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琴
摘要:雨果曾经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讲述的也是这个道理。语文教育应该注重积累优美的诗句,有哲理的警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达到学生的语言积累成为语文语言积累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一项重要的能力,更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学生正确的掌握‘读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的认识到读,学会使用读的技巧,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概念做到帮助辅助对文章的理解,而不是因为读的问题形成对文章理解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例如,进行阅读速度以及默读的训练,在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快速的阅读以及默读的训练对学生在考试中进行阅读题的作答是很有帮助的。但仅仅进行这样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在进行阅读中更要注重对文章进行‘精读与‘细读。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要进行精读细读,就需要使用一些技巧来达到,通过读来体会文中的重要段落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的用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通过这样富有感情的来读文章,更能体会作者的心境以及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文章《背影》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在也找不找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带有感情进行对文章的阅读更能体会出作者对父亲的依依不舍之情。学生自己能够从感情上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感情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通过阅读从语感上加强对语言的积累。
二、剖析教材达到教材的高利用
1.对教材中词汇准确记忆熟练运用
语言的积累最基础的便是词语的积累,一个句子是由表达不同意思的词语组成的,其中有修饰不同场景下的词语的运用,也有一些意义不同的成语的使用,使句子表达的意义更加的有代表性有深意。对于这些词汇的掌握就需要教师在讲述教材中文章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出这些有着深刻意义的词语。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文章开头就运用了一个含义极深的成语,“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句中使用的祸不单行一词,虽然只有区区的四个字,但准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悲伤的心情,以及糟糕的现状。像这样的词语就需要教师提出,让同学们准确记忆并高度重视。
2.对教材中的名言警句进行释义加重记忆
名言警句的着重理解与运用对语言积累是一项很好的帮助,准确熟练的记忆并且運用名言警句能够使文章增加艺术的色彩,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显得更有文采。例如,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勃朗宁。像这些有着激愤人心的名言警句,不仅是扩展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此同时更提醒学生要有着顽强的奋斗目标。更加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坚韧的道理,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3.通过教材进行文章的仿写与运用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将文章中写作手法进行扩展和仿写,增加更多课堂外的语言积累。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肥沃的黄蜂浮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穿云霄。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文章中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可以让学生仿照例句写一段话,加深对语言的积累及掌握能力,使对句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读后分析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语文的语言的积累更不是对一两篇散文的理解就可以达到的。要想使语言积累有一个很好的提升,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以及长时间的练习,从中体会文章的艺术性。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的练习,广泛的涉猎不同类型的文章,会提高学生的视野,增强对语言的积累能力。教师在进行选择时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心智特点,认知能力的读物来激发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四、总结
语文的语言积累是一个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能力的培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语言的培养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要想做到能力的提升不仅是量的增加,还应更要注重方法的掌握,教会学生从能“读”开始做到能“悟”,是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重要的目标。但教学方法应该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宗家兰《浅谈初中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 学术期刊,《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年9期
[2]王安成《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 学术期刊,《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4期
[3]黄汉云《论朱自清散文教学》 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