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萍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在教学中占据的主体地位逐渐被凸显出来,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打造高效教学课堂,以最高效的教学形式传授学生相关知识。教学课堂时间是一个固定值,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呈现活跃状态的时间更是短少,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地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度活跃,在学生思维活跃的时期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如何在较多的课堂时间上对学生思维活跃度进行激发,抓住相关时机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是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心理压力较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主动进行学习。不想阅读或者囫囵吞枣,是现在小学生阅读的常见问题。很多教师为了督促学生阅读,布置较多的阅读任务,并且强制要求学生不断地总结阅读笔记。久而久之,学生往往会产生厌恶情绪甚至越发不想读书。也有的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整篇整段的背诵记忆优美片段,大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却又不会灵活运用。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朝一夕的,过多强制性的要求,会使得学生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督促学生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苛刻要求学生,应该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较少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也有的教师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眼光,课堂效率并不高。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更重要的是扮演引导人的角色。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文章。另外,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能力特点不清楚,很容易造成上课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低年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识字与诵读,而高年段的学生主要是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学生做题以及运用结果不理想
有的学生对文章内容把握不全面,很容易忽略文章中的关键点。也有的学生对经典题型不清楚,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来答。做题是检验学生阅读成果最合理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能够将阅读中所学的词语与句子灵活运用在写作中。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总是头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与语句可写。做阅读题需要时刻把握住文章主旨,学会从文章中找答案。而有的学生阅读不认真,只是粗略了解文章的大意,也有的学生阅读文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仍旧找不准答案。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营造阅读氛围,培养良好习惯
应该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进行培养,既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一方面应该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会与阅读分享会,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阅读习惯需要长时间进行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理解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要求。另一方面应该督促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每日阅读量,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阅读目标。可以让学生建立个人的读书档案,让学生之间形成竞争。阅读可以从课文中的课文做起,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阅读文章,从中获取知识。同样,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测,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定与要求。
(二)翻转教学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一方面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诵读形式多样化,可以分角色表演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从中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富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比赛。又比如可以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教学的总结与评价,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研究文章,共同进步的课堂。做好教学的总结与评价,既能够完善課堂教学,也能够促进课堂的改善,最重要一点是能够更加清楚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三)总结经典题型,传授阅读经验
小学的阅读题型主要集中考查:字词含义、题目或者句段理解及作用、标点符号用法、写作方法与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的主旨内涵等等。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总结经典题型,建立个人的错题本,总结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以及常见的作用。例如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考察,学生往往在文章中找不准确切的相关词。又比如成语的解释,学生往往理解大概意思,却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常见的题型,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做题方法。另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汲取精华,如巧妙地搭配,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写等等。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文章中文字的含义,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很多学生一遍又一遍的看,却仍旧准找不准关键点,也找不到文章的精彩句段。学以致用除了学习作者的优美词句,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构思与结构。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除了课本上的内容,还要注重学生课外书籍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外书籍是让小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文学素养得到提升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课外书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推荐学生去阅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名著。教师也应当让学生写书籍阅读感言,从而提升他们对于书籍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在班级中营造阅读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小学生的教学应当是全面的,是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的。
小结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思考,首先要关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学生将阅读当做一件苦差事,只为完成教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并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二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三是有的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阅读做题效果以及运用结果并不理想。要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一是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二是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才能。三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题型的总结与研究,同时吸取文章中的精华,学会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黄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1,(07):70
[2]殷丽敏.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博览群书·教育,2013,(0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