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呵护每一朵花儿

2018-10-21 00:56赵丽娜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

赵丽娜

摘要: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社会,家庭的综合教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双向教育,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而非相互抵消,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不断提高对家校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来做好携手共育的工作。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

一、密切联系,互通互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也需要每一个家庭协力共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得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我们要采取多元有效的方式和家长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相互沟通,增强互动,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从而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为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学校成立了校家长委员会,班级设立了班家长委员会。通过利用学校公众号、家校通、微博、微信、QQ、电话、短信等社交方式全方位多方面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委会、座谈会、班科联会,把家校间的日常联系放在家校合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搭建完善各项平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教师,我常常思考这样的情况:班级里看似琐碎但又很重要的小事需要告诉全体家长,但又不可能经常召开家长会,若不能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和表现以及班级的各项要求及时反馈给家长,则可能造成教育的真空。因此,为了避免由于缺乏沟通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我时常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发布相关信息,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满足了家校之间超时空沟通的需求,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班级平台互相进行及时、方便和有效地沟通。家长可以随时发信息给我,我可以在看到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回复,我也可以针对不同孩子的具体问题,随时与家长联系,了解相关情况,给予具体的反馈或建议。

在平时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些家长对教育子女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有许多好的方法;相对的也有一些家长则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且苦于无处借鉴问题颇多。当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后,一则则来自生活来自同班家长真实分享的事例,能够给家长们不少的启示,对家校合力共同探讨解决相关教育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

二、并肩奋斗,共融共进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两者都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他们是孩子求学之路的引导者,作为父母,他们是子女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学校也是家长教育理念更新提升的摇篮,是学校、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

为了家校合作的具体实施,学校召集家长义工,引导广大家長参与到教育孩子的主体中来,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大小活动。有了学校健全的制度保障,这种深度的融合更能有利的推动家校之间的所有工作。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设计,还是大大小小的各类活动,都有我们的家长代表参与其中。无论是智育,还是美育德育,都有我们家长义工忙碌的身影。作为教师,我们殷切的希望可以与家长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并肩奋斗的关系,把家校合作融合渗透在所有的教育环节之中。无论是人力、物力,甚至是财力的资源,在家长自觉自愿的前提下,我们期望着相互间的深度融合,在竭力完成一项工作或共同开展一个活动时,教师和家长双方都以诚相待,多一份理解与配合,为双方的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在学校的大小活动和班级的特色活动中,我们教师和家长强强携手,共同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我们以学校的校级特色活动为契机,立足于班级特色发展的重要实情,德智体美劳全面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通过置办手抄报、家长进校园、书香家庭评选、魅力家长评选、主题月活动等特色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家校间的联结,有效地形成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由于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提高了共同教育的实效性前瞻性。

三、智慧培育,同心同行

家庭教育是土壤,学校教育是施肥浇水。孩子就像一株植物,按照生命的时节慢慢成长。根扎在家庭中,果结在教室里。只有两者结合,智慧培育,才能相得益彰,愈加出彩。在家校合作共育之中,我们不是简单盲目的共同教育,而是强调各方均等主动的提供相关的各类支持,知行合一,同心同行。

为了家校合作的经久不断,学校提倡开放式的教育观念,要多方共育打开大门做教育,尽最大限度地融合汇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在“为了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这一概念的观照下,我们特别强调智慧的共育,以科学、理性,蕴含智慧的思想来推动饱含爱的教育。无论是对教师,对学生,还是对家长来说,都需要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坚守一颗心,拧成一根绳,共同学习、并肩成长。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习的内容、时间与方式,既要有理论的基础,也要有实践的考量。例如,在感恩节、母亲节、劳动节、教师节等重要节假日,我们教师安排学生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祝福,家长安排学生给老师做一张贺卡、提一条意见等。通过学生这个共同的纽带把学校和家长相互联结起来,让这些细致入微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达到教育关系的均衡与相互作用。

家校共育,应当成为家长心中的蜜糖,应当成为教师工作的法宝。我想,虽然教师与家长扮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毋庸置疑的是:在教育孩子上,教师和家长的愿望始终一致。尽管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差池,但这个美好的愿望让家校教育不断生长。正所谓“以教人者教己”,教育的融通让家校合作像生命体一样呈现出生机盎然、滴水穿石的姿态。

愿每一个身为教师的“我”与每一个身为家长的“你”,从心出发,呵护每一朵花儿!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