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敏
摘 要: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在知识、能力、性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偏离常规,简单来说,就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或者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缺陷的学生。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接受更多来自外界的关怀和培养。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真谛,积极寻找富有成效的转化策略,对学困生群体多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关爱,长此以往的用关爱浇灌,以此等待鲜花盛开的瞬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关爱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项基础并且系统的工程,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素养。由于部分学生在幼儿时期知识积累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导致学习成绩暂时处于落后阶段。但是,这些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智力发展基本正常,所以我们称这些学生群体为“学困生”。语文教师的工作不仅在于课上认真传授知识,而且需要在课下对学困生群体进行更多的关怀和辅导,这也是提高班级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耐心细致的关心和帮助这类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 用爱埋下成长萌芽
爱是教师培育学生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融入教师关爱的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充满关爱尤其是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用关怀和宽容对他们进行转变,让他们在关心和关爱的氛围中完成学困生的蜕变,学会等待,不仅是教师应有的智慧,更是教师教育学生应具备的信念。所以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教育的初衷,坚持以爱为本爱的教育本质,用爱心浇灌学生,用爱关怀呵护学生,最后等待鲜花绽放的美丽风景。
二 用心去引导与灌溉
语文教师必须时刻对学困生保持关爱,通过观察并加以分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期待和关爱。语文学困生的文学储备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严格标准要求学生,势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能增加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为学困生选择较为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本人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有趣的教学活动,用来吸引学困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 用情去滋养和培育
我们知道,不同种类学困生虽然有共同的特点,但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如果教师不能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无法达到预期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仅凭教师的教育不是解决所有问题,教师也不能24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关心并且寻找学生自身的因素,引导他们正视自身的不足,让学生形成积极改正的态度,从而自觉地努力学习语文。
四 將家与校联结在一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和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共同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妥善的、及时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和家长一起努力,有效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但不同学生家长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协助学生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寻找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师共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最终脱离学困生的行列。
例如:班上有些学困生对学习语文具有较大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对以后工作和生活起不到任何作用。面对这样的学困难生来说,教师容易感到焦虑不安。因为现在的社会充满诱惑,而小学生是属于心智尚在成长过程中的阶段,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学困生在这种对未成年学生有很多诱惑的社会里,如何健康发展?怎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此时仅靠老师的力量,恐怕很难改变学困生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以消极情绪面对教师的关爱。基于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通过视频电话和实地探访的形式与这些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达成了“消除学生厌学情绪,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的共识。
结语:
总之,学困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表现是不同的,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据此,语文教师必须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找出造成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坚持以爱为本的教育真谛,实施多种类型的转化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秋英.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16.
[2]肖鑫.基于微信的小学语文学困生个别化指导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谢月英.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41-142.