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林
摘 要:在一个班级里,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既不像优秀生那样因成绩优异,好学上进而受到重视,也不同于所谓“差生”因学业低劣、惹事生非而引人注目,他们往往言少话寡、性格内向、本分守纪、学习平平,由于鲜有突出表现因而难以引起师生的注意。美国教育研究者象征地把这类学生称为“灰色儿童”,以比喻他们不突出、不显眼的平淡状态。
关键词:灰色 儿童 转化
对于优生,教师表扬奖励、关怀备至,对于“差生”,由于其消极性比较明显,教师也对其特别注意,施以“倾斜政策”,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帮助。与上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灰色儿童”被大大的忽视了。由于他们行为规矩、学业平平,既无碍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行,也无明显长处可以为班级争光添彩,因而他们往往不会引起教师的过多注意,对他们的教育也常常被忽视。
其实,“灰色儿童”任其存在和发展,将泯灭儿童的上进心和自信心,阻碍儿童潜能和特长的发挥,造成个性的扭曲和畸态。“灰色儿童”是个性发展方面的差生,老师应高度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转化。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灰色儿童”,所以应该受到所有老师的重视,尽力消除“灰色儿童”的存在,还孩子们一个快乐、自在的童年。
一、透视症结,对症下药
造成“灰色儿童”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庭环境恶劣,有的是学校教育失误;有的是气质特征的影响,有的是交往障碍所致;有的是自我评价念头导致自信心不足或自尊心太强。教师要仔细分析研究,透视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耐心引导。比如家庭环境恶劣导致的,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首先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在家里的一些环境因素。然后经常找孩子聊天、沟通,慢慢打开他的心结,有什么都可以跟老师说,真心地把学生当做朋友。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尽力的解决孩子的问题,只有家庭环境和谐,学生在学校才会专心致志地学习。如果是学校教育失误的,就需要及时找出失误的地方,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个性,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学校可以请一些其他学校优秀的老师到本校来交流教学经验,针对“灰色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不同的工作。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教师都需要找到最根本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引导学生。
二、主动关心,倍施师爱
“灰色儿童”常是教师情感投资的“贫困户”,因此,要转化“灰色儿童”,教师应该倾注双倍的情感,补其所缺。笔者经常在班上关注这样的孩子,只要是自己察觉到了不对,或者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情绪不佳,都会用真挚的情感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依赖感,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最大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從而具有积极向上的驱力。
同时,由于“灰色儿童”内倾而缺少表现,服从而缺乏主动,他们常常是被动地企盼教师的关怀。因此,教师更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接近他们,用爱心去滋润去感召,以逐步消去他们身上的“灰色”,使其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来。在本学期,笔者就发现一位同学经常下课了就自己独自趴在桌子上,也不出教室,也不和同学们说话。笔者就利用下课时间,时不时地走到这位同学旁边,也学着他的样子趴在桌上,先什么都不说。慢慢地他会主动跟你说话,问你为什么也趴着,然后你可以反问他,用温和的语气跟他说话,就像朋友一样。这样慢慢地导入,会让学生信任你,愿意跟你说。然后鼓励他多出去玩耍,下节课才会更有精神,也会忘记许多不开心的。
三、消防障碍,激起自信
形成“灰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际交往上的障碍,这使得他们时常处于一种渴望理解而又不被理解,企盼交往而又交往通道不畅的两难境地,久而久之,他们的情绪逐步压抑,性格也趋向内倾。压抑往往隐含着更强力的需要,内倾决定了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实际上他们被束缚在这样一个怪圈里:惧怕交往又渴求交往,渴望交往却得不到交往。这样的怪圈带给他们的苦恼和扭曲,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消除交往上的障碍,是转化的关键。首先要找到障碍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进行指导的训练,帮助他们弥补自己的不足,消除交往阻碍。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为“灰色儿童”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以打破默默无闻的局面,扩大其在师生心目中的影响,唤回自信,增强交往驱力。
“灰色儿童”普遍意志脆弱、遇事第三,教师应谨言慎行,耐心引导,注意转化的特殊性,消除其孤僻、畏惧心理,培养其勇敢、坚毅,开拓进取的积极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