够更开放,中学也更加开放,中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在大学里学习,大学的教授也时长出现在中学课堂上。只有大中学加强合作,我们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接力棒传递好。”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梁卫国说出了教育者的心声。

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与文化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这场变革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新的教育质量观,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是关键性举措。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认为,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的是价值导向。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高校办学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还要有一套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师范类高校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所以与中学的衔接是天然的。”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指出了师范类高校培养优质师资的责任。学校将师范课堂搬到一线,组织师范生通过观摩基础教育课堂和课程教育现状,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现状;通过“春笋计划”,吸引具有创新潜力的高中学生进入大学实验室,让他们提前感受大学的科研氛围与文化环境。

河北正定中学强调“业务立校”的理念,据校长周庆介绍,学校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使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特色更加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鼓励教学创新,努力打造管理型名师和学术型名师。作为校长,带头营造业务立身的浓厚氛围,让名师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猜你喜欢
中学校长中学大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中学校长领导力的路径探究
至善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当前中学校长管理艺术研究
漫谈中学校长之管理艺术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